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三英战吕布 四

作品:《黄巾张狂

    太史慈的箭,突然从中间“啪”的断开。没了尾翼拖累的箭头,仿佛摆脱了沉重的束缚,一瞬间,速度居然加快了一倍!

    “观海射鱼术”之“缓急箭”!

    青州的东莱本在海边。自从远古的商、周时期起,便有一些渔人,为了猎取海中的大鱼,用于果腹,居然成功的创造出以弓箭射击海中大鱼的箭术。

    水中的阻力,比之空中,大有不同。能够在陆地上射出百步的强弓,在水中却射不出十步。所以,如果大鱼所在的水域稍微深一些,渔人们就拿它们无可奈何。

    为了射鱼谋生,经过千百年的探索,有大能者,在“观海射鱼术”之中,添加了一种奇妙的“缓急箭”技巧。

    所谓“缓急箭”,指的是当射出的箭,由空中进入水中时,箭杆从中断裂,将箭杆后部的力道,全数叠加在箭头上的一种射术。由于此箭一开始速度较慢,可是在进入水下的那一刻,却可以得到一个突然的加速,故而得名“缓急箭”。

    箭法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当今世上,能够射出这样一箭的人,绝不超过四人。太史慈若不是两年前得到了张狂的“点化”,达至箭术大成的境界,绝无可能在二十出头的年龄,就掌握到这门绝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一支“缓急箭”,吕布全神贯注,挥出了一拳。

    这一拳,是吕布的最后手段。其他所有的应对,在此刻,完全来不及施展。

    拳头,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武器。但是若非别无长物,很少有人喜欢直接使用拳头战斗。吕布精通戟法,箭法高超,剑术也很不错。可是使用拳头的经历,却仅限于区区几次在酒馆中与泼皮的斗殴。

    好在吕布这一拳出手,并不要求具有多大的威力。

    “缓急箭”对人的最大威胁,就在于让人措手不及。其实要论起杀伤力,这支没有了尾翼的箭头,在三十步开外,怕是连一层薄皮甲,都穿不透。

    因此,如果不是双方进行比箭,如“观海射鱼术”之“缓急箭”,“夷弓变线术”之“回旋箭”这样花哨的箭技,根本不会被太史慈使用到战场上。

    原因无他,杀伤力太差尔。

    所以,吕布一拳,轻松的将那令人措不及防的一箭,格飞到一旁。

    三箭射完,两名当世的完这话,不待张狂接着开口,赵云双腿一夹,战马轻嘶一声,对着不远处的吕布,就冲了出去。

    “常山赵云,前来领教!”

    看着英武非凡的赵云策马而出,即使以吕布的狂傲,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惊讶。

    ——太行军中,猛将居然如此之多?

    ——太行军中,猛将居然如此年轻?

    吕布今年三十二岁,正是一名武将一生中,武力最为辉煌的高峰时节。

    但是,刚才所遭遇到的对手,尽是些年纪不足三十的年轻人。尤其是太史慈和眼前的赵云,看起来,不过二十上下。吕布自恃,自己在二十出头的时候,箭术可是明显比不上目前的太史慈的。

    至于眼前这个赵云,看他在勇武如同关羽都被击败的时候,依然敢于上前迎战,吕布就知道,此人至少又是一个“万人敌”。

    ——难道,太平道居然有什么仙丹神药,能够让人的武力,大幅度的提高吗?

    吕布固然长期在匈奴人的地盘附近厮混,却并不是一个土包子。在少年时期,吕布也曾经在司隶和凉州游学过一阵子,对大汉各地武人的实力,多多少少有所认识。

    俗话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几十年以来,大汉第一流的猛将,多出自关西地区。

    吕布是万万料想不到,在武风明显不如关西的雍、凉、并诸州强悍的关东,不知什么时候,居然一下子拥有了如此多的超级猛将?

    虽然心中嘀咕,但是在表面上,吕布却是绝不会输阵的。

    “有什么本事,都用出来!”

    吕布提起方天戟,对着赵云一指。

    如此倨傲的态度,正处于年轻气盛时期的赵云,自然不会觉得满意。

    “看枪!”

    赵云一扬长枪,便策马向吕布冲去。吕布微微一声冷笑,同样迎上前去。

    虽然两人距离不远,无法让双方冲刺的速度加到极限。但是,第一回合的交手,依然让观战的将士们目不暇接,心情紧张无比。

    赵云的枪尖,在空气中划过的轨迹,虽然可以被观战者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到下一刻,赵云的枪,将会出现在何处。

    ——蛇影枪!

    吕布的长戟,却不受胯下战马的颠簸起伏,始终不动一下。犹如定海神针,面对汹涌的波涛,依然笑看风云,我行我素。

    但是,吕布的戟,一旦动起来,势必给人一种泰山压顶,无可阻挡的威势!

    ——定神戟!

    枪对戟,“白马神枪”赵云对上“无双飞将”吕布,结局又将如何?

    ps:感谢“跑步去拉萨”书友的勉励。本书已经写到后一卷了,太监的可能性不大,最多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