第85章 履新

作品:《官家

    浩阳市乱作了一团

    几个月前,这个小镇还叫做浩阳县城关镇因为被选作新的浩阳地区的机关驻扎地,改为浩阳市不过名字是改了,内陆小镇的本来面目,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得了的

    浩阳县在原青峰地区的辖县内,算不上是最大的县,更算不得最繁华的县,离青峰市足有一百多公里远近,位置很是偏僻境内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矿产煤炭,有色金属等等的储藏量很丰富不过开采技术很落后,至今还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阶段

    改革开放六七年了,浩阳县成还是破破烂烂的,比青峰市差得老远不过是三四条街道,方圆一两平方公里的集镇

    悠忽之间,这么一个小集镇竟然成了地区机关的所在地,涌进来数以千计的各种干部,而且都还是大干部,自然就变得混乱无比

    地区农业局的“首脑人物”们,兴冲冲地从中巴车上走下来,然后望着一栋破旧的宿舍楼集体发呆

    “这是什么地方?吴师傅,你搞错了吧?”

    新任浩阳地区农业局局长朱建国同志发了一阵呆,冲着中巴车司机嚷嚷起来

    他今天是正式前来浩阳地区上任的,原以为会看到一栋十分气派的办公大楼,至不济也不会比青峰地区农业局差,不料竟然是如此破败的一栋旧宿舍也不知道是哪个破产的工厂遗留下来的,简直是千疮百孔,居然还是红砖墙面,连水泥石灰都没有抹一点,就这么赤裸裸的呈现在大家面前,而那些红砖,也早已变成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颜色,就是看不到一点红

    墙壁上还刷着依稀可见的标语——以阶级斗争为纲!

    所有人都和朱局长有同样的疑问——这是什么鬼地方?

    “朱局长,没错,就是这里这里就是地区农业局的办公大楼!”

    中巴车司机吴师傅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瘦瘦小小的,不过看上去比较精神,并不猥琐听朱局长动问,便笑呵呵地答道

    “这是办公大楼?”

    朱建国更是差点晕倒

    分明是宿舍楼嘛,而且是六十年代的产物,典型的筒子楼

    “是啊,朱局长这里原来是浩阳县钉子厂,前两年停产了所以县里……哦不,现在叫市里了……市里的领导就把这里安排给地区农业局做办公地点了宿舍楼也在里面”

    吴师傅介绍道

    他是浩阳本地人,也安排在地区农业局上班,职务就是司机但这台中巴车并不是农业局的财产,是为了接送朱局长等人临时租用的这还是因为朱建国的关系,青峰地区农校有十来个人要前来上任,其中包括一名局长,两名副局长,所以便派了这么一个中巴车至于其他人员,都是自己坐长途汽车前来报到

    草创之初,万事从简

    “怎么回事?”

    陈崇慧也忍不住嚷嚷起来

    这个鬼地方不要说和青峰地区农业局比较,就算是和农校比,也差了一大截,简直就是个狗窝,还办公大楼呢!

    “陈副局长,这个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我们农业局是首批办公单位,所以还能分到这样一个完整的院子,其他单位根本连这样的地方也分不到,直接就在郊区租的民房,一个单位几十号人,都要挤在几间房子里办公,住的地方也没落实好,还要继续租民房”

    吴师傅向陈崇慧解释道

    这位吴师傅记性倒好,不过见了一面,就把这几位的职务都记住了不过一听他对陈崇慧的称呼,就知道他以前不是官场上人官场上的人,是不会称呼陈“副”局长的,直接叫陈局长又不是发文件,有必要加上那个“副”字吗?

    这一回新建浩阳地区,可不知道有多少人捡了现成便宜,昨天还是普通工人,甚至待业青年,一夜之间,摇身一变,就成了公家人,堂而皇之的地区机关工作人员,捧上铁饭碗吃上了皇粮际遇之离奇,很可以写一部小说了

    刘伟鸿不知道这位吴师傅是通过什么途径安排进农业局的,不过可以想见的是,他肯定和浩阳市的头头们有些关系,不然的话,纵算“局势在混乱”,他也不能有这般好运气

    听了吴师傅的话,陈崇慧以及其他人的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朱建国倒是镇定下来了

    吴师傅说得有道理浩阳县本就只有这么大一点地方,忽然涌进来数以千计的干部,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干部和家属子女过来,仓促之间,怎能消化得了?这个基础建设,不是朝夕之功,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

