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杀人诛心

作品:《大明1551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屠大山面色凝重,并未见多少喜色,只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本官明白了。”

    没有及时接到后续的禀报,到这里便是明白了。

    李文进的处置倒还算是明快果决。

    先报信,防止有后续苗兵攻城或围城。

    然后再肃清内部,关门打狗。

    几天之后确定安全才派人上报,不过由于忧心常德之事,在接到禀报的第一时间屠大山就带着抚标营兵先往常德赶,就算沅州军情紧急时他都没这么紧张过。

    后续的武昌卫,武昌左卫,襄阳卫,荆州卫,黄州卫,岳州卫,永州卫等诸卫已经接到巡抚命令,开始动员备战。

    湖广都司要是全卫所都有实在兵马,一个月内动员十万人也不是难事。

    但现在就算动员常德和武昌附近的十来个卫所,估计能有万把人就算不错了。

    屠大山是希望常德没有陷落,或是没有里应外合。

    就算被生苗仓促袭城得手,也是可以尽快拿下。

    先以抚标兵守住常德城外的几条官道,隔绝外来兵马里应外合,然后等卫所兵云集后攻城。

    这样虽然还有重罪,好歹是对朝廷有所交代,只要荣王没死,应该是不至于掉脑袋。

    倒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便是常德卫的内乱已经平定。

    并且这个百户官话里话外的意思,这场乱事平定的主要功臣是孙永吉?

    虽然戒严,告急,封城这些事都是李文进主持。

    但此前生苗乱起,率官兵平乱,向王府告急变,带兵血战厮杀,这些可都是孙永吉的功劳。

    屠大山有些疑惑,对身旁的胡宗宪道:“道长可知孙指挥此人?本官年老精神不济,却不太记得此人。”

    胡宗宪面露苦笑,答道:“上次随张总督至常德时是见过一次,当时却是下官并没有识得孙大人还是难得的人才,却是下官失职了。”

    屠大山眉头紧皱,胡宗宪的意思也是极为简单。

    上回见面,并未觉得孙永吉这个卫指挥使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才。

    常德卫的各种情形和普通的卫所一样,都是一个德性。

    庸碌和普通,就象是得了病的病人,未必一下子就死去,但那种腊黄的脸色,有气无力的呼吸,一步三颤的步伐,叫所有人一眼看过去就是一个得了病的病人。

    所有的卫所都是这么一副德性,哪怕是大放异彩的戚继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其在卫所任职时,也是一样毫无办法。

    甚至戚继光因为做事认真得罪了很多人,如果不是戚家有关系,运作他到浙江当参将,直接上了抗倭战场,在卫所或都司为官,怕时间久了也只能同流合污,或是庸庸碌碌一生无所作为了。

    孙永吉这样普通的卫指挥使,湖广都司掌印的就好几十个,带俸不掌印的有好几百人,哪得如此一个才俊之士,居然此前不为人所注意重视?

    两个湖广文官重臣彼此对视一眼,俱是看出对方眼里的疑惑惊奇。

    反常必妖!

    屠大山又问道:“荣王殿下如何,可曾受到惊吓?”

    百户官神色一振,笑着答道:“若说殿下可是了不得,接到告变奏报之后便是亲自率亲军出王府,平乱之时提刀在军阵之中,亲军未曾实战,刚与生苗接战时军阵不稳,还是殿下身先士卒,迈步向前稳住了阵脚,这才打赢了生苗。”

    “啊?”

    “居然有此事?”

    这一下两个文官大佬都是惊着了。

    最为担心的荣王殿下居然亲在军阵中,参与了平乱战事?

    还发挥的如此出色?

    “俺们赶紧去常德城中,到时候便什么都知道了。”

    屠大山突然心急如焚,文绉绉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胡宗宪也是极为好奇,常德府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会有这样奇诡的事情发生?

    武官主持战事也就算了,亲王居然还亲临战阵,参与平乱。

    而且这个百户虽是尽量替常德卫吹捧,还是听的出来,当时临阵时冲在前头的是王府亲军!

    不远处的常德城墙耸立着,看着一切如常,远方的田野,村落,还有一些经过的途人被抚标军人赶开了去,但还是忍不住向这边看过来。

    和穿着灰色,黑色的黔首布衣们相比,这边的大人物们身上都是绿袍,青袍,蓝袍,还有显眼的红袍。

    各人骑着马,估计在远方人或是城墙上的人眼里就象是大号的蚂蚁,而且颜色鲜艳。

    在这个时代人们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事,只能窜门练嘴皮子。

    平素都是讲那些小事,遇到了大事,大人物,估计够吹一辈子牛皮。

    文官们心急如焚,甚至等不到抚标将士把兵马展开先进常德,而是在少量亲兵骑马护卫下,急速赶赴城门所在的方向。

    ……

    屠大山和胡宗宪等人尚未进城,消息已经传到了城内。

    李文进的奏报文书已经写好。

    生苗作乱有数千人,斩首近五百级,城中官兵在荣王提调下奋勇厮杀平乱。

    李文进并没有说荣王有谋反作乱的意思,甚至不乏鼓吹之词。

    但荣王的英武果决,还有亲军将士的勇武擅战,都在他的奏疏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朝自国初塞王之后,最善战的亲王是哪一个,大伙儿都很清楚。

    就是永乐皇爷的二皇子汉王殿下。

    汉王在靖难之役时立下泼天大功,其擅长骑兵突袭,多次在战场上救过成祖皇帝。

    后来拜封汉王其实是成祖失约,原本为了叫汉王拼命效力,成祖是多次暗示过太子之位会属于汉王。

    结果还是封了仁宗皇帝为太子,汉王失望之后不肯放弃,不愿就藩一直留在京城。

    到宣宗皇帝即位后,汉王虽是没有起兵造反,却被宣宗以造反的名义拿捕,并且放在大铜缸子里头活活烤死了。

    什么汉王造反,伸脚绊宣宗皇帝,多是文官瞎编乱造。

    宣宗那么干,主要原因就是对汉王这位王叔太过忌惮。

    汉王在靖难时的武功,还有在随成祖皇帝扫北沙漠时的表现,实在太过耀眼。

    以这么一位武功赫赫,并且得到京营将士暗中拥戴的亲王放着不动,皇帝哪得安枕?

    如果荣王也是类似汉王之类的亲王呢?

    朝廷会如何想,天子会如何?

    这便是文官惯技,杀人诛心!

    喜欢大明1551请()大明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