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龙欲出渊

作品:《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

    京城金华府邸,李冲神色安然的坐着,袁守诚站在对面,神态也是一片安然沉静。

    看着袁守诚,李冲眼中明眸不定。

    “袁先生,我的事情你应该很了解了吧!”

    听到李冲的话,袁守诚神色一动,知道这是李冲在逼自己表态。

    从踏入京城那刻起眼前的十二皇子便将一些事情陆陆续续的告诉了自己。从知晓那些事情起,袁守诚便知道如今自己只有跟着这位皇子了,否则就只能死,甚至是神魂俱灭的下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这位皇子的秘密。

    至于投靠佛教,自己知晓破坏了佛教的阴谋,那结果也是死,甚至是生不如死。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袁守诚也从来没有想过眼前这位皇子会心慈手软,放过自己。

    相信自己只要有丝毫的犹豫,等待自己的都将是雷霆一击,身死道消。

    “属下见过殿下,我袁守诚在此立下誓言,此生原为殿下驱驰,若为此誓,必定遭天雷轰道,淡淡的话语中包含着一切不灭的强势,蕴含着强烈的自信和气势。

    望着缓缓起身的李冲,徐敬业浑身大震,望着李冲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与完全的信任。

    浑身爆发一股精悍之气,对着李冲坚定的说道。

    “是,殿下!”

    旋即转身对着门外大喝道。

    “大开正门,整冠接待信使。”

    雄浑的声音响彻整个府邸。

    “走吧,与我迎接使节。”

    对着徐敬业和袁守诚两人淡淡的招手,大马金刀的走出去。

    身后两人望着李冲的身影,一股自信一股坚定砰然勃发,紧跟其后。

    金华府邸外,传旨的信使,一脸无聊的站在门外,整个大唐都知道这个十二皇子乃是一个傻子,来这里传旨最无聊也是最没有油水的。

    以前很多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本来自己也想匆匆了事就走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次陛下口御一定要亲自交给十二皇子的,交给一个傻子。

    这是皇命,自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违背,只好无聊之极的赶来传旨了。

    “轰”

    就在信使无聊乏味的时候,一阵轰鸣,金华府正门大开,奴仆排成两队,最吸引他注意力的是一个昂首阔步走来的一个人,头戴儒冠,身穿朱红云服,腰上围着一根紫玉腰带,镶着宝石、玛瑙。剑眉星目,面色严峻,神武。

    随着他慢慢走来,一股迫人的气势迎面而来。一股尊贵华荣的气质溢荡而出,滔天的威严直逼而来。

    让信使不由自主的心神折服,好一个天潢贵胄,不知这是两个王爷,跑到十二皇子府邸来了。

    看到来人,信使遥遥一拜,神态恭敬之极。

    “这位王爷,我是传旨与十二皇子殿下,不知道殿下何在,可否请出来,这道旨意必须亲自交予十二皇子。”

    听着信使的话,李冲神态不变。

    “本王就是十二皇子,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什么?怎么可能?!”

    听到这气势威严之人的话,信使心神俱震,心中翻江倒海,这十二皇子不是一个傻子么?怎么可能有如此威严?怎么会有如此气势?

    信使忽然想到了什么,身在皇族,他见识自然比别人更广更深,同时望向十二皇子眼中不仅是恭敬,更是充满了敬畏,原本轻视嘲讽之意,一扫而空。只剩下深深的敬畏戒惧和尊崇。

    心中更是隐隐后怕,还好自己刚才表现的没有失礼,一切都是恭敬有加,不然现在的处境。

    一想到这里,更是冷汗直冒。

    这一愣之后,信使神态更加恭敬,身躯大幅度的躬身行礼。眼睛更不敢直视李冲。

    “启禀十二皇子,这是陛下旨意,请皇子接旨。”

    “念吧!”

    看到信使的神态,李冲心中无波无澜,淡淡的说道。

    听到十二皇子发话,信使心中微微松了口气,现在想赶快传了旨意,立刻离开,不说这傻子皇子突然的变成了英明神武的王爷,就是这皇子身上威严尊贵之极气势也让自己受不了。

    身子微微起了下,但是眼神却强自镇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唐皇帝谕令,今吐蕃王子赤德松赞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密宗高僧来唐觐见陛下。特召各皇子明曰上殿共同觐见。”

    听带这圣旨的内容,李冲心中一震,佛教终于行动了,以吐蕃使节的名义觐见,来谈学论经,佛教出了一招高招啊。

    “请十二皇子接旨!”

    念完后,信使神态恭敬小心翼翼的将圣旨抬起递给李冲。

    “看赏!”

    拿过圣旨,李冲对着旁边的敬业说道。

    便转身进府中,这件事到需要好好筹划下了,密宗三大高僧齐齐出手,更是选在儒家积聚的盛事中来访。看来信心十足,准备充足!

    陛下选在此时召见自己,看来也想将自己高调的公之于众,还给自己一个名誉。

    眼中神光一闪,这何尝不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如今自己贸然出现与朝堂之上,必然受到诸多皇子的责难,甚至会受到诸多牵制,对以后的机会很不利。但是只要赢得这天下群儒的认同,甚至能得到群儒的支持,以后朝堂之上,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可以借助儒家的力量对付佛教的传播,阻碍西游的进行。更可以占得大义,以天下大义阻止武则天登基。

    不过此前,李冲还需要拜见一个人。

    “袁先生,我先出去一趟,劳烦先生为我筹划一下明曰之事。”

    身后的袁守诚听到李冲的话,神色一动。

    来到闹市不远处一个偏僻安静的宅院前,李冲整冠着装,轻轻敲了下门。

    “进来吧!”

    咯吱,大门推开,门内的王孝通拿着一本经义,静静的坐在大堂上,似乎是在等人一般。

    看到这身影,李冲神态恭敬,慢慢走去,躬身达礼。

    “学生拜见老师。”

    “是冲儿,今曰为师正好在家。来的倒也巧。”

    听到王师的话,李冲心神一震。上前一步。

    “老师万安,学生有一事曾向先生隐瞒,如今自觉愧疚难当,特来向老师请罪。”

    明曰上殿之事后,自己的身份也将昭告天下,从拜师以来自己一直有意不提自己的身份,老师也不曾询问。

    但是既然执以师礼,便不能有丝毫的隐瞒,想起老师的那副手迹更是救自己与诸多为难中,如今自己实力有成,更不能忘了老师的授业之恩,慈父之恩。

    听到李冲的话,王孝通将手中的书简轻轻放下,目光淡然的看着李冲。

    “无论你的身份如何,你只是为师的弟子而已,其他的不重要。从此之后,你的路更加广阔也更加坎坷,为师能送你的还是那句话。”

    听到王师地话,李冲浑身一震,

    老师必然知晓了自己的身份,心中也是一阵温暖,

    是啊,不管自己的身份如何,老师授业传道只是因为自己品德资质获得老师的认可,非时因为自己的身份。

    在老师的眼中,无论自己是天潢贵胄,还是贫民百姓,贩夫走卒,也都只是老师的一个学生,一个授业传道的学生。

    想到这里,李冲望前一塌,躬身再次行礼。

    “去吧!以后来我这里的只是我的学生!”

    望着王师,李冲眼中神光灼灼。

    “冲儿只是老师的学生,此生必当谨记!”

    望着李冲转身离开的身影,王孝通仰头楠楠自语道。

    “龙要出渊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