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安置难民 下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魏叔琬从尚书省离开后便去了工部,有工部的的一个郎中接待了魏叔琬,因为有尚书省的行文,工部很快就抽调了三百多个工匠叫给魏叔琬带走,魏叔琬带着工匠回到长安县后,主簿刘金山已经把青壮妇孺都统计好了数目,魏叔琬又找来长史李文举,又拿来长安县的地图,看看都在何处建立村庄、安置灾民。这个李文举倒是一个典型的书生,对长安城外的事一点都不知道,只知道些之、乎、者、也,根本指望不上他,另一个主簿窦义更是唯唯诺诺,还就是刘金山能做些事情,但能力也不行,魏叔琬十分怀念渭南县的主簿李富贵,要是他在自己就有个好帮手了,只好自己先选了十二个合适的地方建立村庄,把工匠和青壮先分为十二组,先建立十二个村子再说,然后行文吏部,要求把渭南县主簿李富贵调到长安县任主簿,吏部倒是十分配合,毕竟安置灾民十分重要,整个朝廷都在看着呢。

    两天后,原渭南县主簿李富贵就来到长安县衙,魏叔琬知道后马上接见了李富贵,李富贵平民出身,又没什么后台,不然也不会一直在渭南县当主簿了,而且几年都没有动过。所以对于这次升官还是十分高兴的,又是来到长安城这个大唐最繁华的地方,一间魏叔琬马上见礼十分激动的说道:‘属下见过大人,谢过大人提携’。

    魏叔琬说道:‘这次掉你前来长安,主要的工作就是安置难民,我计划在长安城西新建几十个村庄,朝廷也已经同意了,先期工作已经做了一些,正好你来了很快,剩下的就由你负责,本官鼎力支持,并且把已经选好的十几个地方告诉李富贵’,并叫来刘金山让他全力配合。

    李富贵点头应是,对魏叔琬说道:‘大人,属下打算先在长安县内看一看,然后在为村庄选择位置’。魏叔琬点头后,李富贵便带着刘金山去办公去了。

    两天以后,李富贵前来像魏叔琬汇报:‘大人,属下已经选好五十三个地方,附近都有些荒地,属下打算把那十二组人拆开,平均分配到各个新村庄,而且打算把所人都分配好,青壮也全都安排到自己的村子干活,毕竟建设自己的家园更有动力,而且属下想把几个技术好的工匠单独编成一组,负责指导村庄的建造。’

    魏叔琬一听确实如此,建造自己的家园肯定会更加卖力,于是三百多工匠分到六十几个村庄,并且提前把五万人丁编为一万一千户,分配到各个村庄。这样工程进度果然快了不少,很多人都是连夜建造,毕竟是建立自己的家园。虽然都是些泥土房,但有安身的地方就很好了。

    由于有了李富贵这个帮手,魏叔琬也轻松不少,不用在经常关注难民的事情,毕竟长安县令的事情不少,每天还要上朝参政,处理俗物,长安县毕竟是个大县,仅仅长安城就有八万户,人口五六十万,每天的琐事不少,魏叔琬由于原身在长安城生活了几年,虽然性格木讷,但对于长安城内的情况也不算陌生。长安城始建于隋朝,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主要是皇城和各个衙门以及勋贵大臣住的地方,并把长安城分开,东西两个方向就是商业区,离内城很近,也是有名的东西两市,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

    魏叔琬身为长安县令,当然要对长安城进一步了解,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长安城的每一处角落,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魏叔琬一边安置难民,一边观察百姓们的生活,在这期间,果然发现了很多勋贵子弟惹是生非,又有些泼皮无赖欺压百姓,魏叔琬见到不平的事情也没插手,毕竟这些无赖犯得事情太小,衙门即使抓人也就是关进大牢里几天,过一段时间还要放出来。想要治理这些事情也很容易,魏叔琬来自后世,自然知道有一个方法叫做劳动改造,魏叔琬打算逐步改造长安城的外城,而且长安城的卫生也不是很好,正好把这些泼皮无赖废物利用。而对于那些纨绔子弟魏叔琬也有办法,只要自己占住道理,到时候谁的面子也不卖,而且长孙无忌举荐自己担任长安县令恐怕目的也是如此,自己要是什么都不敢管,对自己和父亲魏徵的名声影响很大,李二帝下也会有看法,要是管了恐怕得罪的勋贵就多了,反正自己的父亲是魏徵,而自己也打算走孤臣的路子,不怕得罪人,在这点上怕是长孙无忌要想错了,历史上的孤臣虽然不结党营私,但皇帝一般都会重用,而且一般都会得到善终。

    贞观二年十一月初,长安城西的的村庄已经建好了,绥州的难民都安置妥当,李富贵又来和魏叔琬商议下,打算开始开垦荒地,打算把长安县的荒地都开肯出来,用老办法组织青壮统一开垦,而长安县的人手充足,钱财也比较富裕,做起来更是省心省力。魏叔琬同意后李富贵就带着人去做了,绥州的难民安置妥当后,期间也并没有发生什么乱子,魏叔琬现在彻底放下心来,等今年荒地开垦完毕之后,难民有了生计就彻底安稳下来了。

    魏叔琬自从担任长安县令一来,就已经搬出郑国公府,一直住在自己的宅院,每天都有丫鬟伺候着,小日子过得倒是比在郑国公府舒服,等到难民安置妥当后,开垦荒地的事情也交给了李富贵,闲下来的魏叔琬就打算好好整治下长安城的治安和卫生,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魏叔琬还没烧呢,这一天魏叔琬在县衙召集了县尉、巡检、典狱、文书以及捕头,告知他们,从今天开始,只要有当街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一律抓起来关进大牢,不管他是何人,任何人若敢徇私,本官决不轻饶,这件事有县尉负总责,你们出了问题,本官就找谁,各个巡检负责自己的区域,那个地方只负责抓人,其余的一切不管。然后就让他们去巡视去了,又告知典狱,把犯人的名单叫到县内一份,从今天起,放人需要衙门的文书,否则少了一个人贩自己都要追究他的责任。典狱点头说道:‘属下遵命,回去就把犯人名单重新录入一份交给大人’。然后魏叔琬局让他离开了,魏叔琬又专门找了两个文书,拿出一份公告给他们后说道:‘这是本县写的公告,从今天起,你们就按照这个办理,并把它贴到县衙门口,要是有什么不在这份公告上的情况,你们就来禀报本县’。

    两个文书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的是长安城管理条例,里面记录了打架斗殴的、敲诈勒索的、以及一些小问题分别关入大牢多久并进行劳动改造,或者拿钱赎人,赎人的数目巨大,劳动改造的时间也不短,两个文书对视了一眼,反正出了事情也是大人承担,让怎么做就这么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