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班5组组长李志坚,落后的制鞋技术

作品:《四合院:从鞋厂学徒工开始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曹小植所在的这个组,是红心鞋厂第四车间的底部小车间的第三班第五组。XxBiQuGe.CoM

    组长叫李志坚,四十多岁,长得有些偏瘦,经常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是一个三级师傅。

    曹小植向他走去的时候。

    他正将一只真皮的光面皮鞋,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面。

    然后,弓着腰,看来看去。

    这位组长大人眉头紧蹙。

    貌似摆在办公桌上的这只皮鞋,出了什么质量问题。

    至于办公桌,如其说是办公桌,实际上就是一张“不知道已经使用了多少年”的旧工具桌。

    只不过,他以组长的身份在专用,所以,就成了办公桌。

    这位李组长,人品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但也说不上有多坏。

    对曹小植的态度也一样,虽然说不上有多好,可也说不上有多坏。

    所以,见李组长正忙。

    曹小植改变了想法。

    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去惊动李组长。

    不过,他现在也不想打道回府。

    要知道,曹小植特意跑到红心鞋厂来,除了因为好奇心作祟之外。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想告诉李组长,自己的身体并无大碍,明天可以继续来上班。

    ……

    李组长在忙乎手里的工作时。

    曹小植也没闲等。

    他哼着小曲,东张西望。

    目测一下,这个底部小车间里,大约有四十多张工具桌。

    整个车间里面,一共有将近两百号工人。

    在这二百多号工人当中,既有师傅,也有学徒。

    还有品检、杂工、包装工等等其他岗位的工人。

    但不管是什么岗位上的工人,身上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厂服。

    都系着一根粗围布。

    有资格坐在工作桌(工具桌)旁干活的,都是师傅级别的技术工人。

    这些底部车间的师傅工,基本上都是男性。

    不像面部的那些技术工人,基本上都是女性。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底部跟面部不同。

    底部有些技术,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搞定。

    比如像“拉鞋邦”,“拉沿条”,“拉子线”这些技术活,都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

    否则,就无法拉紧。

    因此,一般的女性,根本奈何不了。

    这样一来,学底部技术的,自然都是男性了。

    而底部师傅,自然也是男性。

    当然,女性也有,但极少。

    这些师傅工,四个人围成一桌。

    一边做皮鞋,一边有说有笑。

    这个年代的国企工人,是非常牛比的。

    就算是厂长,都没权利直接炒他们的鱿鱼。

    因为,在这个年代,工人是国家的主人。

    厂里的boss们,对他们这些工人,既没有人事权,也没有财权。

    因此,无法起到绝对的约束作用。

    这样一来,很多工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比较懒散,积极性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像迟到或者早退这种现象,司空见惯。

    甚至,有的工人,十几天都没见个人影。

    作为一个从21世纪重生过来的重生者。

    曹小植发现,从现场来看,这个底部小车间,除了气氛很懒散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很低之外,他们的生产模式,也是非常落后的。

    不像曹小植重生前的那个年代,稍微具有一点规模的鞋厂,都是机器操作,流水线作业。

    哪怕规模很小的皮鞋作坊,也是分工协作式的生产模式。

    比如:拉鞋邦的专门拉鞋邦,贴底的专门贴底,打杂的专门打杂。

    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大量节省人力成本,还可以杜绝大量的材料浪费。

    但这个红心鞋厂完全不一样。

    就比如,这个底部小车间,实行的是一条龙的工作模式。

    换种说法就是:他们并不是分工协作的模式。

    而是每一个师傅,从第一步开始(鞋楦上钉纸板),一直到最后完成(鞋底戳花)----只要是涉及到底部的程序,都是一个人搞定。

    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分工协作的效果,等于1+1大于2。

    而这种一个师傅做全套的效果,哪怕他们个个都是在百分之百发挥,最多也就是1+1等于2。

    何况,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

    工人们的精神状态是如此懒散,积极性是如此之低。

    除了生产模式很落后之外,曹小植发现,他们的制鞋技术,也是非常落后的。

    这个年代,西方那些发达国家,他们在制作皮鞋的技术方面,早已普遍性的实行冷压技术。

    (注:冷压技术是鞋底和鞋面用特殊的胶水进行粘合的粘合技术,在这个年代,被称为冷压技术。)

    可红心鞋厂呢,居然还是使用“拉沿条”和“上子线”这种非常原始的技术。

    说真的。

    若不是曹小植在小时候,他爷爷曾经为当地的几个大人物特意制作过类似的皮鞋的话。

    那么,作为一个从2022年重生过来的九零后,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原始的制作皮鞋技术。

    用胶水进行粘合的话。

    那么,只要将鞋面上跟鞋底粘合的部位进行打磨。

    再将打磨灰处理干净。

    然后再用处理水,涂在鞋底里面,进行处理。

    等处理水干了之后。

    再在鞋面和鞋底粘合的部位上面刷胶水。

    鞋面和鞋底上面的胶水干了之后。

    再用高温烘烤到合适的温度。

    就可以进行粘合了。

    这样一来,不但花费的时间很短。

    而且经过胶水粘合的鞋底和鞋面的交汇处,也不容易漏水。

    (技术不达标的皮鞋排除在外)

    可像这种使用“拉沿条”和“拉子线”的制鞋方式呢。

    跟使用胶水粘合的制鞋方式完全就不一样。

    这种制鞋方式,不但花费的时间特别长。

    而且,需要花费的力气,也大了n倍。

    并且,对技术要求也更高。

    因为,在“拉沿条”的时候,不但要将沿条拉平,还要将沿条拉紧。

    否则,鞋子就很容易进水。

    寿命指数也会大大缩短。

    而且,在“拉沿条”的过程中,沿条钻子要小心翼翼。

    一旦将沿条线拉断或者是拉破的话,这个部位就会特别容易烂。

    这样一来,也会大大影响这双皮鞋的寿命。

    就好比咱们人类一样,决定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并不是最好的那个器官,而是最差的那个器官。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由于曹小植在“上午表白贾静失败喝胶水自杀的事情”在整个车间里被炒得沸沸扬扬。

    因此,当曹小植一出现的时候。

    立刻就吸引了很多目光。

    “咦,这个傻子不是死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敢喜欢人家贾静,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尿性。”

    “是啊,人家贾静,是咱们鞋厂公认的厂花,听说,就连有些还没有结婚的5级师傅,都想跟她搞对象,他一个小小的学徒工,居然也敢去跟人家表白,真是傻到家了。”

    车间里面议论纷纷。

    当然,除了这些嘲讽的和幸灾乐祸的目光和声音之外。

    也有一些同情的目光和声音。

    不过,不管是什么声音和什么目光。

    曹小植都不在乎。

    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曹小植。

    而是一个从半个世纪后重生过来的皮鞋设计师。

    再者,以他的技术。

    别说是这个车间里面的这些一级师傅和二级师傅们。

    就连整个红心鞋厂唯一达到了6级师傅标准的厂长周雁,在他面前,也自叹不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四合院:从鞋厂学徒工开始更新,第9章;3班5组组长李志坚,落后的制鞋技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