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指点师侄

作品:《帝少宠妻成瘾

    \的那颗朱砂痣;剜出来舍不得,留在心上,一触即又感觉。或温情,或柔情,或疼痛,或心动。”

    这是他做过的情话中,最多的一次。

    楚茯苓莞尔一笑,主动吻了吻他的薄唇,“此生,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好。”左秦川猛然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旖旎来的汹涌澎湃,让人欲罢不能。

    一番折腾下来,已是晌午。

    左秦川起身下楼,端来两人的午餐,放在床头柜上;伸手将她扶起来,靠在床头,“你别动,刚沐浴完,体温还没有调节过来;这时候出来,准得受凉。”

    “哪有那么娇弱?”楚茯苓嗔了他一眼,从被子里爬出来。

    左秦川赶紧招来一张小型的桌子,放在床上,又将饭菜端上去,“慢点,披件衣服。”说着,便起身,从衣柜里找出一套裙装给她。

    楚茯苓起身,旁若无人的穿戴好,全然不理会欲望已经抬头的某人。

    穿戴好,随意扒拉了一下凌乱的情丝;抬眸间,见他定定的望着她,那饥渴的眼神,让她面上笑容一讪,“别望着,赶紧吃;吃完还得应付正一派的人,看着吧!他们今天准得来。”

    左秦川全身僵硬,侧身坐在床上,执起筷子;夹了她爱吃的青菜,青菜里的荤腥都被他解决了。

    一顿饭下来,左秦川身上的欲望,慢慢平息下来。

    左秦川收拾着碗筷,一边交代着,“别这样出去,身体再好,也不能这么不注意;衣柜里有提前准备好的外套,你今天穿的是淡绿色裙子。套一件明黄色小外套,既亮眼,又好看。”

    “知道了,啰啰嗦嗦的,越来越八婆了。”楚茯苓嘴上抱怨着,嘴角却不由自主的上扬,彰显着她此刻的美好心情。

    左秦川无奈的看了她一眼,端着托盘,走出房间。

    楚茯苓下床,道衣柜里找了意见明黄色的小外套穿在身上;紧随其后,两人前后下楼。

    大厅内,寂静无声。

    “今天怎么这么清静?往常这时候,不是都坐满了人吗?”楚茯苓颇为奇怪,连连看了好几眼空无一人的餐桌。

    左秦川迈下最后一个台阶,回头道:“师叔们知道你累了,不让孩子们打搅你,在我下来拿午餐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们去别的地方了。”

    楚茯苓略微有些不自在,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被人摆在明面上说。

    左秦川却是个厚脸皮的,“茯苓,师叔他们都是理解的。”说完,旋身离开。

    楚茯苓望着他潇洒离开的背影,眨了眨眼;她,这是被调戏的节奏?

    片刻后,回过神来的楚茯苓,走下台阶,出了大厅。

    大厅外与大厅内,就是两个世界。

    大厅外热闹非凡,弟子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正在相互切磋,交流着奇门术数,彼此有彼此的见解。

    有些弟子甚至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楚茯苓眼底划过笑意,走到最近的五名弟子身旁,“在旁边看你们有一会儿了,争得面红耳赤的,有没有得出结论来?”

    “楚掌门。”站在旁边的两名归一门弟子猛地从地上起身,恭敬地拱手抱拳,“弟子们讨论的太入神,不知楚掌门在旁边;还请楚掌门见谅。”

    楚茯苓摆摆手,“行了,看你穿着,咱们就差了一辈;别掌门掌门的叫,私底下叫我一声师叔就行。”自从接任天星门掌门之位后,走哪儿都是叫‘楚掌门’的;很少会有弟子叫她一声师叔。

    两名面上一派严肃之色,义正言辞的说道:“这.......这不合乎规矩,您是天星门的掌门;我们自然得叫您一声楚掌门,叫师叔,我们也没那么大的脸。”

    “就在私底下叫叫,没事;你们师傅不会说你的,若是你们师傅说你们,就说是我叫你们这么叫的。”楚茯苓笑着看向两名弟子,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是许多人都无法做到的。

    两名弟子面上一喜,“是,楚师叔。”

    楚茯苓满意的点点头,“对了,你们在讨论什么?看你们争论的非常厉害。”

    穿着一身黑色练功服的天星门弟子,从地上起身,抱拳行礼,“楚师叔,您怎么来啦?左师叔呢?”

    两人一贯都是梦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固然一个人出现,着实让他不太习惯。

    楚茯苓拍了拍他的头,“你是龙师兄门下的弟子,席继明席师侄吧?”

    “是的,师叔。”席继明笑呵呵的应着,一看就是个傻小子。

    楚茯苓在他头上揉了两把,“真是个乖孩子,来,告诉师叔;你们在讨论什么。”

    席继明摸摸被揉的头顶,傻呵呵的乐着,“师叔,我们讨论一些在您看来十分小的问题;只是,我们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一时之间争持不下。”

    楚茯苓颔首表示理解,“既然是探讨,自然该如此。”

    席继明嘿嘿傻笑,“楚师叔,我师傅一直说您比他还厉害;您能指点我们一下吗?”

    “指点谈不上,互相学习吧!你和我说说你们的见解,我再说说我的见解,你们听一下,觉得可一采用就采用;认为不可,那就当耳旁风吹过了。”楚茯苓笑的一派温柔柔软。

    席继明呆呆的望着她,“师叔,您可真好;我师傅都不耐烦教我,每次都是把该教的交给我,让我自己学习。”

    “呵呵......这可不能怪你师傅,当年你师祖就是这么教你师傅的;你师傅自然也会这么教你,不过,这样的教好是很有好处的。不说大方面,就说你自身的心性就能得到历练。”她不是为师兄辩解什么,而是事实如此,至少在毅力和坚韧、耐心上;能得到很好的磨砺。

    因材施教,是每个师傅都想做到的;可也不是每个师傅都能做到的,“俗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靠各人。”

    “我明白,谢谢师傅指点。”席继明憨厚的笑着。

    “不用谢我,好好和你师傅学才是正事。”楚茯苓对这个第二次近距离接触的师侄很有好感,人憨厚,但是不傻,一点即透。

    席继明连连点着下巴,“嗯,我回的。”

    “来,和我说说你们在讨论。”楚茯苓若有似无的看了看地上画的几个形状,都是有些像颠倒八卦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