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回京路上

作品:《繁华大唐的背后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魏叔琬的回京队伍坐船顺着运河行走,途经嵩山附近的时候,就让人停了下来,带着几个小厮十几个护卫去嵩山游览一下,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山势险峻,景色优雅,使得魏叔琬的心情很好,既然来到了嵩山,自然要到少林寺看看了,此时的少林寺因十三棍僧助唐有功,受到李二帝下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因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魏叔琬身为朝廷官员,而且职位还不低,所以少林寺安排了一个僧人作为向导,带领魏叔琬游览少林寺,魏叔琬自从遭遇了穿越事件后,对于鬼神之说也有着一定的敬畏,所以对于少林寺内的佛像也很恭敬的行礼,与僧人交谈的时候发现,这时候的僧人虽然受到朝廷的封赏,还是很低调的,而且生活还比较困苦,寺内的产业也不多,并不像后世少林寺那么富裕。

    等到中午的时候,魏叔琬游览到了一处偏僻的院子,还未走进的时候便听到阵阵呼声,一问作为向导的僧人才知道,此处便少林僧人练武的地方,魏叔琬听到以后立马要求进去看看,毕竟后世的武侠里每每都有提及少林武功,而且已经把少林派的武功传的神话了,对于魏叔琬如此要求僧人也不在意,很干脆的同意下来,毕竟这练武不想后世所说的那么保密,所以领着一行人便进了院子,守门的两个小和尚也没有阻拦,等进去之后,只见到里面有几百个和尚在练武,分为了几个队伍,每个队伍都有人带领,看着倒是虎虎生风,一副不简单的样子,这时候的武功,并没有那么神奇,什么飞檐走壁之类的都是假的,但是凭借着一些器械快速上房,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练过武的人确实身轻如燕,走路的声音很小,练得好的一个人打倒十几个人也可以做到。

    看着僧人们练武,不知道他们的伸手到底怎么样,和杀场下来的精兵比起来如何,魏叔琬身边就带着一些精兵,这些人一个人打倒几个成年人也不成问题,于是便和带着自己进来的向导僧人商议,想要看看少林的功夫到底如何,提议让自己带来的人和寺内的武僧比试一番,这个要求让僧人有些皱眉,但可能想起魏叔琬毕竟是朝廷高官,而且少林寺还受到大唐的封赏,所以还是答应了。

    于是魏叔琬挑选了八个随从分别和少林僧人比试,其中魏叔琬收养了几年的魏国魏泰也下场参与其中,这二人练习了几年武艺,而且都跟着魏叔琬经历过守卫雁门关的战斗,感觉伸手还是不错的,少林僧人也派出了八个人,两方人分别一一比试,这一比较就看出来了差距,这些作为魏叔琬护卫的人员也算不错了,可跟少林僧人一比还是差的太多,几下子就被打倒在地,就连魏国和魏泰也没有坚持很长时间,不久就被人家制服了,看来少林僧人的功夫确实不错啊,这让魏叔琬很是意外,自己本以为魏国和魏泰练了几年武艺,即使不如少林僧人也应该相差不多才对,这一比较才发现差距确实很大,看来有人教导还是很重要的啊,于是魏叔琬心中就有了一个想法。

    等到比试结束之后,向导带着魏叔琬一行人离开,在少林寺吃了一顿斋饭,少林寺的斋饭还是很好的,虽然全是素菜,可味道十分不错,吃过午饭后,便和向导提出了要见一下少林方丈,由于魏叔琬的官职不低,所以很快就在向导的带领下见到了方丈,少林的方丈法号叫做慧觉,已经五十多岁了,等见了面后客套了几句,魏叔琬便说道:‘方丈法师,刚刚晚生见到贵寺僧人练武,变临时起意让在下随从与其比试了一番,少林功夫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几年前能帮了皇上大忙’。

    慧觉方丈说道:‘施主过誉了,少林僧人练武其实只为了强身健体罢了,勤学苦练之下,这才稍有些成就’。

    魏叔琬说道:‘方丈法师不必谦虚,晚生可亲眼见到了少林功夫,’又直接把目的说了出来‘在下收养了一些少年,打算请几位法师回到长安,教导这些少年练武,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慧觉方丈立马拒绝说道:‘寺内的僧人都是化外之人,一心清修佛法,并不参与俗事,恐怕倒会让施主失望了’。

    魏叔琬连忙说道:‘即使和在下回去也可以休息佛法,佛家也讲究入世修炼的,如果方丈法师同意的话,每年下官都会向少林寺捐献万贯香油钱,略表寸心’,心中却想着,这样你还不动心,毕竟少林寺现在的日子不是很好,僧人的日子也很苦的。

    慧觉方丈听到此话果然犹豫了,现在虽然有了李二帝下的封赏千顷田地,可少林寺一共几千人,而且地租又不高,这几千人的生活都很困苦,有了这每年一万贯钱,僧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而且少林僧人是最会审时度势的,从隋唐以后,不论这么改朝换代,都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所以犹豫一下后就同意了,到达目的以后,魏叔琬在寺内住了一夜后,第二天便离开了少林寺,而随行的着多了六个和尚,其中四个都是跟魏叔琬的人比试过的,倒是很快的熟悉起来,这里面一个叫做惟济的和尚明显是首领,他也是没有参与昨天比试的两人之一,看着其余五名僧人明显对他十分服气,功夫应该也是最好的。

    游览完嵩山之后,一行人便坐船继续西行,路上魏叔琬与惟济交谈发现,这个和尚谈吐不熟,虽然自己对佛法了解不多,但是听惟济说佛法却并不厌烦,而且会莫名的心安,于是两个人的交流变多了起来,一路上魏叔琬对六个僧人十分照顾,不仅安排了三个下人照顾他们,还专门为他们找个做素菜的厨子,这些礼遇让这些僧人十分诧异,惟济和尚对僧人的要求很高,坚决不要下人照顾,看到他的态度坚决,自己也就没有强求,又经过了一天的行船,队伍到了洛阳附近,魏叔琬打算去洛阳逛逛,毕竟洛阳也是千古名城,在这个时代也是仅次于长安的大成,于是队伍在码头停留,几个僧人听到魏叔琬想去洛阳,也想跟着去看看,于是带着随从和六个僧人轻车简从的离开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