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论战升级了

作品:《官家

    苏志坚的反应也很绝

    回去之后不久,县煤炭局、矿产局和土管局联合发了一个文件,下发全县,声称要对全县煤矿进行大检查,凡是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矿,一律必须停工所有以前发放的证件,比如煤炭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安会生产许可证等等,必须换发在检查中合格的煤矿,换发证件之后,可以继续生产检查不合格的煤矿,包括正在筹建的煤矿,以前所发证件,一律作废只有在整改合格之后,重新发放证件,才能继续生产

    小熊默默的将这个文件放在刘伟鸿面前,迟疑着‘似乎欲言又止

    刘伟鸿微笑道:“有什么事说吧”

    小熊说道:“书记,刚刚县里来了通知,要求你下午两点半,赶到县委小会议室,参加学习会”

    “学习会?”

    刘伟鸿略略有点诧异这样的会议,倒是经常召开,一般都是上面来了文件,县委就会组织各镇区的一把手参加学习会,领会文件精神有对候是党政一把手一起参加,有时候则单独要求党委一把手参加但是现在,夹山区并未接到上级的新文件‘不知道这个学习会,要学习些什么内容

    “是啊,县委办通知,只说参加学习会,要求党委书记参加别的没多说”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小熊离去之后,刘伟鸿背靠椅子,点起了一支烟,拿起小熊刚刚送来的文件,慢慢翻阅起来苏志坚如此反应倒也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他要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好向慕新民交代至于大检查,毫无疑问是针对夹山区来的,甚至有可能在此番大检查之中,只有夹山区一家不合格的煤矿当然了,其他煤矿肯定也要出点血,好好接待一下检查的队伍

    虽然说现在几乎所有的煤矿都在亏损之中,但这个所谓亏损除了煤炭价格较低之外,各项开支过于庞大也是主要的原因现阶段国营煤矿和集体所有制煤矿的运作成本,远不是后世经过整合之后的煤矿运作成本可比的煤矿再亏,办公径费是必须要保证的上级领导前来检查的接待费用,更是不能节省像刘书记这样,上级领导前来检查,三言两语就将领导气得拂袖而去,就此节省接待费的情形,那是绝无仅有只有刘书记能干得出来

    不过这没什么

    刘伟鸿顺手将那份文件丢在桌子上

    你检查你的,我继续干我的,理都懒得理你

    如果是正常的工作检查,刘伟鸿肯定要配合,夹山区不是独立王国,还在上级领导的管理之下但对这种针对性特别明显,目的性也特别明显的所谓检查,刘书记要是配合,那才叫有鬼了

    这种检查,说白了就是一场斗争谁赢了谁就是对的

    刘伟鸿现在要做的,并不是怎么应付县里的检查,而是要怎样打赢这场“战争”只要在斗争中获胜,一切都迎刃而解

    正沉思间,小楚又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大摞报纸

    以前夹山区经费极其紧张,订的报刊杂志数量很少,基本上就只有几种上级要求必须要订阅的党刊党报,其余的报纸杂志一律不订刘伟鸿到任之后,随即增加了订阅的范围,中央和省里的几份有份量的大报以及政策性理论性刊物,全都订齐了,甚至岭南省发行的几份地区性报纸杂志,刘伟鸿也指示订阅别看刘书记走出了名的“老抠”在这个方面很是舍得花钱

    刘伟鸿深知,在体制内发展,光靠二十年先知先觉是远远不够的,上辈子他几乎完全脱离了政治圈子,和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相差无几,唯一比普通群众略强的,就是回京探亲时与家里长辈只言片语的闲聊所以二十年的先知先觉,亦只是对大势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且很流于表面真正内在的东西,知道得不多重生之后,刘伟鸿加强了同京师小兄弟的联系,胡彦博、程辉等人,经常会和他通电话,将一些最新的消息随时传达给他但这个信息层面的来源,也有一定的限度刘伟鸿还必须要通过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尽管报纸上的很多消息,假大空话不少,但作为一个“官人”却必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仕途上进步的必备技巧往往报纸上在强调要加强某篡权威的对候,恰恰就说明,某篡权威已经出了问题,不被重视了报纸除了宣传造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吹风告那你们,在某个领域,上层可能会有大动作大家都要小心些谁要是后知后觉,或者顶风作案,很有可能上面的刀子,就会径直砍在你的脖子上

