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

作品:《无上真魔

    一个烂桃山……禁地!

    走在回灵台殿的路上,林君玄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就算这些桃子有些特别的作用,用得着将这样一座桃山设为禁地吗?只不过是稳定心神而已,又不是增长法力!还有那截木桩,为什么修为明明高出自已很多的老道人无法搬动,而自已搬起来,却觉得很容易?

    林君玄回到山,又继续写下去。林君玄坐在一旁静静观看,看了半天,他也看出来一点眉目了,松隅写的似乎是一篇道法。

    这篇道法很长,松隅写了七八张还没写完,砚中的墨快用完了,林君玄便抓起墨条,在松隅书写的时侯,便在一旁慢慢磨着墨。手中抓着墨条,鼻中闻着墨,林君玄又感觉到了那种久违的清静与安宁,似乎又回到了穿越前那种平静而满足的生活。

    一个时辰后,松隅终于停止了书写,手一放,将细杆毛笔搁到了砚台上。

    “好了,松隅抓起桌上的宣纸,甩了甩,上面的墨迹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干,将宣纸一张张的排好顺序,松隅这才停下来。

    “我在纸上写下的这篇道术叫‘咫尺天涯’,乃是为师自创的道术。不限五行属姓,乃是纯粹的防御道术。在我找到完便把那枚道符:“每一枚‘道符’一旦修成,都与你们的姓命息息相关,所以切不可示人。‘道术’修成的那一刻,这种天地之力所化的‘道符’便会与每个人的灵魂融合在一起,是不可能被夺取的。不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传说在古修道,有些妖魔就会一些邪异的妖法,能夺取别人修练出来的‘道符’。”

    “对了,有一点你需谨记,修练的过程中绝对不可念动这些口诀。”松隅一脸严肃:“口诀中的每一个字的都是一代代修道者感悟天地至理,以发音的形式参悟出来的,修练的时侯,周身法力鼓荡,很容易引动‘天地之力’,最后导致走火入魔而死。”

    松隅所说的和林君玄所想像的完全不同,修道似乎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风险。林君玄不敢惹慢,把松隅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记住。

    “当然,道术一旦修成,再施展的时侯,便不会出现这种问题。那个时侯,你一旦念动口诀,便会出现这种情况。”松隅说着袖袍一抖,修长的右手从袖中伸出,右手五指屈三指,伸两指:“这个手势在修道界称之为‘道诀’,施展道术时必掐道诀。在道门,‘道诀’有两个意思,一是修练法力的功诀,另外一个就是施展道法时的手势!”

    “这种‘手势’是修练之后的口决衍化而成,其作用是沟通法力与法术,从而使得道术能够完美的施展出来。每一种道术会对应一种‘手势’,不同的‘道诀’手指弯曲弧度不一样。至于弯曲的弧度,你一旦念动口诀,手指便会自动出现相对应的手势,根本不会有丝毫的差池!”

    这个时侯,林君玄却想到了穿越前所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东西。在电影、电视中,那些道士一旦施展道法,手指必然摆一个古怪的姿势,而且还会念动咒语,如今看来,电影电视中的东西未必尽是想像的。那咒语,正是施展道法所必备的口诀,而那种手势根本就是他们沟通体内法力与法术的一种‘中介’!

    “如今看来,我穿越而来的世界,很多传说并非纯粹的是捕风捉影,背后也有些某些真实的地方。或许……,这个世界的修道者以前就进入过我穿越而来的世界,他们在那个世界留下了他们的事迹,最后就衍变成了各种版本的传说。”松隅的一翻讲解,让林君玄思绪翩翩:“如果那些传说是真的,那这两个世界倒底是什么并系。如果是平行的,为什么我会变成一个小孩?如果我来的世界,那些传说并非以讹传讹,而是有某种事实根据的,那么驳去它们神话的外壳,背后的事实又是什么呢?”

    进入这个世界后的一系列遭遇闪电般的从脑海中划过,林君玄想起了紫衣侯府,想起了遭遇天人五衰的‘妖‘师父,想起了鼠妖洛术……,想起了‘方寸山’!

    当‘方寸山’这个名字划过脑海时,林君玄心中猛然触动了一下,那种强烈的熟悉感再次涌上心来。

    “为什么会觉得那么熟悉呢?”林君玄回响起在山中所见的一切,方寸山,方寸宗,灵台殿,斜月三星,烂桃山……,当这一系列影像划过脑海里,这些名字似乎排照某种顺序重新排列起来,一个名字从心底浮现,这个名字让林君玄全身血液都沸腾起来。他只觉得两脚发热,双耳嗡鸣,眼前一切都晃动起来,大股的血液涌进胸腔,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林君玄缓缓的念出了这个名字,这几个字句一说出口,林君玄只觉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颤动!他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然而在穿越来的世界里,就算一个三岁小儿听到这一连窜字句,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西游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