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战略同盟(求收藏、求推荐、求追读)

作品:《红楼翻云覆雨

    政老爷的整体思路还是比较清楚的,最起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确定也比较务实。

    不贪心在很多时候,其实也是一种保障。

    李守中登时就明白了贾政的意思,同时也在心中感叹,经历了当年的大风大浪,以及多年蛰伏之后,那些意气风发的人,终于也开始变得稳重起来。

    “若只是如此的话,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圣心难测,当今圣上毕竟不是太上皇,对于你们这些功勋之家到底能有多大的容忍度,尚且没有定数,一切还都不好说,谨慎一点也好。”

    官做越老,胆子越小,李守中现在也是个妥妥的保守派。

    都知道从龙之功比天高,干成了的话,可以庇佑子孙几代,但是一旦失败的话,也得跟着倒霉几代人。

    代价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个公平。

    “只是你们府上在军中的关系,到底还是有点可惜了,要是环儿能够走武将统兵这条路,或许将来发展还能更宽广一些。”

    李守中想了想,还是觉得有点替贾环感到遗憾。

    贾政倒没有那么多遗憾,笑道:“现在这样挺好,当年要不是贾家在军中的实力过于强大,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而且环儿也志不在此,不如顺了他的心意,好好读书,科举出仕。”

    说完还看了贾环一眼。

    贾环也很配合道:“舞刀弄枪的事情还是算了,我也没这方面的天分,不如好好舞文弄墨,以后跟您二位,怎么着也能算是同僚。”

    其实贾环也没有那么多愁善感,需要掌握武力和领兵打仗实际上是两码事,相较于在军种发展处处受到掣肘,不如通过科举,混个文官干一干。

    当事人都表态了,李守中也就没什么经念了。

    贾环倒是想起一件事情,笑道:“有一门生意倒是能赚些散碎银子,而且还能落个好名声,就是不知道伯父感不感兴趣?”

    王八蛋才不感兴趣,不正经捞银子的门路,大家都已经抢疯了,更何况是正经的门路,而且还是名利双收的那种,李守中当然有兴趣。

    一挑眉头,略带好奇问道:“竟然还能有如此美事?”

    说实话,要是别人提起,李守中十有八九都是不信的,毕竟国人的传统就是闷声发大财,有谁会乐意和别人分享这个。

    但是贾环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已经有资格,可以不用再坐到小孩那一桌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每年考科举的人那么多,但是能够真正中举的,不过寥寥数人。”

    “但是朝廷选才所使用的八股文,已经很多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了,咱们可以从这方面来下手,整理印刷一些辅助举子们苦读备考的材料,提高一下综合成绩。”

    要不就说读书人的钱,实际上是最好赚的。

    历朝历代都有着优待读书人的传统,只要考中了廪生,就可以领取朝廷提供的财政补贴。

    只要考中了秀才,就可以享有一定数额的免税土地份额,都不需要自己来进行操作,只需要挂个名字,每年就可以净分钱。

    如果要是考中了举人的话,那就更了不得了,已经算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算得上是个正经的出身了。

    只是官职一般做不高罢了,上下几千年,像海瑞一样,凭借区区举人的出身,能够做到封疆大吏这个级别上的,不说是空前绝后吧,也能算是绝无仅有了。

    但官就是官,比起吏来,就是高级很多。

    大哥不恰当的比方,只要是考中了举人及以上的功名,那就是相当于天上人间出身,而衙门里的吏,差不多也就是个街边的小粉灯,根本不具备相提并论的可能。

    所以总体来看,即便是没有考中进士,其实读书人基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收入,相较于一般的百姓而言,算得上是富裕阶层。

    挣银子,就是要从有银子的人口袋里挣。

    贾环没有兴趣去刮穷鬼的油水,再说也刮不出二两油。

    李守中斟酌了一下,还真有门。

    笑着问道:“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套路都是现成的,只是受到眼界的限制,绝大部分人都意识不到罢了。

    贾环不假思索道:“开头很简单,把最近三年的八股原题整理一下,然后选取其中一甲三人和二甲前十名的文章,集中品评一下,就可以结册出版了。”

    “然后可以再收录一下最近五年,国子监和翰林院为应对科举会试,专门琢磨过的八股试题,也同样可以结册出版。”

    贾环要做的和市场上现有的时文集子不一样,在整理成册之后,需要请国子监的讲师们,专门进行分析讲解,这就构成了足够的差异化经营。

    不过很显然,需要足够的人脉资源作为支撑。

    也就是熟人之间好开口,再加上李守中又是国子监的校长,可以调动手底下的讲师们干活。

    否则的话,即便是贾环手里拿着大把的银子,烧香也不一定能够拜对庙门。

    课外辅导这种东西,一直都是非常热门的产业。

    尤其是在制度不健全的时候,简直就是野蛮生长。

    贾环在通过辅导资料赚银子的同时,也算是给国子监的讲师们,额外谋了一条财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国子监上下都获得额外的福利之后,无论是贾环,还是李守中,肯定也会从中获取最大的益处。

    生意是一门好生意,是经过了历史和现实检验的好生意,贾环有十足的把握。

    李守中沉默了一会儿,嘴巴是闭上了,但是眼珠在不断的转动,显然在分析事情的可行性。

    贾环也没有着急,给了政老爷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之后,就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品茶。

    说实话,真不好喝,相当一般。

    忍不住一阵吐槽:“我说李大人,你也算是朝廷命官了,就拿这破茶叶来招待亲戚,也不拿出点压箱底的货,要是传出去的话,也不怕别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