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章 收获花生

作品:《随身种田

    今天是县城的集曰,想到下个星期就要给‘俏江南’餐厅供应蔬菜,刘睿就决定今天不摘菜进城卖了。

    不过刘睿还是凌晨四点钟就爬起来酿酒了,因为今天准备去山地那边收花生,必须得早起。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算算时间刚好,花生地应该很松软,这样有利于花生的收获。花生和土豆、红薯之类深埋在地下的作物一样,只有在土壤松软的情况下收获才最轻松,若是土地板结,还真的有点难办呢。

    刘睿吃过早餐,在院坝上收拾工具、蛇皮袋之类的东西,就远远听见王少章在院坝下喊自己。昨天刘睿就和王少章说了,今天自己收花生,请他过来帮忙。

    刘睿看见王少章已经来了,把各式的工具扔到板车上,绳套往身上一套,拉着车子就从院坝下去,沿着山下的路,往着山地的方向而去。

    这种用水管焊接而成的板车在农村用途极广,单凭人力就可以装上数百斤的东西,非常的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

    “阿睿,狩猎队到底什么时候才开始捕杀野猪呀?轮到我们去值夜守庄稼,很累的!”走在路上,王少章在向刘睿抱怨。

    “我哪里知道那些老爷子的想法?我就是给他们准备吃喝、打杂的跑腿。”刘睿摇摇头,说道:“应该快了吧?昨天我听华国大爷说,这几天就动手。”

    猎杀野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拿到了猎杀指标,上山去狂杀几十头野猪就算完事了。要是那么容易,王华国也不会召集上梁村和下梁村的老猎手和村干们一起开会,商讨对策了。

    这几天,老猎手们组成的狩猎队几乎走遍了附近的山林,把生活在周围的野猪群体做了一个摸排,这才初步定下了猎杀的方案。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以及保护野猪群体的生存,猎杀目标的选择可谓是慎之又慎。

    那些还在哺乳期的母猪自然是不能被猎杀的,一旦母猪死掉,那些还不能读力生活的小猪仔很容易就会丧命,这样对于野猪群体的数量并不利。怀孕的野猪、个头太小的野猪自然也就不在狩猎队的狩猎范围之中,这样选来选去,狩猎队终于是确定了一些目标,准备在这几天下手了。

    对于刘睿来说,这些事情离他还是有点远,他收花生倒也不是很重的体力活,不过就是繁琐,要把所有的花生秧都拔起来,斩断花生秧的地上部分,最后装进蛇皮袋。两亩地的花生三个人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才算是全部搞定,又花了一个下午才全部运回家。

    回到家之后,还得把花生从花生秧之上挨个扯下来,放到院坝上晒干,这些花生才算真正地收获完成。

    对于农村来说,花生有着很多重要的用处。

    以前在乡下,若是临时来了客人,剥一盘花生炒了,就是一道上好的下酒菜。

    当然了,村民种花生,更多的是拿来榨油。

    每年一到了花生收获的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剥花生,然后把花生仁送到村里的榨油坊榨油。小时候剥花生,刘睿的手指都不可避免被夹出老茧,很是不满每天都要守在家里,不能出去玩。长大之后,刘睿才明白,那些香浓的花生油之中,蕴含着太多辛勤的汗水和父母的爱。

    不过,随着自己对农业生产的不断认识,刘睿发现,种植花生其实是一种吃力但是经济效益很低的行为。

    在山地丘陵地带种植花生,产量并不高,再加上繁琐的程序,付出的劳动和收获其实并不能成正比。

    但是,在农村,小农生产的意识还很强烈,有些农家从玉米、绿豆、黄豆、花生等等各种作物都挨个种个遍,每一样的产量都很小,但都很齐全。

    有时候农民们觉得自己一整年都在忙活,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一年下来的收成不见得就很好,劳心劳力不见效益。

    刘睿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样能够突破这种局限?

    ps:感谢乡亲们的投票支持!关于刘睿外公家的家庭背景,小仨在28章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错误,把王华泰写成了刘睿的二舅父,引起了一些误会。刘睿外公家里的权势并不大,至于刘睿回家务农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和舅舅有仇怨,请大家慢慢看下去。

    谢谢‘開心~就好’打赏100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