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且待来日

作品:《大明1551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颁旨的礼部官员是直接在王府中门进了王府外廷。

    这道从端门,午门,灵棂门一路打开的王府正门,平素可是绝不会开启。

    只有亲王纳正妃,朝廷有钦使前来颁旨等要紧大事,这座正门才会如眼前这样洞开。

    平素王府官员往来是从东西两门走。

    王府外的官员来参拜,则是从左右掖门走。

    只有眼前这礼部官员,手捧圣旨之时,才能从王府正门昂然而入。

    一道道红色带铜钉的大门洞开,王府规制包括建筑规模和模样都是和京师禁城相差不多,一时间京师来人,都有些恍惚之感。

    进了数道门后,看到多以青瓦覆顶的宫殿群落,才是和京师的宫城最为不同的地方。

    另外主殿广场,当然是比皇极殿前的广场要小的多,大约只有十分之一大小。

    宫门,主殿,配殿,从房,从屋,库房,厨房,高大巍峨和低矮配套的院落房舍,构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建筑群落。

    毕竟是占地二百多亩的王府,前廷占地就在百亩之上,而且除了几个殿前的广场外,几乎就是殿阁房舍相连,最少几百间宫殿建筑和院落房舍,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府邸的外朝,就已经令天下所有富户官绅望之叹息,感觉上是相差甚远。

    这就是大明亲藩居所的外朝,用来接见官员,原本是料理地方军政事务的所在。

    哪怕现在极少启用,每天都最少有过百仆役在这些殿阁院落房舍中洒扫清洁,每年都会有匠人到王府中修缮宫室,使这些建筑群始终保持稳固安全,还有相当崭新的状态。

    王府的宫室不及北京的大殿高耸入云,气派上是差了一些,但也有一条好处,就是并没有频繁的遭遇雷击而起火烧毁宫殿……

    京师的皇极殿是三大殿之主,到了嘉靖年间已经毁损过多次了。

    人们从主殿大门跟着一起进来,在承运殿下攀上石阶,在殿门前等候。

    承运殿也是建筑在三层石阶平台之上,只是比皇极殿的要低矮的多。

    殿前也有广场,站上数十人毫无压力。

    沿途有不少亲军护卫持着刀枪排班警备,王府的官吏也是闻讯赶来。

    王文海这个长史官在这种事情上还是相当的称职,和颁旨的礼部官员寒暄致意,向新上任的总督屠大山施礼问好,对胡宗宪等诸多官员也是交谈甚欢。

    虽然王文海是王府官,但毕竟也是正牌的进士,更妙的是和胡宗宪同年,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只是一个在王府为官,虽是五品,在大明官场却是不得志的存在。

    另一位虽是七品,却是一省巡按,巡抚有时候都得尊重其意见,对巡按相当尊重,道,府,一级的官员,对巡按更以下属礼待之。

    这就是大明以小制大的传承,就象当年的大学士也就是五品,不过内阁发展几十年后,权责渐重,五品大学士实在太不成话,所以大学士一般加部堂官职,年资久的有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加官,甚至太子太师,少师,太保,太傅也有可能,这才逐渐确定下来内阁的权威。

    至于给事中,御史,巡按,也是大明朝廷特有的产物。

    给事中分兵刑礼吏工户六科,各给有掌事都给事中,也不过六品,其余俱七品。

    各科给事中对本部事务拥有监督权和优先的发言权,同时对朝中相关事务,都可以上奏言事,并且话语权不轻。

    比如在崇祯年间,兵科给事中就能对洪承畴这个大吏主持的锦州战事指手划脚,而影响到了朝廷的决策。

    给事中尚有封驳权,将六部和内阁包括中旨,只要不合规矩,或感觉是乱政胡为的旨令,都有权力封驳退还。

    当然,事情闹到了封驳的地步,多少也是不小的政治风波了。

    除了给事中外,便是御史可风闻奏事,哪个御史要是没有弹劾过阁老,或是阁老没受过弹劾,都是绝无可能之事。

    若哪个阁老高风亮节到御史无可弹劾的地步,那也只能引咎辞职了……

    自王莽之后,没有哪个有实权的大臣敢如王莽那样讲究操守德性,以此养望了。

    除了给事中,御史外,地方上便是以巡按负有监督弹劾之权。

    翰林,御史,给事中,巡按,这些俱是人人需要仰望的清流,一般只有进士中二甲以上的功名,才有资格入选其中。

    王文海此前对胡宗宪一直是有些羡慕中带着嫉妒,但近来自己这个王府长史也算是春风得意,薪俸至千两一年,不需要蝇营狗苟便是直接到手,论收益怕是胡宗宪就远远不及。

    另外荣王府近来颇为风光,王文海多次上疏朝廷,名字怕是也几次直达天听,最少内阁的诸阁老怕是都对他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这使得王文海内心的怯意减少了很多,最少在此时此刻没有丢他这个进士官员的脸面。

    众人等了约摸两刻功夫,都是城府很深的官场人物,大伙儿都没有表现的沉不住气。

    朱载墐倒也不是有意拖延,从内廷接着消息还得更衣,然后他也不喜欢坐软轿,直接步行前来,两刻功夫已经算快了。

    待朱载墐从左侧白玉栏杆出现时,在场众人齐齐松了口气。

    若按往常规矩,朱载墐是要先到大殿内的金台上坐下,然后诸官参拜行礼。

    此次却是要先在殿前接旨,便是由礼部官员站在殿门前,面南而立,穿着五团龙赤罗袍的朱载墐在其面前跪下,然后便是直接开读圣旨。

    旨意内容相当宽泛,无非就是皇帝对荣王的行动果决极为嘉许,但同时也告诫荣王,身为亲藩一定要本份谨慎,恪守法度,同时皇帝以宗室族长和堂叔的身份,劝荣王要爱惜自己,武事凶险,不可常操持之……

    这也算是一种提醒和警告,王府涉兵事,毕竟对朝廷来说是踩了红线的事,若不是地方武官告变请援,又事涉王府本身的安全,这一件事,完全可以视为荣王府犯忌,就算被削藩也不是不可以。

    文官们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举朝汹汹要将荣藩削藩的,可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官员都赞同的事情。

    朱载墐也是一阵气闷,大明的这种情形,重文轻武,压制亲藩到这种地步,真是比起前宋都远远不及。

    偏生自己还得匍匐在殿阁之上,听着这些看似褒奖,其实是警告的话语。

    好生气闷,无可奈何。

    且待来日……

    喜欢大明1551请()大明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