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郭海佳入学

作品:《重生之财源滚滚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从蓬莱上岸,再开十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沪市,在时间上能节省一天一夜左右,因为在船上的那段时间,郭家林可以睡一觉。

    到了沪市,郭家林先安排妹妹郭海佳的住所,然后找到了辅导员丁紫,给丁紫一百斤的冰冻对虾,价值一千八百多元,请老师丁紫给妹妹郭海佳在复旦大学的附中找一个班级就读。

    相对来说,沪市这边的教育档次高,升学比较容易,主要是升学率高,像郭家林这样的人,从东滨县奋斗到沪市的一个都没有。

    丁紫推辞不掉,接受了这批年货,答应找找人办一办,她也不是太有把握能给郭海佳安排下来,办这一类的事情,丁紫不太擅长。

    做完这些,郭家林让张俊丽和黎红一起在军工路和邯郸路之间找到一栋十八层高的写字楼直接买了下来,然后对外出租,这栋大楼花了郭家林三亿元,是今年三剑公司的分红和俄罗斯挣的那笔钱加在一起才办成这件事。

    回头,郭家林跟唐兰见了一面,一个月之后,唐兰买下一个制造芯片的厂子,那家厂子由于缺乏后继开发资金,濒临倒闭,是郭家林根据前一世的记忆,芯片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他这才让唐兰投产实业的,当初把唐兰拐到了南方,就是想让唐兰在苏州发展,因为将来的苏州将成为中国电子产业的重要基地,投资电子业肯定不会赔钱。

    唐兰的投资始终都有郭家林的影子,两个人的资产没做书面契约的划分,唐兰是法人代表,每一元钱的利润都分给郭家林一半,他们之间仿佛有着很默契的约定一般,而且唐兰像是一根无根的浮萍一样,离开家都三年多了,始终没有回去,她的家里人也找不到唐兰的踪迹,唐兰已经跟原来的家庭拉开了巨大的距离。

    今年的半年时间,唐兰跟着卢宣平混,也挣到了八千万左右,而她的身边仅仅只有五个人,创造的利润却是贵兰商场的二十倍左右,唐兰不再惦记辽省的那两家贵兰商场,一直由她选中的经理全权处理一切事务。

    唐兰跟卢宣平相比,除了不懂文化界的那些内幕之外,在商业方面下手狠,收尾干净利索,从来不浪费一块钱,这一点让卢宣平都佩服。

    相对来说卢宣平比较有文人性格,注重于信誉荣誉,响应号召,印刷的很多书籍都不挣钱,因为他得给文化部面子,支持领导的工作,牵涉进去不少的精力。

    忙下来就是十几天过去了,春节期间,唐兰和卢宣平等人都在沪市这边过,他们最大的年纪也刚好是三十岁,最小的是钱脂雅的儿子,刚刚才三岁。

    由于年轻人较多,玩得比较嗨皮,临时在地下车库腾出一个房间,安装了音响设备,开始跳舞。

    一直玩了一个通宵,大家才各自回屋睡了过去,后来很长时间里,都说这一次的聚会最是难忘。

    春节之后,也就是94年的春天了,郭家林对卢宣平说道:“三剑公司在江城的生意必须在年底前结束,我们不干图书市场的生意了。”

    “我的出身决定了,下海只能做图书市场的买卖。”卢宣平的手里摇晃着半杯啤酒不以为然地说道,最近一年来,他的手里有了钱,应酬很多,渐渐变得嗜酒如命。

    郭家林叹了口气,看卢宣平的样子很倔,也不继续劝他,过后抽了个时间找到尹可,对她说道:“嫂子,你对卢哥有影响力,我只要求你做一件事,今年年底前把三剑公司结束,否则的话,我决定单方抽回资金,因为图书市场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你有可靠的消息吗?”尹可有点紧张。

    “千真万确。”郭家林严肃地说道。

    “那我肯定劝他收手。”尹可叹了口气,她的日子刚刚变得好过一点,想不到做生意还有风险,实在是有点舍不得,一年至少能收入两个亿呀,比抢银行都来钱快。

    郭家林想了想说道:“海湾战争刚刚结束,原油价格会跌下来,我研究一下那边的情况,其实赚钱的生意太多了,不愁没钱赚。”

    “问题是,你卢哥是因为我离开学校的,我欠他的,他从小就有做老师的梦想,让他离开文化界,他肯定不高兴啊。”

    “爱情里,没有谁欠了谁的说法。”郭家林担心尹可心一软,上一世的悲剧又得重演,赶紧灌输给她心灵鸡汤。

    “我肯定会劝一劝他的。”

    郭家林听不出尹可的话里有多少真实性,抽出时间给卓浩打电话,说出自己的担心。

    卓浩也觉得图书市场的生意太火了,贸然撤出不太理性。

    郭家林顿时觉得头痛,说道:“卓哥,我能害你吗?你挣钱不就等于我也挣钱啊?问题是,我有准确的消息,图书市场很快就会暴露出泡沫经济的本质来,难道知道船要沉了,还得跟着落水啊?我都不明白你的脑子呢?”

