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章 抬棺上访

作品:《随身种田

    刘睿提出阻止死者家属抬棺上访的建议,并不是为了捂盖子,也不是为了让死者死不瞑目。好歹刘睿也是一个读过高中,接受过一定法制教育的现代青年,他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如此淡薄。

    在刘睿看来,抬棺上访并不见得能够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把矛盾激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现在还来得及吗?”王华国一下子就明白刘睿的想法,马上进入了实际艹作的阶段。

    “尽人事,听天命了!”刘睿也不敢下保票,毕竟从那林屯到青云码头,还有另外一条路。

    “这样合适吗?”杨凯有些迟疑。

    从王华国和杨凯的回答就能看出两个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王华国更关心的是事情能不能解决,而杨展出于各种原因,总是有点犹豫!

    这种情况也是怪不得杨展,毕竟死者就是他的族弟,无论他做什么决定,都会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好了,就别迟疑了,马上行动起来!”王华国想了一下,果断决定道:“杨凯和我带人到青云码头拦人,出面安抚死者家属;小莫你就配合公安局的同志勘察现场,做好调查,尽快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

    之所以要自己和杨展出面安抚死者家属,王华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杨凯是死者杨建的族兄,天然上就和死者的家属有一定的亲近感,有他出面有利于打开局面。至于王华国,在整个梁村的威望算是比较高的,他说的话别人能听得进去。王华国出面可以决定一些补偿之类的,缓和死者家属的情绪。

    昨天晚上发生械斗的时候,正值春雨纷飞的晚上,两个村子的群众混战在一起,场面异常混乱。一直到村干部赶来之后隔开参与械斗的群众,人们才发现倒在血泊之中杨建早已经是气绝身亡。

    延绵不断的春雨还有大量围观的群众把现场破坏得一塌糊涂,哪怕是参与械斗的骨干分子也不知道杨建究竟是死于谁手?

    按理说,杨建的尸体应该被停放在村子里,让公安局的刑警收着,验尸之后才能交给杨建的家人处理。

    不过,杨氏族人的动作很快,在公安局的民警还没有来到梁村之前,就把杨建的尸体装入了棺材之中。

    杨家人现在想要抬棺上访,公安局的刑警却是要开棺验尸,双方已经在那林屯之中僵持了许久。

    这个时候,就必须有王华国等人出面,才有可能把事情处理好。

    要想找出凶手,就必须把真实的现场还原出来,找到杨建致死的真正原因。这是事情的关键,若是不能尽快地把失手杀死杨建的人找出来,哪怕王华国和杨展在死者家属面前说再多的话,也是无济于事。

    莫耀辉配合公安局的干警勘察现场以及询问知情者调查是整个事件处理的关键。

    “我相信你的党姓!”王华国临出门的时候,拍了拍莫耀辉的肩膀,然后带着杨展冲进了风雨之中。

    王华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姿态,就是因为凶手有可能和莫耀辉沾亲带故,希望莫耀辉能够出于一片公心,不要把事情弄砸了。

    闲着无事的刘睿没地可去,也就跟上王华国,在朦胧细雨之中搭车前往那林村。

    自从村子里通车之后,就有一些脑筋比较灵活的村民购买了双排座的小货车,开始跑起了运输。

    坐在车子里看到抬棺的队伍还在村头僵持着,刘睿感到有点庆幸,若是换成了半年前,恐怕就不一定能够追上了。

    村头的大榕树下,几个披麻戴孝的人正趴在棺材上痛哭,凄凉的声音在冰冷的春雨之中飘荡,令人悲从心生。对于一个农家来说,三十出头的汉子就是妻子的依靠,父母的希望和儿女的支柱。

    杨建的死,对于杨家来说,就相当于,让死者家属放弃上访的事情。

    不过,欧阳庆刚刚从县直机关下乡镇来任职,为人文质彬彬的,对镇里的情况又不了解,压不住场面。

    欧阳庆嘴里面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大道理,他嗓门又小,情绪激动的杨家人哪里能听得进去呢?

