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泥足巨人

作品:《大明1551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宗沐云闻言点了点头。

    对眼前这个青年官吏的办事能力和主动性都是较为欣赏。

    更难得的就是宁家庄这里有宁思忠等人,不管是打听消息还是充为护卫,人手和忠诚度都不用怀疑。

    “告诉你二大兄。”宗沐云说道:“咱们是要掐人家的鸟食罐,小心没过逾的,叫他千万准备好才是。”

    “是,听大人的。除了宁家庄这个百户,附近还有五个庄子,计三个百户,两个总旗,事前我二大兄已经知会过,并上报过仪卫司,一旦需要,出动这些庄兵是没有任何问题。”

    宗沐云用欣赏的眼光看一眼宁思道,赞赏之意毫无隐藏。

    换了一般的人,要么唯唯诺诺听命,算盘珠子一样,拨动一下便动一下。

    要么就是大包承揽,反叫人不放心。

    甚至有的二百五性子的,大大咧咧,直云无妨,那就真有妨了。

    倒是眼前这位,不声不响,不凭多废话,但将事做了,详细首尾也安排的妥当,这才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既然如此,咱们就等着吧。”

    宁思道安排的相当妥当,武备,银两,船只,人手,样样不缺,几个奉命出来办事的人总算是放下心来,顿时便是有说有笑,往着宁思道家中行走。

    管世铭此时没甚心事,反是将心放下来,打量着四周景致。

    桃源,武陵,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

    远处雪峰山,武陵山层峦叠嶂,放眼看去,重山之中到处是一片绿意。

    山峦奇峻诡异,有一种独特之美。

    山谷处则是大片田亩,一路向下。

    沅水两侧,就是大片的水田,此时稻子已经收割,剩下大片黄灿灿的田亩。

    “咱们荣王府还真是得天独厚。”

    管世铭在内心感慨了一句。

    只要如荣王这样经营得法,几十年后,王府的资财数百万乃至过千万都是极有可能。

    不过,凭殿下用钱的本事,怕也是会将这大量资产用在王府内外。

    只要和荣藩相关的,几十年间,怕都是能享太平富贵之福。

    若是荣王殿下能执天下权柄,怕是整个天下的生民百姓,过的要比在眼下嘉靖皇帝手中也是要强过许多……

    管世铭轻轻摇了摇头,怎会有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当今天子秉国三十年了,并无太多失德之处,帝位是太后钦点,群臣推戴,又岂有动摇之理?

    只是……

    当今天子在位三十年,大伙的日子是显见得的一年不如一年。

    早年张骢在时,日子还过的去。

    后来换了夏言,也还将就。

    到换成严嵩,民间生计就越来越难,贪官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进来。

    官风吏治,一年比一年坏,操守什么的,不必多谈了。

    国初质朴之风到成化年间是一变,到嘉靖年间,又是一变。

    待到万历年间,则变局渐深,无可挽回。

    管世铭自是看不到真正内因和深刻变化,也绝不会想到大明在不到百年之后亡国。

    但官场变化,民间疾苦,好歹是感受得到。

    为甚在这位天子治下,北虏,东倭,西南夷,俱都闹腾,朝廷还没有什么办法一下子解决掉。

    光是一个苗乱已经十来年了,设总督,前后动员几十万兵,耗费粮草无数。

    到现在苗乱尚未平,倭乱又是闹的更厉害。

    到处水涝旱灾,除了官员捞钱外,朝廷都是漠然无视。

    不能说天下鼎沸,大明快要亡国,但人心不满,百姓困苦,也是事实。

    若嘉靖天子但凡有一些用心思在国事上,天下事也绝不会如此。

    深宫远在京师九重之内,管世铭这样的不入流的杂职官自是不会明白皇帝的心意,更不会理解皇帝视天下苍生的疾苦为天道的一部份。

    只要大明社稷不亡,百姓的好或坏,生或死,贫或苦,皇帝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主动的积极的加以改变。

    这就是嘉靖治政思想的内核,天道之下,皆为蝼蚁。

    或者说,除了大明社稷和皇帝自己,一切人等,皆为蝼蚁。

    天道或天子,怎么可能会真正关心蝼蚁?

    这便是皇帝。

    若天下苍生知道皇帝如此视自己……

    管世铭当然也不会知道。

    当下也就只能感慨几声,摇头苦笑几声,然后赶紧随之而去。

    ……

    “各家都得到常德县完税,不收粮,折银上交,每家还要额外加三分银子的火耗。抗拒不交的,自有咱们上门去,到时候便反是更加不好了。”

    一伙伙帮闲在少数衙役的率领下,敲锣打鼓的在四乡横行而过。

    寻常时候,衙役是不准下乡,除非是有催科完税时的牌票,或是如眼下这般,四处催缴乡民完粮纳税。

    原本按大明太祖的设计,各处划分粮区,根据田亩,户数,丁口,以黄鳞图册的形式确定完粮区和各处粮长。

    每到纳粮之时,粮长负责将收缴的粮食运至官府交纳。

    各种赋税分门别类,异常复杂。

    军需供给则是除了卫所自种外,也是由各大粮区负责。

    比如浙江某个县要负责江南某卫所的粮食,就是由这个县负责自行运送,将应交之粮交付过去。

    这种纳税之法,复杂之至,也麻烦之至。

    庞大的帝国,没有总收总支,甚至条鞭法之后也是如此。

    户部直接掌握的赋税来源,占大明国库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左右。

    大量的供给部门如同毛细血管,就是没有一根粗血管来供应帝国庞大的军队和政体所需的营养。

    这个巨人从诞生时起就泥足巨人,看似庞大,实则虚弱。

    到此时施行条鞭法,是将各种复杂的国赋,杂税,征发,力役,统计至条鞭之下。

    国家正赋是不多,但统合之后,各家需要负担的也绝对不少。

    原本在湖广地方,虽不及江浙富裕,完税亦非难事。

    但今年情形特殊,丰收的同时,国家又只征银,这可将手中根本没有银钱的百姓为难坏了。

    而原本的粮价,也是在这特殊的时期,直坠而下。

    这些衙役帮闲,根本不顾百姓愁苦,催逼之态,越演越烈。

    短短几天功夫,整个桃源一带已经民怨沸腾,所有人都是满腹怨气。

    但皇粮国税,却是无人敢抗,除非是造反。

    到了人们无可奈何接受现实之时,就是粮商们动作起来的时候了。

    喜欢大明1551请()大明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