    枪打出头鸟,打击坏典型,历来都是政治斗争中行之有效的好手段

    县里通知下午两点半开会,现在只是上午,刘书记还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洌览一下报纸

    刘伟鸿习惯地拿起了摆放在最上面的《人民日报》

    前几天,《人民日报》上已经刊发了一则短新闻,中宣部副部长云汉民正式就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刘伟鸿对《人民日报》更加关注起来三月初,明珠那边的某份大报,刊登了第二篇有关进一步进行改革开放的文章,刘伟鸿一直都在等待着《人民日报》的反应

    和云雨裳通过电话之后,刘伟鸿随即又和刘成胜、刘成家、马国平通了电话,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意见现在这三位长辈,已经完全承认刘伟鸿是老刘家核心层的一员,不再以纨绔子弟的眼光看他,对他的意见都比较重视刘成胜、马国平对云汉民接任社长之后,《人民日报》要走什么路线比较谨慎,只是听取刘伟鸿的意见,并未表示肯定或者否定在这样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刘成胜和马国平均不会轻易表态的不过对于刘伟鸿提出来的,争取云汉民向老刘家靠拢的意见,倒是都明白地表示了赞同

    云汉民实力不弱,又出掌宣传喉舌,能够争取过来当然是大好事,可以进一步改变刘贺两家的“力量对比”政治斗争中,这样的“好事”是谁也不会怠慢的

    刘伟鸿给自家老子说的,那就更加直接他希望刘成家能够在合适的时候,专程去拜访一下云汉民既然云雨裳和刘伟鸿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在京师世家而言,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变故,几乎可以肯定,两人必将成为亲家眼下多多加强感情联络,乃是必须的动作

    刘成家自然一口答应,前天晚上就和刘伟鸿通了电话,说是正好前往军区参加会议,已经和林美茹一起,拜访了云汉民和杨琴,谈得还算比较愉快

    这种拜访看上去是纯礼节性的,实际上含义很深刻,云汉民应该能够感受到老刘家表达的“诚意”

    但是今天的《人民日报》,依旧没有什么反应

    刘伟鸿摇摇头,拿起了另一份全国性大报一打开,头版便有加粗的标题,却是一篇批判性的文章,正是针对明珠那篇文章去的

    在这篇文章里,明白提出了“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指责明珠那份报纸刊发的文草,没有原则性,忘记了最基本的前提,是很不合适的,有搞乱人民思想的危险

    刘伟鸿顿时坐直子身子,认真拜读起来

    有关姓什么的争论,去年就已经开始了,理论界争论得很是热烈报纸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眼,不过大都是“引用”不代表着报纸本身的观点,有那么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如今终于正式在全国性大报上显身,可见这篇文章亦是得到了某些大人物的属意

    大报驳斥明珠报纸的言论,并不新颖,只是亮明态度,由于报纸本身的份量,这篇文章就显得很有“战斗力”

    同样的,还有几份报纸,也刊载了同样观点的文章,对明珠那篇文章口诛笔伐

    但也有两份报纸,发表了声援明珠报纸的文章

    论战很激烈啊

    任谁都知道,明珠那篇文章,实际上就是转述了最高首长在明珠视察时的部分谈话内容历史再一次重演了

    刘伟鸿慢慢看完几份报纸的内容,仔细品味了一会,又拿起了期刊原以为期刊因为出版时间的原因,不会有类似的内容谁知道好几本期刊上,竟然也有赞同或者反对的文章刊载尤其是岭南省出刊的一本期刊,内容更是激烈,对明珠那篇文章,予以坚决的声援

    岭南本来就是改革开放的主阵地和桥头堡,坚决声援明珠报纸的系列文章,倒也在情理之中《人民日报》迟迟没有动作,可见云汉民还在犹豫之中,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样难怪,毕竟兹事体大,好好考虑清楚是必须的

    望着铺满了一桌子的报纸期刊,刘伟鸿的眼神逐渐闪亮起来,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问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