    在这里,欧阳庆已经和杨建的家属僵持了好一阵子,但是仍旧没有能说服杨家人。在相互推搡之下,欧阳庆早已经是形象全毁,眼镜歪倒一边,脑袋上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乱糟糟的。

    欧阳庆这时候才明白,管理乡下这些彪悍的农民可不像以前坐在办公室那么轻松了。下乡任职之前,就有前辈和自己说过,在乡下任职,得嗓门大、力气大。只不过欧阳庆那个时候嗤之以鼻,觉得都是一些谬论。

    现在欧阳庆才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就在欧阳庆几乎有点绝望的时候,听到有人喊:“华国支书来了!”

    听闻此言,欧阳庆几乎崩溃的精神就好像是被注入了强心针,一下子就亢奋起来了。

    虽然来到青云镇时间不长,但是王华国的名气很大,欧阳庆早就听说过了。王华国是梁村老支书,在群众心里的威望甚至比镇长还高,说话很管用。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镇上的领导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职了清楚。

    “那这些警察想要开棺验尸?”在王华国的威压之下,杨建的家人原先的坚持早已经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要不然警察同志验尸,咱们怎么能知道杨建的死因?找出凶手呢?”王华国知道杨家人的情绪已经到了临界点,连忙加了一把火,说道:“只要我还在,就不会让你们受委屈的!下这么大的雨,咱们不能让杨建在雨里受难!”

    一听王华国的话,杨建的家人顿时就是悲由心生,抱着王华国的大腿哭了起来。

    这一下,场面就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起来了。

    杨建的遗孀和家人一开始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恸之中,但是现在他们很快明白,已经变成既成事实,未来的道路应该好好规划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围着王华国在提起各种困难、各种条件,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这也是不能怪杨家的人,趁着杨建尸骨未寒的时候给自己谋取利益,显得有些令人心寒。

    这也是梁村的一个习惯,因为各种意外非正常死亡之后,村里面总会酌情给点补偿,并且在事后给予遗孀一些好处。当然了,这也要看对方的情况,若是死者家属不提出来,这些利益也就没有了。

    特别像这一次,杨建是因为那块即将成为风景区管委会用地的荒地争斗而死,哪怕这块地杨建原本一点份都没有,但是将来获得各种补偿的话,肯定无法绕过杨建的遗孀。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惯例根本就不合情理,但是在农村,总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村民们的同情就足以让杨建的遗孀在将来的利益分配之中获得一份用杨建的命换来的收入。

    或许,这就是受穷的农村人一种无法言语的悲哀。

    王华国在杨家人的围绕之中开始答应一些条件,在旁边的民警连忙是在几个村干的帮助下,开始把棺材往杨建家里搬,准备开棺验尸。

    场面有点凄凉,刘睿也是受到了感染,开口答应给杨建的遗孀提供一个养猪场的工作岗位。不管怎么说,杨建死了,剩下孤儿寡母的,也是很可怜。

    就这样,杨家人抬棺上访的举动在开始之初就被王华国用自己的威望和能力给强行压下去。如此高效的办事效率很是让欧阳庆羡慕不已,心想自己要是能有王华国一半的威望就足够了。

    不过刘睿知道,事情只不过是暂时被压下去,将来的发展还得看看事件调查的结果如何?

    若是将来调查的结果有利于杨家,事情就好办点,若是出了一些意外,恐怕还会再起波澜!

    小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已经是让梁村乃至青云镇人心浮动,风景区管委会的选址以及风景区的开发更加让村民们心神摇曳。面对巨大的利益,原本平静的山村已经是变得暗流涌动,若是处理不当,恐怕将来各种状况肯定层出不穷。

    看着事情初步得到了处理,刘睿和王华国都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不管将来的结果如何,现在总算是把眼前最危急的情况应付过去了。接下来只要做好杨建家人以及遗孀的思想工作,不让旁人挑拨,事情就好办了。

    毕竟死者家属情绪最激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以后无论是讲道理还是摆条件,大家也都可以心平气和地去处理了。

    “华国大爷,随着风景区开发的深入,类似的情况肯定还会出现,咱们真的得做好心理准备才行!”看着人们开始散去,刘睿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事件的发生并不会是偶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往后还会有更多。

    “唉!穷的时候盼着致富,现在机会来了又变得利益至上,难!真难!”王华国伸手捋了捋自己仅有的几根头发,长叹道。

    这或许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钱多了,纯朴的心思也就少了,金钱的地位也就更高了。人们在挣钱的同时,总是会忽略了很多东西,也丢弃了很多优良、纯朴的习惯。

    或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仰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