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围魏救赵 第二节 围点打援

作品:《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回到家的杨棒子,一看眼睛快全瞎的爷爷,天天领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们,山上挖野菜,下地捡拾别人家的“田漏”,再配上编些笊篱斗笠换来的碎米头子,勉强糊口。

    矿工是当不成了,爷爷和弟弟妹妹们还要养活啊,正好欠人家钱的地主来家商量,既然还不上钱,干脆替地主的儿子去这是为啥?我党里也不乏院校出来的正规军事人才,但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战斗中在战场上自己悟出来道道,就这些土道道和鬼点子,就是好用!

    杨棒子就是从最底层的士兵,先经历的军阀混战,然后跟着老彭当了红军,又和各路的军阀和国民政斧的军队交过手,等到打上曰本鬼子了,不夸张地说,37年他这个营长的实际军事素养,一点不比同时期的[***]师长、曰军的联队长要差!

    要不为啥后来一个连就能去开辟一小块根据地,一个团就弄个军分区啊!那些连长营长团长啥,那都是红军时的团长师长啥的!

    经验和教训那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是看着战友倒下的身躯和敌人的鲜血,领悟出来的,这个课本上教的哪有战火纷飞嗷嚎遍地的战场上,让人学得快呢?

    尤其是曰军无非就是靠着优良的武器装备和给士兵灌输的武士道精神,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的,而杨棒子和他的战友们不就是一直和相差悬殊的军队作战吗?你武器精良,我能避实就虚,你士兵顽强,我比你还强悍!

    曰军围剿那一套,老蒋早就替鬼子们先用好多年了,围剿苏区的时候,那些招数哪个不是后来曰军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根据地的战术的翻版?去看看五次反围剿的战史,再看看曰军用过的战法和战术,相似的简直就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可不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吗?蒋某人和一大批[***]将领都在曰本的军事院校留过学!

    而苦逼的世道和要命的人生教出来的泥腿子黑面皮们,早把那些在当牧童时候就开始积累的生活常识和生存的本领,变成“社会大学”教的兵法了!哪个更实用呢?

    比如就现在,杨棒子也就几袋烟的工夫,一整套的作战想法就成型了,也没有图上作业,也没有参谋人员的书面构想,就蹲在那,用个草棒棒划了几个道道圈圈线线的,这就开始下命令了!

    把所有的连排长,包括二秃龙、老五子、罗科长等人都召集到了电台分队的洞子里,杨棒子开了个作战会议。

    他的构想是以台峪村为中心点,大台乡为右翼,太平庄为左翼,南面的台地为袋口,打一场围点打援把鬼子挤出根据地的小型战役。

    具体的部署是,派出人员联络在太平庄东北方向的分区老三团,协同作战,佯攻和围困太平庄,并切断由太平庄南通向台峪村的公路。

    由老五子和二秃龙带领一连和机枪排,偷袭驻守在大台乡东北侧高地上的伪军据点,掐断山下大台乡和台峪村的交通线。

    二连四排和民兵们秘密前出到台峪村南面的台地上,待村中之敌出援的时候,予以阻击。

    二连的五、六两排加上火力支援排潜伏到公路两侧,打沿公路定期来补给的车队,迅速解决战斗后,再回头围困台峪村。

    由地方干部分头联络附近村庄和山中的民兵和游击队,作为战斗的预备队。

    同时电台分队继续用军区电台的波长和呼号定时发报,吸引鬼子留在西边大沙河以北的扫荡部队。

    这个构想呢是先打鬼子物资补给车队,同时围攻东西两侧的鬼子据点,中心围困台峪村的鬼子,使鬼子西线扫荡部队的后方补给线被掐断,用台峪村的鬼子和假军区电台做诱饵,迫使鬼子大部队来救援被围困的部队和打通补给线。

    这样又能打击鬼子交通线沿线的据点,又能使鬼子的西线扫荡部队整体转向,破了他的四面围攻计划。

    等到鬼子们被折腾的差不多了,你就是不让他们滚蛋,鬼子们自己也待不住了!

    咱们说,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用小股的部队去袭扰鬼子重兵把守的据点,然后抽冷子打了鬼子的运输队,抢了他的物资,鬼子大部队一来救了,就撤走了,等大部队一走,接着还那么干,鬼子金贵的很,可不比杨棒子他们这些人扛造,三折腾两折腾的,就得退回到他们的地盘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