    “嗯,吴师傅说得有道理同志们,咱们是来干革命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有个办公的地方就不错了,先把家安下来,把工作展开再说其他的,慢慢来”

    朱建国转过身,对着十来名随员,高声说道,也算是个“战前动员”吧

    大家一想也是,浩阳市就这么个条件,能挤出这么一个完整的院子给他们,已经不错了,这还要托福,托人家钉子厂“倒闭”的福,不然也就是个租民房的命

    局里还没有配车,每天走着去郊区上下班,只要想一想都头皮发麻

    当下又高兴起来,觉得还是抢了个先机的好

    一群人拿着行李,走进了钉子厂

    说是一个院子,其实很小,就是一栋楼,两个破破烂烂的车间,外加几间平房,另外有一个小小的院落,类似于农村建筑的天井

    一走进去,到处都是垃圾,灰尘,好像久以没有人烟的样子

    吴师傅对这个院子倒还熟悉,指点着给领导们介绍里面的布局

    唯一的那一栋筒子楼,是四层的,砖瓦结构不过楼道里面倒是刷了一层水泥,不像外墙那样裸露着红砖看来原先钉子厂那些人,还比较讲究“实惠”,门面不光鲜不要紧,里面要弄舒坦一点这栋筒子楼的一层,是办公场所,依稀可见门牌,上面写着厂长办,后勤处等等字样,缺胳膊少腿,残缺不全,破败异常

    据吴师傅介绍,二楼以上,则是宿舍

    刘伟鸿点了点窗户,每一层有二十间房子就眼下来说,勉强够用了一楼继续作为办公场所,还用不到二十间房子二楼以上还有六十间房,暂时每人分配一间,局长分配两间,还能凑乎

    至于其他条件,却是不屑提起有个窝就不错了

    他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这些都是他该操心的,所以就比较留神

    走进楼道,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飞舞的灰尘呛得朱建国连连咳嗽了几声,不由皱起了眉头说一句“干革命工作”容易,但瞧眼前这个架势,这个革命工作还真是不轻松单单这个清洁卫生的工作量就不少

    所有的筒子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夹在两排房子中间的那条过道,特别的黑暗,不管白天黑夜,俱皆如此

    筒子楼房间里的门,有些开着,有些上了锁,乱七八糟的

    从开着的房门往里瞅,房子里面的情形更加乱七八糟一楼的个别房间里,东倒西歪地摆放着几张办公桌椅,仔细看看,没有一张不是缺胳膊少腿的

    这也可以理解,只要是还能用的东西,原主人早就拿走了,能给他们留下?

    二楼的情形更糟,房间里面到处都是破衣服,烂棉被,报纸,破烂碗碟,就像是一个大垃圾场钉子厂的工人们搬走之时,可没有义务为后来者打扫卫生剩饭剩菜的臭味,馊味扑鼻而来,成群结队的老鼠在各个房间进进出出,俨然它们才是这栋楼真正的主人

    “不要往上走了”

    “视察”完二楼的情形,朱建国摆了摆手,大声说道

    大伙儿便站在过道里,等候局长大人下达指示

    “吴师傅,房间的钥匙,你都有吧?”

    吴师傅连连摇头,说道:“朱局长,我只有大门的钥匙,其他房间的钥匙,一条都没有”

    朱建国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这样,小刘,你是负责办公室的,吴师傅暂时划到你们办公室的编制内他是本地人,熟悉情况咱们今天先搞大扫除,把卫生彻底搞干净房子是破旧一点,这个没办法但卫生一定要搞好,要像个局机关的样子,都把精神振作起来”

    朱建国毕竟是做过多年领导的,这个话很是在理,说到了点子上

    “小刘,你和吴师傅,马上开车去采购一些日常用品,比如扫把,撮箕,还有桌椅,床铺之类的,都要弄好,不然今晚上没地方睡觉了小庄,你和他们一起去,负责结账”

    小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同志,以前是农业学校的财务处主任,据说是朱建国的远房亲戚,也是心腹亲信,这一回朱建国把她也带来了,担任农业局财务科的科长

    她手里,掌握着一笔办公经费,先期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