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北伐之前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时间到了贞观四年五月底,魏叔琬都过情报了解到,关中地区这几个月没下几场雨,而从北方传来的消息,突厥那边也滴雨未下,魏叔琬感觉又是一个灾年,而且想到了李二帝下会不会因为北方大旱而提前北伐,于是决定自己还是要照做准备,于是找到军械司的主事,让他把生产民用物资的作坊分出一半来生产军械物资,民用作坊这边只要保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之后又找来商行主事刘保国,让他开始从南方收购粮食运输到北方囤积起来,并让魏东加大对突厥那边的情报收集。

    然后魏叔琬来到户部,安排人员去北方边关附近在修建十几个小型粮仓,此事本就是魏叔琬负责,而修建十几个小粮仓也不算大事,所以也就没告知刘政会,又安排人手提前收购粮食,并也派人去南方收购,然后通过商家运输回来,哪怕花费略高些也要做,等到了六月底,关中地区果然发生灾情,长安附近因为每年冬天都打井修渠,影响还不是很大,可远离长安的地方情况就不是很好了,秋收减产是一定的,另外魏东那边果然传来消息,北方突厥也因为发生旱灾,很多牲畜无法存活,所以魏东倒是接触一些小部落首领,倒是能购买些良马,不过他们都要求粮食交易,魏叔琬想了想决定还是去禀报李二帝下一下,自己私下做此事风险太大,毕竟要经过边关,自己兵部的官文是可以通过关防,单是粮食、马匹都目标太大,很多边关将领看到后都会禀报朝廷,而且估计此事李二帝下也会同意。

    等魏叔琬见到李二帝下一说此事,李二帝下果然同意,而且很欣喜,魏叔琬对于军队缺少马匹的情况不太了解,大唐现在根本没多少骑兵部队,很多人都是骑着骡子,就连一些军队低级将领都是如此,尽管走私的数目不会很多,但哪怕只是几百皮马也会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让魏叔琬大胆的去做,又问了问军械的情况,魏叔琬不敢隐瞒,只好把库存的情况告诉了李二帝下,这又是一个让李二帝下惊喜的消息,跟魏叔琬详细了解了一下情况后,想着要是早让魏叔琬去兵部,大唐军械的情况会不会好很多,然后就让魏叔琬离开了。

    魏叔琬回到兵部找到魏东和刘保国,让他们配合一下,一起走私马匹,速度要快,不要走漏风声,今天看着李二帝下了解军邂逅的表情,估计要是突厥旱灾严重的话,李二帝下一定会北伐,而且武器的库存也给了他一定信心,毕竟比之前的情况好了很多,等到北伐的时候,估计就不能做这些了,魏叔琬给两人开了公文,又写了条子让他们从一品堂拿钱,自己先垫上这些,等之后在跟兵部结算,魏叔琬打算在做些准备,魏东和刘保国领命之后就下去做了。

    之后到了七月底,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关中虽然下了几场小雨,很多地方也都修渠打井,可还是有些轻微旱情,而朝廷也从边关将领那里得到了突厥大旱的情况,李二帝下召集了心腹大臣商议此事,打算对突厥动兵,这次来的文臣武将很多,有十几人,魏叔琬虽然年轻而且地位不高,但他现在主持兵部事物,而且在李二帝下心里的位置很高,多以也被找来一起商议,也是从此时开始,魏叔琬走进了大唐的权力核心,等人都到齐了,李二帝下把情况一说,武将那里一边倒的要求北伐,利用此良机把颉利打垮。

    而文臣这边也很赞同,只有房玄龄和魏叔琬没有开口,他是宰相,思考的事情很多,魏叔琬是感觉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长孙无忌第一个开口赞同,说道:‘突厥大旱,其实力毕竟衰弱,颉利也一定最先保证自己部落子民的食物,这也会让其他部落不满,我们此时对突厥开战,他们不会全心全意的为颉利作战,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个很有力的情况’。

    李二帝下见房玄龄和魏叔琬都没开口于是问道:‘叔琬,你是兵部侍郎,有主持兵部事物,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魏叔琬一看李二帝下问道自己,于是觉得还是实话实说:‘回帝下,臣以为要对突厥作战最好还是秋收以后大唐准备在充分一些为好’。

    李二帝下眉头一皱说道:‘这是为何’。

    魏叔琬说道:‘臣上任兵部以后,曾经粗略的了解了一下突厥的情况,颉利本部人马十七万有余,还有些忠心与他的部落首领,估计会有将近三十万骑兵,大唐想要与突厥一战最少需要四十万人马,而此时大唐的十二卫募兵以及边军共有十五万,还需征召二十五万府兵,可关中地区旱情不小,若在此时召集专门多青壮府兵对突厥作战,还有为大军转运粮草军械的后勤人员,恐怕关中的情况会更为严峻,即使打败突厥,而我大唐骑兵太少,很难最上颉利取得大胜,而之前与突厥的走私已经获得一千匹战马,要是在给臣三月时间,臣争取弄到一万匹良马,届时可以组成一只骑兵,专门追杀颉利,之后魏叔琬便把兵部库存军械的情况以及户部粮仓存粮的情况,以及能够支持四十万人马作战多久像李二帝下作了汇报,所以臣以为最好等到秋粮入库之后在对颉利开战,否则,战争一旦陷入焦灼,大唐便有失败的可能。

    这么详细的敌我对比分析,不但让李二帝下听的耳目一新,也让这些大臣感觉到十分惊讶,就连大唐的名将李靖都感觉到十分惊喜,毕竟届时他在前方作战,有一个对敌我双方都了解的人主持兵部事物对整个战局的好处十分巨大,而且兵部的工作就是保证前方大军的后勤,此前从魏叔琬的回禀情况来看,大唐军械粮草的储备要比自己了解的强太多了,仅从以上的情况来说,魏叔琬主持兵部事物后,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自己也可以彻底放心下来,给李靖的感觉,魏叔琬在处理兵部事物上的能力已经超过了杜如晦,另一半,长孙无忌看着魏叔琬的目光十分复杂,自己的儿子长孙冲也不错,但和魏叔琬一比相差太多了,又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魏徵,心想,这要是自己儿子多好啊。

    魏叔琬说完,房玄龄马上开口符合,房玄龄也不是很赞同此时对突厥开战,而刚刚魏叔琬所说比他想的还全面,所以魏叔琬说完就马上开口赞同,李二帝下仔细想了一会,终于还是决定在忍耐一会,等到秋粮下来在对突厥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