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治理长安 下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贞观二年十二月末期,以接近年关,长安城外每个城门处都贴了一份长安县衙的告示,看过了告示上的写的内容后,每个人都惊奇不已,竟然还有这种事,衙门连人还有牲畜的大小便都管了,不过倒是没有人敢无视长安县衙的告示,毕竟之前敢无视长安县衙告示的人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由于已经接近年关,所以出入长安城的人更多了,不过现在每个城门口倒是有了些变化,多出了四个人守着,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发放袋子,看到有牵着牲畜进城的人便发了一个过去,让其给牲畜戴好后才允许进城,而另外两人则是把城内出来牵着牲畜的人领到附近一个地方,倒掉粪便后,在把袋子拿回来放到城门处,这些粪便每天都有城外的农民来拉倒自己田地里。

    而在城内,许许多多的茅厕已经建好,每条大街个几里路就有一个,而大街上则是有巡检的兵丁在巡查和打扫卫生,发现有人随意大小便,开始的两天是警告,第三天就开始罚钱,没有钱的人就要服一天劳役,一时之间长安城里马上就整洁了许多,倒是让很多人耳目一新,有些人一开始倒是不适应,可是被罚钱了一次马上就适应了,现在还真没人敢于长安县衙的人叫板,你只要敢于闹事,魏叔琬收拾你绝没二话,这也让长安县的衙役、巡检兵丁们扬眉吐气了。

    魏叔琬又一次带着小厮王二,微服走在大街上,看着这一切感觉到是不错,王善缘倒是个人才,动作迅速不说,还把自己交代的事情完成很好,自己都没想到让巡查的人负责打扫卫生,他却想到而且马上就开始做了,倒是出乎了自己意料。来到南城的一间茶楼,魏叔琬带着王二落座后,让伙计上了一壶碧螺春,又要了两盘点心,听着茶楼的百姓吹牛、打趣、闲聊,从这里就可以了解道一些民情。看看都有什么让百姓感兴趣的话题,这是就听到一个中年人说道:‘咱们这个长安县令倒是个好官,又为咱们老百姓修了排水沟,现在衙门里什么不法事都管,街面上的泼皮无赖也基本没有了,倒是让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啊’。又有一个人说道:‘那倒是,以前的那个牛二,多么横的一个人,现在不还是乖乖的去做劳役了,前天我还看到他在那清洁茅厕呢,看他这回还怎么横’,说着便一顿大笑。

    在茶楼上坐一会后,魏叔琬便离开了,一边走一般问王二说道:‘你感觉这长安城还有什么本官需要做的么’。

    王二回答说道:‘大人已经做的很好了,比以前的几个县令都强,如今长安城内治安良好,这已经很难得了,大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魏叔琬带着王二回到县衙,感觉突然闲了起来,又一想年关将近,就这样保持平安就好,突然又想到一件事,今年元宵节的时候,朝廷已经通知了县衙长安城会解除宵禁,组织元宵灯会。之前由于李二帝下刚刚登基,而后又有很多事情发生,所以前两年都没有组织元宵灯会,今年情况好了些才允许的,估计很多商家都会组织灯会,会不会发生一些火灾,虽然不一定出什么大事,但自己还是准备一下好,毕竟防火救灾虽说都是金吾卫的事情,但在长安城内,长安县衙也应该有一些准备才是,以防万一才行。

    于是魏叔琬又叫来王善缘,打算继续让他负责此事,魏叔琬打算在每个茅厕附近准备些水桶,万一何处有了火灾,也好就近就可以取水,毕竟长安内的水井就那么多,而很多百姓都是从城外渭水河取水的,等王善缘到了后,魏叔琬把事情一说,王善缘变理解了,而且王善缘补充道:‘大人,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告诉一些商家,让他们也准备些水源,毕竟这也不全是衙门的事,最好还和金吾卫一起做’。

    魏叔琬说道:‘金吾卫怎么做本县也管不着,倒是可以让商家做些准备,最好每个一里地便准备一个大水桶,在元宵节之前准备好就可以,不行的话,县衙在拿出些钱来购置水桶,商家只要按照县衙的吩咐把水桶保存好便可’。

    王善缘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属下马上去办,保证在年前就办完此事,让大人也好过个安静年,省的为衙门衙门这点小事烦心’,说完王善缘便离开了,魏叔琬感觉很高兴,果然有个好助手就是好啊,什么事自己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费心费力。王善缘做事确实迅速,仅仅五天后,也就是二十七那天便来向魏叔琬回禀:‘大人,属下已按照你的吩咐做了,一共准备了六千只大水桶,并且已经全都装满了水,分别安置在茅房附近,一些主要街道上的商铺也已经通知完毕,但是很多商家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不怎么配合,属下一时半会也不好办,尤其是东市,有很多权贵家的商铺在那,他们很不配合的,一些商家便也跟着不配合县衙的行动,属下对此也毫无办法’。

    魏叔琬说:‘那就算了,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也不一定会出事,只不过我习惯什么都提前做些准备而已,你也下去谢谢把,马上就过年了,好好准备准备,也好和家人过个舒服年’。

    到了二十九这天,魏叔琬把所有官员都叫到一起,加上自己在内有品级的官员一个二十人,按照后世的值班制度,安排一些领导值班,一共十五天假期,每人值守两天,大家抽签决定,每天两三个人值守,由于魏叔琬也参与此事,所以谁都没说什么,毕竟以前也有人值守,只不过都是小吏而已,一旦发生什么事,小吏就回通知在家的大人,现在只不过有个负责的人而已,一些小事就可以直接处理了,大事自然回去找府里魏叔琬,而且魏叔琬还准备了一只一百多人的应急队伍以防万一,都是家在长安县衙附近的人,有事很快就能找到。

    魏叔琬的运气不错,抽到了一个初七,一个十一,倒是长史李文举很倒霉,一个是大年三十,一个是正月十五,不又哀叹时运不济,其实这也是魏叔琬故意的,毕竟什么都有暗箱操作,那个箱子是特意找工匠做的。安排完值守人员后,魏叔琬给每个人发了些福利,衙役、巡检的兵丁、还有一些小吏,每个人都发了三贯钱,而有品级的官员就更多了,魏叔琬总共发出去六千贯钱,倒是让衙门里的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到了晚上魏叔琬变回了郑国公府,跟一家人一起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