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节 艺术竟相通

作品:《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

    说到唐代诗人,很多人都只知道李白和杜甫,却没多少人记得张若虚。

    而唐代另有一位诗人孟郊,也让言羽很关注。在言羽看来,孟郊名字里的‘郊’字,和张若虚的‘若虚’两字,以及孟浩然的‘浩然’两字,都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神游物外的超然之感。

    而且这个‘郊’字,也让言羽想起《诗经.硕鼠》里的一句诗: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

    言羽很喜欢孟郊写的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还有他的《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言羽很喜欢《劝学》中蕴含的深意,其实人的生命就是这样: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火也不冒。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并不代表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

    不过和名字里‘郊’所含的郊游之乐不符,孟郊其实是一个苦读的诗囚。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许这句诗正是孟郊求学苦读的真实写照。

    孟郊和贾岛,都以苦吟著名,“喜为穷苦之词”,所以金人元好问称其为“郊岛两诗囚”。

    中国历史上“推敲”两字的故事十分有趣,从中也可以看出诗囚钻研诗词为了一个字可以痴迷到何等程度。

    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想想又觉得敲字好,因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他仪仗队的第三节,于是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

    韩愈在马上驻停思索良久,然后对贾岛说:‘敲’字比较好.于是与贾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而后人把孟郊贾岛两位诗囚并称,有“郊寒岛瘦”之说。

    “寒”和“瘦”概括两位诗人的诗风。

    孟郊的诗多俊寒,即使是登科后,从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中也能略微体会到诗人心底隐存的寒意。

    而贾岛的诗多清瘦,“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幽静的环境中。

    “寒”与“瘦”本用描述温度天气与人的形容样貌,后人用了近于“移觉”的手法来概括他们诗文的特点,不仅形象生动,更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灵动与自然。

    就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杜甫借用木的干枯的意象来表现秋叶下落的萧瑟景象,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孟郊46岁那年进士及第,他按捺不住自己得意喜悦的心情,写了《登科后》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有些人经常在一起常常见面,大家头发都白了,却还似初相识的一样生疏,彼此并不真正了解;而有些人只在路上相见一面,停车下来,揭开车盖交谈,却似多年的老朋友一般亲切。

    所以由此言羽也相信,这世上定有一见钟情。

    其实只要能结交不同的朋友,进入不同的领域深入学习和体会,只要善于发现,总能发现世间大美,而且能发现大美相通。

    柯地裂也是在和言羽和高辉的交往之中,领悟到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相通之处,后来从事旅游行业在国外旅游时,才能有很强的音乐美感和辨识度,也因此特别关注到巴洛克时期音乐与建筑的相通性,并因此打动了异国少女,邂逅了一段浪漫的爱情。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以前言羽一直以为,《春江花月夜》仅仅是一首诗而已。后来听了高辉演奏的钢琴曲《春江花月夜》,又听他解说,方才知道:

    其实中华古韵,早有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而《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古曲,正是十大名曲之一,也是琵琶文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文曲一般曲调比较优美舒缓抒情,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等等,如春江花月夜。武曲一般比较激烈,力度比较大,有很多扫弦,例如表现战争场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等。在民间相传历程中,《春江花月夜》多次变换曲名,有称为《夕阳箫鼓》的,也有称为《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的。

    而动人的音乐,也有着文字无法表达的魅力。比如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民族器乐家柳尧章根据传统琵琶曲改编并易名的一首乐曲,乐曲表现夕阳西下时人们在箫鼓伴奏下轻歌曼舞和摇归舟的动人景象。

    乐曲就超越了文字描述的想象,达到了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表现境地,其曲调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令人沉醉。优美的旋律让人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连轴的月夜图,这幅图画不是无声的,画面物象也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音乐不断呈现,犹如一幅有声有色的流动的活体山水图。

    而当代作曲家黎英海的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又以西洋键盘乐器所特有的韵味,给这首千古绝唱平添了几许时代的文化风情。

    高辉给大家演奏的,正是此曲,还可以配合诗句朗诵,余音袅袅,美不胜收,听得大家呆立当场,如痴如醉。

    言羽在高辉的琴声中,第一次体会到了古时诗与乐的相通,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融入诗文和音乐的美好境界之中。

    高辉从小就是音乐天才,他的解说言羽根本就听不懂,似乎说整个钢琴曲的主题,由核心前两小节作五声音阶式自由模进和变化发展而构成,旋律线以平稳的波浪状迂迥下行,各乐句和各乐节之间的首尾,全部以同音相连,好象链子一样环环相扣(这种旋法专业叫“利差”,民间叫“连环扣”),更增加了旋律的平和与柔美。

    虽然少年时的言羽,根本听不懂高辉所说的专业词汇,不过高辉无比美妙的钢琴曲,却从小留在了他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