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大雪满弓刀

作品:《明左

    世人皆知辽东苦寒。

    那么辽东以北呢?

    狂野的西北风仿佛裹挟着无数冤魂席卷而来,天地瞬间为之一凉,生灵为之瑟瑟。

    当狂暴终于过去,人们走出室外,才赫然发现,大地变了颜色。

    初次见到这种景象的人,只觉得很美,进而能够迸发出无数壮美瑰丽的诗篇。

    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就只有悲伤。

    因为他们需要在这种天是蓝的、地是白的环境中,足足熬够六个月。

    能不能活下来……

    天知晓!

    于是受不了的人们就会拼了命南下。

    不管南边的人欢不欢迎他们来,也不管南边的人厉害不厉害。

    死在南边的刀下,也总好过被这恐怖的天地吞没。

    于是本地的土着在闲聊中,总是会嘲讽那些千里迢迢跑来的汉人。

    抱着人世间最好的土地不守着,偏偏要跑到这地狱来受罪。

    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人?

    王二柱不知道本地土着的嘲笑,他过日子心安理得。

    军中的生活按部就班,也会让人不管做什么,都变成无意识的行为。

    早上七点,他已经吃完了早饭。

    足足放了四勺辣椒的胡辣汤,配上两张夹了羊肉的面饼进入肚子,可以长时间抵御寒冷。

    对于一个河南人来说,这就是最崇高的享受。

    他在极北之地,居然也能吃到。

    没办法,背后的帝国对于军人几乎是娇宠一般的护着。

    任何好的东西,都会堆砌在他们身上。

    做这个国家的军人,骄傲!

    即便战死,嘴角都是笑的。

    吃过了早饭,回到宿舍,和战友们说笑几句,王二柱开始穿戴装备。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要站岗。

    在这种地方的户外待两个小时,必须做好严密的防护。否则的话,没可能活着下来。

    他套上棉裤。

    配发的棉裤并不厚。

    厚了的话,作战会不灵活。

    可不厚的话,又会冻死人。

    于是后勤部的天才们就在棉裤的内侧,又仔细地缝制了一层带着毛的兽皮。

    不但如此,外面的军裤里衬也有一层绒毛,再大的寒风都不可能吹透。

    脚上是比砖头还要厚重的皮靴。

    这个绝对不敢省料,必须要用最好的皮子,必须要用最好的皮毛。

    穿在脚上,高高的靴帮里可以塞入裤脚,然后鞋带系紧,可以保证一双脚即便在野外一天也能有知觉。

    厚厚的军大衣套在外面,还要加上战术马甲。

    基本上这两件一穿上,就不会怕任何严寒了。

    头盔是制式装备,但平常站岗的时候,士兵们是不戴的。

    哪怕头盔里面有绒线头套,但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没事和铁器接触,并非明智之举。

    王二柱戴的是狗皮帽子。

    但实际上,这种帽子和狗皮一点关系都没有。纯棉制成,轻便、保暖,全方位的。

    不但如此,戴帽子之前还要扣上头套。

    头套之下,只会露出一双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全都包裹的严严实实,保证不会被冻掉。

    你以为眼睛会暴露在外吗?

    王二柱又掏出一副眼镜,茶色的镜片预示着这副眼镜没有度数。

    唯一的作用,就是预防亮的过份的白雪刺伤眼睛。

    凡是在辽东的军人,墨镜都是标配。

    普通士兵戴着的,是装备部的普通货色。有钱的,地位高的,会自己去买高档的。

    国防军军人很喜欢给自己的装备进行改造,意图用起来最舒服。

    只要不改造的被战友误会成敌人,上面根本不管。

    谁叫军人都是有钱人呢?

    为了自己的舒适和生命着想的改造,难道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吗?

    王二柱来到户外,走到最高处,把已经快要熬不住的战友换下来。

    目光所及,整个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活物。

    同时因为天地之间的颜色太单调,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将会十分枯燥。

    他又不能动,甚至不允许走神。

    这就需要极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住。

    不过今天的站岗似乎不会无聊了。

    遥远的西方,白洋一般的大地上,无数的黑点正在蹒跚而来。

    王二柱稍微意外,但并不紧张。

    回过神来,抓起身旁的小锤,砸在了铁片上。

    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富有节奏的敲击声,迅速通过精心布置的管线传递到了城堡的各处。

    响鼓不用重锤,示警也同样如此。

    在这种地方,不管做什么,节省体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在其他地方节省了体力,才能更好的杀敌。

    城堡中迅速喧闹起来,不大一会儿,各处岗位就站满了人。

    卫元峰爬到城堡的最高处,端起望远镜看着跋涉而来的喀尔喀蒙古人,嘴角满是笑意。

    这个新任北方战略集群第二方面军司令员还没有去上任。

    他需要在这个冬天,打退喀尔喀蒙古的进攻,守住龙源城。

    难度大吗?

    卫元峰觉着,凭借脚下的棱堡和一万五千名士兵,一点难度都没有。

    尽管喀尔喀蒙古来了近五万人马。

    在修筑龙源城的时候,国内派遣了大量的建筑专家过来。

    他们强硬地否决了传统的筑城方式,而改成修建这种许多人眼中新奇无比的棱堡。

    然而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所有人都对棱堡喜欢的不得了。

    帝国和葡萄牙、荷兰是坚固的盟友,加上打下了台湾和吕宋,掌握棱堡的建造技术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尤其是龙源城,更是添加了水泥和钢筋。

    蒙古人想要攻破这里……

    “战斗交给你们了。”

    龙源城内的主战兵力,分别是第十一师43团和治安54师。

    第43团团长丁向光看着城外狼狈不堪的蒙古人,立刻没有了兴趣,把作战的事情推给了治安54师。

    54师师长薛满仓高兴坏了,只说了一句。

    “你们的炮兵帮帮忙。”

    丁向光点点头,转头干别的去了。

    尽管丁向光只是一名上校,而薛满仓是少将,但没有人对于这样的场景有什么不满。

    只因为丁向光这个上校的肩章上是稻穗,而薛满仓的肩章上是栀子花。

    这就是野战部队军官和治安部队军官的区别。

    几乎所有的治安部队军官,做梦都希望在肩章上换成稻穗。

    顾志奇、崔孝一、车礼亮、瞿尔诚等人的传说,已经在全军当中广为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