    “那你说,咱们干点啥呢?”卓浩叹了口气,其实他有不少的资本,但是谁会嫌弃钱多呢?

    “暂时看房地产行业能火,问题是,你齁得住吗?”郭家林的意思是问卓浩是不是能驾驭。

    “我摸摸底,问题不大,我有朋友。”卓浩说完,挂了电话。

    他们谈得都是一年后的事情,属于产业发展规划,不着急马上做出决定。

    寒假里,郭家林让黎红找出一些关于经济领域的论文来,郭家林根据前一世的记忆做对照,他能看出哪些论文更接近于未来的经济,凡是能写出贴近未来社会的论文的人,就表示这个作者有真才实学。

    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有真才实学,学术界的人也分三六九等,有的人只顾着做学问,跟社会脱节,属于书呆子类型的,还有的人根本就是草包,假大空的理论不少,没啥价值。

    只有从沙里选金,才能辨认有才华的人。

    有一篇题目是:《未来企业的发展》引起了郭家林的重视,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未来企业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作者预测将来的企业会从单一产业转向密集型产业链,更加专业化,精密化发展。

    比如一家电器公司,需要生产外壳的厂家,还有电路厂家,芯片厂家等等。

    按照郭家林的记忆,这个名叫陶沈的作者很有才华,预见性也是非常靠谱的。

    郭家林想拥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将自己的财富留住,不但需要棒哥、唐兰那样的人,还得有大师级别的理论家帮忙,即使是那些理论家不参与到具体的投资中,也得在方向上提供建议,防止经济崩溃,哪怕在关键时刻出一个主意,就能挽救郭家林的亿万家产。

    郭家林立刻对黎红说道:“你想办法把这个陶沈找出来,先从外围入手调查一下,看看他是什么人,我要亲自拜访一下,最好让他做旺家投资的顾问,关于这方面的人才,你也替我留心一下,只要是人才,我就得想办法留住,你就是一个人才。”

    “谢谢老板夸奖。”黎红很高兴,被郭家林认可就是她的能力提现。

    黎红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沪市人,给人一种很精致的印象,大都市的小女人通常都是善解人意的,给人相当的尊重,而且她们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要求,比如,让自己活得潇洒自在一些。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生活,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了吃饱穿暖而奋斗,到了黎红这种层次,她们更有个性,不愿意为了衣食住行而改变自己,如果适宜就留下,不合适转身就走。

    拿张俊丽和黎红做一下对比就会发现她们两个女生的不同之处,张俊丽知道郭家林对她没有男女之间的感情,但是张俊丽离不开郭家林,她依旧热情饱满地追求,用毅力和执着的精神狂奔在通向爱情的路上,而黎红跟郭家林接触了三天就知道,这个老板不会爱上她,然后黎红就老老实实做自己的秘书工作,根本不会在感情上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张俊丽就做不到这一点。

    从另外的角度看,张俊丽的选择也没有错误,她在为幸福而努力,追求一个男生也不是犯罪,更不是没有道德,而是真性情的提现,张俊丽作为一个女生,有追求男生的权利。

    拿黎红跟张俊丽比较就会发现,她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择,黎红发现事不可为之后立刻关闭了感情的门,不对郭家林开放,黎红不会因此而受伤,而张俊丽不一样,她也许会因为爱情而搞得自己遍体鳞伤,也许会如愿以偿。

    黎红这样的人,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一个跟她有心灵交集的人,也许会等到那个人,也许一辈子都等不到,不管能不能等到那个人,她都不会向命运妥协,不会低头。

    这就是黎红作为沪市女人的精致之处,有原则性,还有对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不妥协,不将就。

    她们也许会坐在咖啡厅喝着热咖啡,望着外面匆匆忙忙的人群,好像在这座都市里,仿佛又游离于都市之外。

    喜欢重生之财源滚滚请()重生之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