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 第三节 袖里藏针

作品:《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起哄炸窝也不管用,老百姓们齐声地说这样安排不合理呢,应该把这二十个人打乱了顺序,花插着比赛,最后决出五个人来算今天的优胜者,这才合理的。

    但是执事这么宣布是得了鬼子的授意的,人家小鬼子就是想压挫你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不服气的,还能给你的选手留下比较大的晋级机会吗?

    何况一直关注比赛过程的日军教官,有意要让手下人去试下中国人的功夫,好从中找到可破解的软处的,怎么可能打乱了排序,让自己的手下内斗呢。

    那个挨个驼背的小伙子就是中国的摔跤术,下盘很稳,手上有神力,日军的教官已经想出来了对付的办法,另外三个人和这个矮子一样,都是纯摔跤术,都还破解,唯独这个白面的后生和那黑大汉琢磨不透。

    杨棒子那两下子老百姓们都没看清,大多是以为就是扛棒子走跳板的,身大力不亏,歪打误撞地用了王八拳取胜的,他们哪知道杨棒子是故意不露身上的真功夫的。

    在场的几千人,就两人看出了门道,一个是麻克敌,瞧出了看似王八拳的招数呢,暗含着内功的,没有一口气的内功中国人输了。

    第二个中国跤手由于身材不如对手,想反抱对手的腿来个别子摔,被蒙古摔跤手抱起后,用腿勾住对手的腿相持不下,估计这蒙古摔跤手也是得了鬼子的死命令了。必须把中国人拿下,拼的手指头被掰断也死搂着不放,结果中国的跤手肋骨被勒断了两根,蒙古摔跤手的手指头被也掰断了两根。

    第三个小伙子一上来就是同归于尽的摔法,疯了一样地用的都是挤靠撞的近身肉搏。可惜毕竟是身体综合体能不如这蒙古蛮子,没有取胜对手,和蒙古摔跤手缠抱在一起都冲到围布外面去了,最后被判犯规取消比赛资格。

    这下老百姓们是一片哗然,这比法太龌龊了!骂声四起啊,还有丢土坷垃甩烂菜帮子的!急的维持秩序的警察们忙活半天才把老百姓给暂时按住了。

    下一个按照鬼子的意思呢,要让水车王出场了,小伙子起了身,把披在身上的棉袄呢晃下来,叠好搭在围布上,朝杨棒子他们点点头,就准备出场了,没想到杨棒子跨了一步,伸手拦下了水车王。

    按了按小伙子的肩头,杨棒子一转身走到了场地中间,瓮声瓮气地用学来的山西话和那执事说,你们这么干,明天谁还敢来报名呢,没人参加你后天的决赛自己玩吧,也没人来看了。

    下午也都过了一半的光景了,要不这么着,让那两位呢就过了,后天保证来参加比赛,俺陪你们玩玩,你们那边剩下的随便上,来几个都成,直到把老子摔败了为止,你们看咋样?

    此话一出,刚刚安静了的老百姓们又炸窝了!这黑大个太狂了!太给咱中国人起面了!够爷们!是汉子!

    鬼子那边还没商量出来结果呢,杨棒子也没干站着,朝外面的老百姓呢喊了一嗓子:“老少爷们们,别光整个带响的好呢,来点对口的润润嗓子!有酒没!来一坛子!”

    “有呢!有呢!要啥没有的,酒还不管够啊!”这老百姓都被这黑大汉把兴致逗弄起来了!等着看他的王八拳破敌呢!不少好事的张张罗罗地去给找酒呢,还用着啊,附近好几个饭馆子呢,大家伙都佩服这黑大汉,一听喊着要酒喝,好几坛子老酒、烧酒啥的就人递人地传过来了!

    围布外还站着鬼子兵和警察呢,人群和围布间有个十来步吧,酒送不上去,杨棒子高声喊了一声:“扔进来,老子接得住!”那后生还真就瞅准了场地中间,使劲地丢了过去!

    一坛子酒少说也得十斤八斤的,连着坛子得有个十四五斤的,带着风声就越过了围布。

    杨棒子瞅准了酒坛子的去势呢,大棉袍子的袖子在空中像风卷旌旗一般的划了个弧线,正兜到酒坛子的底部,就势一带一裹,身子转了个圈,站稳了的时候,酒坛子已经端在了手里了!

    这招一露,才是有意地显了下身手的,袖里藏针的绵功夫一看就是形意八卦的门路,众人喝了一声彩!杨棒子撕开坛口的泥封,仰起脖来,咕咚咕咚地就直灌上来!

    刚才还喊好的众人立时都不言语了,大瞪着眼睛瞅着这位,这可是烧酒啊,不是那米酒或者是米汤啊,实实在在的白酒烧刀子啊!谁见过这么喝的啊!

    好几千人就这么看着杨棒子一大口一大口的喝酒!全场是鸦雀无声啊,连小鬼子们也看傻了,那汉奸执事心说乖乖,这伙计是打哪冒出来的啊,整个一酒篓子啊!

    多半坛子灌下去了,打了个酒嗝,把坛子举到耳朵边,晃了晃,听见还有点动静,一转身,把酒坛子丢给了白面后生,那意思你们也喝两口。

    “好酒!谁家的啊!没掺水!掌柜的地道啊!好人啊!”这下大家伙都乐了!喝这么多还嚷嚷没掺水,不糊涂!送上酒的那位后生还起哄呢,喊了一嗓子:“壮士爷,这酒是俺家的还没起名呢,给取个名吧!”

    杨棒子听见了,正好呢酒往上泛呢,他想说呢“早送来多好呢,这酒杠杠地,有劲啊!”可酒劲呢来了,舌头一打直呢,成这个了“早,早,杠,杠,杠”话不成句了。

    人也多也乱哄,那位伙计就听了个“枣杠杠”回去和掌柜的一学话,众人一琢磨,就给这酒呢起名叫“枣杠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