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何得识天机 六

作品:《黄巾张狂

    张角一番话,虽然并非慷慨激昂,却比别人慷慨激昂的演讲更有说服力。若非张狂两世为人,对张角虽然有敬意,却介于后世历史记载,无法像当世其他人那样崇拜他,又曾经经历过由生到死再复生的巨大思想冲击,只怕就把张角的话全盘接受了。

    ——这些信息,大半都应该是真的。只是,说到太平道的活动之时,所说的那些话语,怕是有些不尽不实?

    静静的听完“大贤良师”张角的这番介绍,张狂的心中亦喜亦悲。虽然他原来就曾经根据某些蛛丝马迹,猜测过“太平道”与“党人”之间的一些关联。可是当真相大白之后,张狂的唯一感慨,却是:

    ——政治,真的是只讲利益!

    见张狂低头不语,显然是在思索某些问题,张角停下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

    “吾黄巾义士虽多,却也不能与整个天下对抗。如今,兖、豫、司、徐各州同志相继牺牲,吾冀州虽然暂时胜利,却也孤木难支。无忌,你既然被老仙指点,当有思路,应对未来的战局?”

    张狂开口想说话,可是嗓子却格外的干涩,只得轻轻的咳了一声,清理一下喉咙。在祛除了不少紧张情绪以后,张狂一字一顿的说道:

    “嗯,南华老仙身为道家先贤,自然不愿看到我道门遭遇灭话间,张角拿出一叠竹简,递到张狂面前,让他辨识。

    在狐疑之间,一个个人名,蹦入张狂眼中。有的听说过,有的很陌生,有的却是大名鼎鼎!

    张举、张纯、阎忠、边章、韩遂、1张衡……

    在后世的《三国演义》中,张角所列举的这些人里,以韩遂的名气最大,为西凉乱军首领,割据凉州数十年。至于阎忠、张举、张纯三人,张狂也隐约在哪部三国类穿越小说中看到过。只恨他当时在网上读书纯属消遣,不曾仔细研究。要不然,若是能够对三国历史知道得详细些,对张狂以后的发展,自是大有好处。

    至于张衡嘛,张狂印象里,有个著名的汉代科学家,就是这个名字。莫非这位著名科学家改行了,不研究科学,研究政治去了?

    还有边章,对一个穿越者来说,有谁认识他吗?

    “张举、张纯二人,为幽州名士,负责联络乌桓、鲜卑等东胡部落,相机起事。”

    “阎忠享誉凉州,联络凉州羌胡,相机起事。边章韩遂二人,奔走于西凉和雒阳之间,联络有志之士,共谋大计。”

    “张衡为蜀中‘五斗米道’道主2,已经与吾约定,不日亦将起事……”

    “只要吾黄巾军大军坚持奋战,吸引汉室目光,这些士人同志3,必将抓住机会,纷纷起义。北有乌桓、鲜卑,西有凉州羌胡,西南有汉中米道,而吾之师兄于吉,在南方也多有徒众,若是汉室颓废,自当乘势而起。届时,汉室面临四面楚歌之势,还能存在于世间否?”

    这一番话下来,说得张狂是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他的思路,自然不能与土生土长的的一代智者相比。

    张狂能够根据后世的各种书籍、游戏和论坛,知道未来局势发展的大势,却不可能深入了解到,整个煌煌大汉,内部到底有多少心怀不满的士人和党人。

    ——没想到,堂堂大汉,居然有如此多的士人,在心中暗藏不满?

    但是,马上的,张狂又反应过来一件事。

    ——刚才提到的那些家伙,现在不是还没有造反吗?

    也就是说,来自汉室的压力,目前依然只会被施加到黄巾军的身上啊!

    “大伯父,这些士人固然对汉室极为不满,可是现如今,他们对我太平道当前的局势,可有何具体的裨益?”

    张角心中暗赞一声,不由得坚定了原本已经做出的某个决定。他继续对张狂解释道:

    “既然有如此多的同志,当然会对汉室,形成更大威胁。只要吾等将战事坚持下去,等到诸君分头起事,必然可决定天下大事!”

    ps:1边章、韩遂,此时本名边允、韩约。后来因为造反,被汉室通缉,所以改名。文中略过此节,书友勿怪。

    2在汉朝,有两位出名的张衡。

    其中一位,是声名响亮的科学家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造过地动仪和浑天仪,写过《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人称“科圣”。

    另一位,则是东汉末年道教派系·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第二代天师【称嗣师】。字灵真,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张良之后,“天师”张道陵长子,张鲁、张卫、张愧之父。

    3“同志”一词,出自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在我国古代,指志同道合的人。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诸位不可想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