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这是轴心郡与协约郡的战争 五

作品:《小人物的英杰传

    “张师傅,您看我们用那煤炭能否将这林虑的铁矿炼制成上品的钢锭。”

    李书实神态恭谨的看着身旁的一个老头子,而他的身旁,则是新任的河内太守黄忠。他们现在的工作是跟随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探矿人和铸造师对河内的矿藏进行探查。

    当然,再好的探矿师也绝对比不上坐在那边野炊的一票软妹纸当中的一只,毕竟比起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其他各项本能基本以及退化到了一个相当地步的人类,动物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有着本能的喜好,通过与它们的交流很容易通过它们的感受从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只不过这种能力实在是有些bt过头了点,所以为了加以掩饰,李书实还是要找些精于探矿的家伙,至于那些探矿师们崇拜的眼光,李书实只能脸红的接受了。

    因为,他不得不跟随着那些专业人员一起东跑西颠,即使美味的野炊向他招手也只能忍痛割爱。果然该说想要有回报就必须有付出么?只是这代价也太大了点啊!

    还我可爱的萌妹纸们,还我美味的野炊啊!可怜的孩纸你们伤不起啊!!!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探讨,李书实最终“勉为其难”的决定接受董卓抛出的诱饵,做那条愿者上钩的鱼。虽然这样做就等于站在了关东诸侯乃至于他们背后的士族的对立面,但是谁让李书实是个穿越者呢。齐心合力的关东诸侯确实让人有种无法匹敌的感觉,但是关东诸侯们的心思一样么?或者说他们的心会一直这样齐么?

    答案显而易见。

    更何况关东诸侯们的主要对手依然还是董卓,自己所起到的作用最多只不过是牵制,只要自己不脑子发热猪突猛进妄图凭一己之力拿下整个河北地区,那么他与关东诸侯见便始终都有一个缓冲地带。就好像一战中的面条国,说不定什么时候将身上的外衣撕去投入原本敌人的怀抱。更不要说等到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候,李书实就更加的安全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也并不能彻底放松,因为河内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战略的角度都是关东联军必须分心去争夺的地方。这不,距离河内不远的魏郡不就驻守着一支部队么,而且这支部队的主将还是李书实的熟人,河北四庭柱中的两位——颜良和文丑。

    当然,如果仅仅是那两只家伙的话李书实也不害怕,还有身为晋阳令的张辽这员猛将,必要的时候也能够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让李书实完全不必担心。

    实际上如果仅仅是为了防御袁绍军的进攻,李书实只要任命一名上将再辅以几只参谋人员其实就能应付,更别说新任的河内太守黄忠本身就是一个狠角色。所以说李书实来到河内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关东诸侯联军的进攻,即使对方实力并不弱。

    李书实来到河内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整合这片新到手的土地。

    是的,别看河内和河东加起来地方并不算很大,但是需要解决的事情却是不少,而且很多事情没有李书实亲自出面主持还真就很麻烦,所以想要偷懒暂时是不可能滴。

    所有问题中最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三个:帮助两位新太守确立地位并熟悉工作;解决已经逐渐显现的小钱危机以及接触并确定对两河地区豪强采取怎样态度和行动。

    其实这几件事归根结底总结起来还是一件事,那就是李书实手下大多都是一些擅长征战的武人,虽然其中不乏文武兼资之辈,但可惜的是还是以武为主,在这个寒门的教育条件比较匮乏的时代年纪轻轻又能积攒多少知识呢?更别说行政管理这样的经验。

    可以说只此一项,能够成为两千石官员的选择范围便直接缩小大半,所余者也不过是太史慈、曹纯、黄忠等寥寥数人。不过即使是这样,两千石的诱惑依然让李书实的那些手下们蠢蠢欲动,除了少数如同吕布这样宁愿待在军营里也不愿意面对那些公文的奇葩存在,大部分都对李书实表达了希望成为两河太守之一并会努力工作的决心。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到底不是世界的错也不是时辰的错,而是李书实的错。

    是啊,一只笨蛋依靠一票手下都能干的有声有色,这自然会让其他人产生一种“啊,我这么努力的孩纸一定会做的比他好”的感觉。相信这一定是错觉吧,是错觉没错吧。

    好吧,不提李书实从贾诩那里知道真相后orz的杯具模样,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被李书实任命为太守的黄忠和张绣做的不够好的话,想必即使大家都纯洁的如同张小花一样不会向李书实进谗什么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流言恐怕也会应运而生。

    这不但会影响队伍内部的团结姓,而且更会影响李书实这个任命者的威信。

    虽然不能说李书实的能力就比黄忠、张绣强到哪里,但是好歹他有些经验,而且也只有他能够指使的动贾诩、阎忠这样的老狐狸帮忙出谋划策,这才是李书实的最大优势。

    说起来如果不是阎忠要退休不想再太过劳累的话,原本河东太守交给他是最适合的,可惜,现在只能交给张绣。毕竟现在李书实的阵容中只有他和华雄与西凉军的关系最为紧密,华雄李书实拿不准他的想法,而张绣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这样也算是对西凉军的一种表示。

    如果说太守的问题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解决的话,那么小钱泛滥的问题就可以称得上是燃眉之急了。

    不得不说,董卓的执行力确实不凡,李书实这边刚得到消息没多久,那边就已经开始全面推行了。虽然因为蔓延速度的问题以及各路诸侯因为各种理由的抵抗,小钱并没能在司隶和凉州之外的地方流通起来,即使偶有发现也无伤大雅。

    可惜两河地区恰恰属于司隶,尤其是这两地董卓都将要交给李书实,所以他完全不介意利用各种手段用小钱强制收购了大量的军需物资,然后将这个烂摊子扔给了李书实这个继任者。

    反正这里不是我的地盘,杀鸡取卵什么的又算什么?就好像苏联红军经过后的天朝东北一般。董卓的西凉军估计和那群约等于蝗虫的家伙没啥区别,而且李书实相信未来董卓绝对不会像那些蝗虫一样提供更多的援建资金。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全靠并州军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