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遭遇歧视

作品:《侯门庶子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net 手机版访问 m.81new.net 绿色无弹窗]

    神京城是大乾王朝的都城,位于王朝的北方,有人口百万,是这个时期最大、最雄伟的城池

    城池分为内外两城,内城繁华,住的也都是达官显贵,以及很多富裕人家,只有少量的普通人

    外城住的平民百姓,和穷苦人家

    不过外城面积巨大,所以东西城区,是神京城的交易地点

    东西城区也有一点区别,其中西城区,交易的都是量大、不值钱的买卖

    城区内的铺子,也大多是为了普通人开的

    与西城区相比,东城区就繁华多了,不但茶室、酒馆遍地开花,还有十几家青楼楚馆

    甚至神京内、几所有名的书院,也都开在东城区

    白鹿书院,是神京城内最好的书院,每一次举行科举,都会有几个进士出自这里

    山长元佑先生,更是博古通今的大儒,名声遍布整个大乾王朝,还教出了两个状元

    这一天上午,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出现在白露书院门前

    “小哥请了!”

    “这位公子有什么事?”门口的小厮立刻回应

    “我是来求学的,希望小哥引荐一下!”少年轻声道

    听到少年是来求学,小厮神色不变,因为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于是开口说道:“你跟我来吧!”

    说完之后,小厮领着少年进入白露书院

    白露书院极大,占地几十亩,有千余学子在这里读书

    一进书院,少年就听到了阵阵读书声,一看就知道学习氛围不错

    很快小厮就引领着少年,来到了一个房间门口

    “这里面是郑先生,他负责书院的学子招收!”

    之后小厮就带着少年进入房间

    “先生,这是来求学的学子!”

    房间内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留着一缕山羊胡,手中还拿着一本书

    “姓名,年龄,籍贯,有无功名?”

    小厮的话音一落,郑先生头都没抬,马上问出了这几个问题

    “学生贺元盛,今年十五岁,神京人,并无功名在身!”

    少年正是贺元盛,自从解决了银霜之事,府内的处境改善一些,他便开始思索以后的出路

    出路也很好解决,就是做官,毕竟古代是官本位制,什么都比不上做官

    而大乾王朝,采取的是重文轻武的策略,所以贺元盛决定求学,好博一个出身

    不过原身了解的情况不多,侯府的人也不会帮忙,贺元盛只能自己打探

    所以在来此之前,贺元盛用了整整三天时间,这才从茶室酒馆之中,打听到了白露书院的一些情况

    在这三天内,贺元盛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事,也看到了很多有钱的商人,被小吏敲诈,更坚定了他搏个出身的心里

    毕竟在没有人权的古代,要是没有地位的话,连安全都无法保证

    “家住哪里,家中还有什么人?”

    放下手中的书,郑先生继续开口询问,还拿出了一个本子

    “家住永宁侯府,父母俱在,还有祖母在堂……”

    这些情况都是隐瞒不了的,因为白露书院会调查,所以贺元盛没有隐瞒

    听到贺元盛出身永宁侯府,郑先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了贺元盛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厌恶

    “交千两白银的学费,待书院调查之后,就可以来读书了!”

    郑先生的话,让贺元盛大吃一惊,神情也有了些变化

    来白露书院之前,贺元盛已经打听过了,知道白露书院的学费是每年十两,而且学习氛围不错,所以才来求学

    “敢问先生,书院的学费,不是每年十两吗,为何?”

    “十两白银,那是普通学子,你们这种勋贵子弟,自然不同了!”

    郑先生的这番话,倒不是假的,毕竟贺元盛从市井小民口中得到的消息,自然不太全面

    不过这明晃晃的区别对待,让贺元盛异常苦涩,没想到出身侯府,还有这个拖累

    贺元盛心志坚定,马上恢复了正常,继续开口说道:“先生荣禀,学生只是永宁侯府的庶子,处境并不好,也无太多钱财在身

    这千两白银的学费,实在拿不出来,不知能否通融一下”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贺元盛不是毛头小子,自然知道该低头时要低头,所以才出言恳求

    不过让贺元盛没想到的是,这个郑先生,没有半点同情之意,还出言讽刺道:“你们这些勋贵子弟,在喝花酒之时,往往一掷千金,怎么会没钱呢”

    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看是舍不得吧!”

