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治天下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刘政会想了一会对魏叔琬说道:‘你这个条陈已经不是我们能做主的,这样吧,我们一起去见房相,先让他过目后再去禀报帝下,’然后就带着魏叔琬一起去了尚书省,等见到了房玄龄,让魏叔琬二人落座后,就见他笑着说道:‘二位一起来见老夫是有何大事发生么’。

    刘政会把手中的条陈递给房玄龄说道:‘房相先看看这个再说’然后就在一帮静坐不语。

    房玄龄看了一会就皱起眉头,看完之后就目光复杂的看着魏叔琬,然后说道:‘事关重大,我们一起去见帝下吧,毕竟此等大事还是要帝下做主的,’然后便带着二人一起去见李二帝下。

    不一会,三人便来到太极宫,见到了李二帝下,三人行完礼后,房玄龄便把魏叔琬的条陈递了上去,旁边的内侍接过来呈给李二帝下,李二帝下看完之后也久久不语,心里想着,之前大唐初建,为了收买人心,只要来投靠的一律封官,也因此很多前隋官员都投靠了大唐,而后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了安抚人心,登基之后对武德旧臣也没有罢免,只不过提拔了一些自己人上去,倒是造成了如今这副局面,而且之前官员办事推诿的事情李二帝下也心知肚明,此前贞观二年的旱灾,自己救灾、减免赋税的命令传下去,足足一个月才传达到长安县,要不是最后启用魏叔琬和李恪专门负责赈灾,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事情,李二帝下当时就有心整治,可当时并没有人提出来要整治官吏,毕竟这要得罪老多人了,而且旱灾过后突厥又再次入侵,大唐总是麻烦不断,没想到为了府库空虚的问题启用了魏叔琬,他竟然为了解决钱粮问题提出了这个办法,而且把需要裁剪的官员数量都计划好了,按照他的想法,大唐的官员要十去其七,而且把责任落实到人,难道他会不知道如此一来会得罪多少人,还有增加赋税的事情也要得罪很多权贵,毕竟这些行业的背后都是些权贵人物,估计大唐的满朝文武都要被他得罪便了,他就不怕最后自己有他来平息满朝大臣的怒火么,倒真是一心为公的好臣子啊,李二帝下越来越欣赏魏叔琬了。

    李二帝下不知道的是,魏叔琬早就从后世的历史上知道李二帝下的为人,知道他是个雄才大略皇帝,历史上没有比李二帝下更出色的皇帝了,而且为人宽厚,并不苛待功臣,而且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自己即便遭受到满朝文武的嫉恨也不用怕,哪怕一时受挫,只要自己在李二帝下心里是个能做事的人,李二帝下也会找机会让你复起,不然魏叔琬也不会写这个条陈,毕竟中国古代历史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比比皆是,魏叔琬也会怕的。之后李二帝下便让几个人离开了,说自己要考虑一下。

    时间马上到了五月初一,又是一个大朝会,不过这次朝会比较特别,满朝文武都知道了要裁减官员的事,不过都不知道怎么个裁减法,原来那日魏叔琬几人离开后,李二帝下又分别召见了长孙无忌,高士廉,魏徵等心腹重臣商议此事,并且征求他们的意见,虽然他们都不反对此事,但也都觉得一次性裁减七成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会引起朝野动荡,所以风声还是传了出去,可李二帝下还是下定了决心,为了治理好大唐,些许的风浪自己也并不怕,自己连杀兄囚父的事情都做了出来,要是不能把大唐治理的繁华富强,后世历史一定把自己比作隋炀帝了,要是把此事做好,自己北伐突厥,东征高丽的事情都可以提前实现。

    等到李二帝下上了朝,便把魏叔琬的条陈公布了出来,朝堂上立马喧哗了起来,朝臣们没想到动作会这么大,谁都有些亲朋故旧,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至反对,但李二帝下决心以下,谁也拦不住,最后让长孙无忌去执行,就按照去年的吏部考核结果作为标准,考核优秀的先行留下,其余的全部罢免,长孙无忌硬着头皮结果此事,毕竟他是吏部尚书,而且此事也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还好按照去年的考核标准执行,不然要是从新考核自己可就就吃不消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李二帝下散了朝离开后,百官的声音就打了起来,除了一些重臣外,其余的一个个对魏叔琬也怒目而视,魏叔琬确是不怕,你们还能上来打老子么,在百官怒视的目光中,魏叔琬先行离开了,回到了户部继续细致的对青楼、赌坊以及酒楼等十分赚钱的行业进行划分,以便增加赋税,想青楼以及赌坊这种黑暗行业赋税要增加的多些,而像酒楼这种地方就相对少些,还有一些商铺,像自己的一品堂那种利润很高的赋税也要加一些。

    在户部忙了一个上午,魏叔琬就打算去长安县衙看看,等到魏叔琬出来后,发现很多官员看着自己的目光不对,马上明白过来应该是早朝的情况传了过来,大家已经知道了朝廷要大批量裁减官员,而户部这样的官员也不少,魏叔琬很快就离开了,毕竟户部不是自己说了算,自己虽然是三把手,除了尚书和左侍郎外就属自己的职位最高,可还是有很多人的品级比自己高,要让他们骂一顿自己多屈啊。

    等来到长安县衙,发现很多官员也愤怒的看着自己,原来之前吏部的行文已经到了长安县,长孙无忌第一个便拿长安县衙开刀,反正事情是魏叔琬搞出来的,你自己先行裁撤吧。魏叔琬却不在乎,本来自己就看很多不干事的人不顺眼,按照吏部行文,长安县衙需要裁撤主簿两人,县尉一人,巡检无人,文书四人,大部分人都要裁撤掉,就连长史李文举也应为魏叔琬对他的不满,所以去年的考核也是中等,根本留不下。于是魏叔琬拿着吏部行文,首先找到李文举,第一个拿他开刀,直接告诉了他他被罢免了。

    之前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的时候安排的是李文举值班,虽然有魏叔琬在搞鬼,可李文举却根本没来,本来魏叔琬就对他不满意,现在他连值守都不做了,魏叔琬不收拾他收拾谁。李文举当时便吵闹不休,魏叔琬直接让衙役上前抢走他的官印,然后把他丢出去了,然后就是主簿窦义,窦义倒是没说什么,乖乖的交了官印就离开了,也没什么公务让他们交接,本来他们都属于闲人,之后倒是很顺利,其余属官们看到长史的下场,而主簿也没说什么,所以一个个都乖乖的交出官印离开了,最后只留下李富贵、刘金山、王善缘和两名巡检,两名文书,李富贵魏叔琬打算安排他做长史,至于刘金山就继续当他的主簿,县尉魏叔琬打算让王善缘担任,文书和巡检保持不便,就这样长安县衙第一个完成了朝廷裁减官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