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西南祸起

作品:《家父朱重八

    说实话,朱樉在查到朱尚烈搞钱的证据时,真的非常失望。

    这些孩子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不争气?

    可时间稍久一些,也就释然了。

    想要夺嫡便要收买大臣,没有钱是万万不成的。

    他不在乎钱财,是因为有“万里江山图”,可以种田、开矿,财源滚滚。

    可一众皇子们没有,便会想方设法的弄钱。

    更糟糕的是,朱尚烈根基浅薄,身边没什么可用之人。

    有人投靠也不怎么会分辨,却不知他身边的几个官员,显然是奉命接近他,故意诱他贪腐的。

    若换一个心胸狭窄,刻薄寡恩的君主,这会已经降罪了。

    朱樉却道:“你啊,意志力薄弱,不要往别人身上赖!”

    朱尚烈见父皇的语气并不狠厉,心中欢喜,继续哭道:“是,儿臣知错了,是儿臣意志不坚,腐化堕落,还请父皇给儿臣个机会啊!”

    朱樉厉声道:“给你什么机会?”

    朱尚烈闻言愕然,是啊,给他什么机会!

    总不能说,父皇,您且稍等一阵,看我如何干掉大哥?

    只好道:“就是求父皇原谅儿臣!”

    “原谅?”朱樉冷笑,“监国一年多,便弄了二百多万两银子,一个月十万起步,你说,叫朕如何原谅你?”

    朱尚烈闻言羞愧,只说道:“儿臣,知错了!”

    朱樉伸手抚其头顶,叹息道:“你啊,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太令朕失望了!”

    朱尚烈听了,又惶恐又后悔,原来,父皇已然给过他机会。

    只可惜,他没经受的住考验,被美色、金钱所迷,腐化堕落,失去了大好前途,真的是哭都来不及了!

    “父皇!”朱尚烈哭的肝肠寸断,真的是太伤心了。

    朱樉也不好受,心中十分纠结。

    一方面,想就就此把朱尚烈打发了,支持他在大明域外建国。

    另一方面,又想给他个机会,再瞧一瞧。

    毕竟他才五十岁,身体嘛也还好。

    太子呢,却有些等不及的模样。

    朱樉思量再三,终是不忍心就这么把朱尚烈赶走。

    想了想道:“你监国一年多,大明四海承平、经济繁荣、政通人和,也算劳苦功高。朕赐你金一万两、银币十万枚,烟草千石,美人十个,回府读书、享乐一阵。工部的差事,就先别管了!”

    朱尚烈闻言愕然,脑子里还在琢磨,自己这算被奖励了还是处罚了,可怎么算都像是酬功啊!

    忙叩头道:“儿臣,谢父皇赏赐!”

    朱樉又说道:“你之前去中亚军前效力,也没有封国,朕给你两个选择,将来或者虚封在金城,或者实封于印度!

    当然,印度那边,朝廷目前还未占领一寸土地。

    不过朝廷的水师已经数次下南洋,朕准备明年命他们下西洋,在印度南端占领一块土地,到时给你军队、武器、金银、粮草,帮你在印度打下一片国土。”

    朱尚烈闻言,心中无比失落,自己已经出局了吗?

    若要那样,去印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皇宫内一份天下舆图,上面除了大明,还有很多尚未发现、抵达的地方。

    按上面所画,印度的国土面积非常大,若能全打下来,持续移民也不错。

    可在印度当土皇帝再好,又哪里比的上在大明当真皇帝啊!

    朱尚烈想了想,道:“父皇,儿臣若去了印度,远隔重洋,不知多少年才能见父皇一面。是以宁愿虚封于金城,可年年为父皇祝寿,也不愿实封于印度,望洋思乡啊!”

    朱樉听这话,心情愉悦很多。

    再瞧朱尚烈年轻而又稚嫩的面庞,心中道:“便再给他个机会吧!”

    “好,那朕明日下旨,把你封在金城,又工部派人去给你建造王府,这段时间你便先留在京城吧!”

    朱尚烈热泪盈眶:“好,好,儿臣谢父皇,谢父皇!”

    转过天,朱樉起驾回紫禁城。

    旋即举行大朝会,对此次战争胜利的有功之臣,大肆封赏。

    最底层是士卒,也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就是大明的国库,几乎见底了。

    朱樉决定,休养生息两年,暂时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岂料树欲静而风不止,北面边患消失,南方又不消停了。

    西平候沐春奏报,缅甸宣慰司不断向北扩张,逼迫周边土司投降,且掠夺人口为奴隶,命这些人在深山里挖矿。

    周边的土司不断的哭诉、求救,沐春不敢擅专,上书请朝廷定夺。

    朱樉见这封奏疏后,不由的皱眉。

    在他的计划中,大明肯定是要向南推进,占领中南半岛的。

    问题是此刻国库空虚,已经没有银子用于军费开销了。

    无他,打仗真的是太费钱了。

    不说安西兵团和半岛联军,光中路大军便有二十万之众。

    打了一年多的仗,不算战死、战伤的抚恤,就一个当兵的发二十两赏赐,也要三百多万两。

    更别说安西军团、半岛联军的赏赐、抚恤,以及民夫们的吃用、工钱,对草原诸部的赏赐。

    朱樉若没有“万里江山图”可以在草原上开矿,大明的国库,不知破产多少回了!

    朱樉拿着沐春的奏报,翻来覆去的瞧,始终下不了决心。

    最终,还是命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的主官到乾清宫开小会。

    命小春子的把奏疏的内容读了一遍,道:“诸位爱卿,可有见教!”

    几位大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不肯出面表态。

    等了约有几分钟,朱樉耐心耗尽,“徐辉祖,你来说!”

    “陛下,朝廷刚刚打完大仗,府库空虚,百姓们也有厌战的想法,莫不如先派使者,申斥缅王?”

    解缙接茬道:“是啊,陛下,小小缅甸敢冒犯天朝威严,肯定是虽远必诛的。可这会时机不对,莫不如,再等等!”

    右都御史刘观道:“是啊,陛下,西平候在奏折中说的明白,缅甸派人抓捕的,都是周边土司的人口,算不得真正的大明子民。

    朝廷为了一帮不知皇恩土人大动干戈,未免有些划不来啊!”

    “是啊,陛下,再等等吧!”

    “等百姓们休养几年,朝廷的府库充足了,再去打缅甸不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