    郑先生的话,让贺元盛的脸色很难看,心中也有了几分火气

    可自身太过弱小,白露书院的背景又十分深厚,贺元盛不能反抗,只好开口解释:“学生……”

    “好了,这千两白银的学费,是山长亲自定的,谁也改变不了,你要是没钱,就出去吧!”

    没等贺元盛说完,郑先生就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充满了不耐烦,好像对勋贵子弟一肚子意见

    其实这种情况在读书人中非常普遍,他们一方面歧视勋贵子弟,一边又羡慕勋贵子弟的特权

    毕竟读书入仕是一时的,哪怕做了官,可告老之后,便没有多少特权

    家中子弟要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几代人之后,就会归于平凡

    勋贵就不一样了,哪怕子弟不成器,可爵位在身,只要大乾王朝存在,就是富贵不断

    所以很多读书人,都歧视勋贵,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羡慕嫉妒恨

    “学生告辞!”

    郑先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贺元盛哪怕脸皮再厚,也没有办法,只能告辞离开

    出了白露书院,贺元盛的心情很不好,没想到求学是这个结果

    不过贺元盛很快就打起精神,因为神京城内,不是只有一个白露书院,他不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如此

    不过贺元盛失望了,他整整走了一个上午,去了很多书院,可每一个有名号的书院,都对勋贵子弟区别对待,彻底堵死了他的进学路

    到是有些小书院,未必会如此,可这些小书院的学习氛围非常混乱,老师也一般化,贺元盛自然不想去

    带着几分失望的心情,贺元盛回了永宁侯府

    “今天回来的这么早,是不是找到合适的书院了!”

    这几天贺元盛出去,每天都是晚上才回来,所以柳姨娘才会这么问

    摇了摇头,贺元盛缓缓的开口:“发生些意外,我明天再出去看看!”

    “怎么了?”

    “姨娘别问了?”

    柳姨娘一个内宅妇人,根本帮不上忙,贺元盛也就不想告诉她原因

    可关心儿子的柳姨娘,怎么会不问:“你和姨娘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姨娘也帮着想想办法”

    在柳姨娘的追问下,贺元盛没有办法,只好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最后无奈的说道:“读书人都歧视勋贵子弟,还区别对待,读书这条路,恐怕……”

    说到这里,贺元盛叹了口气,心中对所谓的读书人,也充满了怨念

    其实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歧视勋贵子弟,白露书院等有名气的地方,一开始也没有区别对待的意思

    只是这些有名的书院太吸引人,很多勋贵子弟,都想进去读书

    毕竟对勋贵之家来说,读书那点费用,根本不算什么

    而勋贵子弟进入书院之后,哪怕能结交一两个有用的朋友,就是划算的事

    不过大多数的勋贵子弟,都是混吃等死之辈,进入书院之后,不仅不读书,还扰乱了学习环境

    所以十几年前,以元佑先生为首的几个大儒,就制定了这个规矩,这也是为了防止勋贵子弟进书院厮混

    因为勋贵之家在富裕,也不会舍得每年浪费千两白银

    贺元盛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柳姨娘也没有办法,毕竟千两白银,对他们母子来说,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哪怕每年十两的学费,贺元盛母子也很吃力,因为他们二人的月利,只有每人二两,刨除花费,根本不剩什么

    而两个人这么些年的积蓄,包括前些时日史氏给的,也只有八十两

    “读不了书就读不了吧,反正府内的日子虽然难熬,也不差你一口吃的,等分家之后,也许就会好了!”

    拿不出钱来,柳姨娘只能安慰贺元盛,

    毕竟眼前的情况表明,读书是一种不太现实的事

    至于向侯府求助,柳姨娘一点也没有考虑过,不说贺静不待见他们母子,就是永宁侯府的实际情况,也不会允许一个庶子用这么多钱读书

    “姨娘不用安慰我,儿子还没这么脆弱,也不会异想天开了!”

    其实回了侯府之后,贺元盛已经熄了读书的心思,倒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赚到了钱,只要叫侯府的主事之人知道,也不会允许他读书

    毕竟侯府的经济状况不太好,每年都没有什么结余,要是贺元盛显露出经商的本事,马上就会成为侯府的赚钱工具

    而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要是没有能力自保,一个孝字,就让贺元盛无法摆脱永宁侯府的控制

    再说古代科举的难度太高,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贺元盛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通过读书出头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net 手机版访问 m.81new.net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