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安排与意外

作品:《我的大明新帝国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

    对绝大多数后世的人来说,他可能没有听说过盛极一时的帖木儿国,但是不可能不知道雄霸了欧亚大陆几百年的奥斯曼帝国

    在明朝初期的一百年间,帖木儿国盛极一时,奥斯曼帝国被他们打的差点灭国,连国王都被他们抓了起来

    这还不是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犹如一座大山,整个欧洲都被他们打的溃不成兵

    被帖木儿抓住的国王巴耶塞特一世堪称一代名将,统帅军队歼灭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联军,俘杀其统帅拉扎尔公爵,征服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

    其后又率军入侵匈牙利,洪武二十九年与匈牙利国王西吉斯孟统帅的匈牙利、波兰军队以及英、法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共十万人会战于尼科堡,并大获全胜,此战俘虏了一万多骑士

    就是这个打的欧洲各国人心惶惶,瑟瑟发抖,被称为闪电的国王,面对东方来的帖木儿,变成了俘虏,最后受尽屈辱而死

    可以说,正因为帖木儿在永乐元年打败了奥斯曼帝国,才让欧洲得到喘息的机会

    要不然,当时的奥斯曼已经占领了半个欧洲,也不会让拜占庭国过了半个世纪才灭亡

    帖木儿死后,这个曾经像蒙元一样以战争为主的国家四分五裂

    沙哈鲁与兀鲁伯父子他们都不是好战之人,将帖木儿国带入了繁荣的文化发展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文化的黄金时期

    可是现在,因为朱瞻基的出现,这个刚稳定下来的国家烟消云散

    对朱棣来说,这一切是完美的,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即便现在死去,他也没有遗憾,能到地府坦然面对自己的父亲

    但是对朱瞻基来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他所知道的历史知识现在已经变样,一切的变化,都需要重新制定应对的措施

    春节之前,他知道大明军队已经发起了总攻,并且包围了赫拉特

    他派出了孟瑛和内侍陶侃,并且送过去了会制造新式炸药的秋明道长以及炸药原料

    三月间,他得到了大军已经攻破赫拉特,并且战事顺利的消息,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帖木儿国被灭之后,遗留下来的问题了

    所以,他又派出了信使,将整个帖木儿国被灭之后,可能遇到的所有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多个应对措施

    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应对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因为对朱瞻基来说,一个隔断欧亚联络的奥斯曼帝国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

    欧洲人在奥斯曼帝国面前是弱势的,他们不是一时弱势,而是几百年来一直弱势一直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得到美洲和非洲的资源,这种力量对比才扭转过来

    逼着欧洲人走向大海的,就是奥斯曼帝国

    欧洲人走向大海,并不是主动,而是被迫因为欧洲一穷二白,他们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下穷命了

    在陆地上打不过奥斯曼帝国,他们想要得到亚洲的香料,不得已,才发展航海

    这直接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欧洲

    所以,他的许多应对措施就包括了遏制奥斯曼帝国,增强欧洲与亚洲的贸易,加大大明在欧洲的据点力量,扩大贸易份额方面

    但是,他忽略一点,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得到的好处是隐性的,如今先冒出头的是占据了波斯西部的黑羊王朝

    对朱棣来说,一个被帖木儿打的俯首称臣的奥斯曼,不值得关注至于欧洲那些穷哈哈,更不放在朱棣的眼里

    这不是朱棣短视,而是时代的局限

    现代人很多看不起古人,总以为自己比古人聪明但是又有谁能逃脱时代的局限,去考虑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呢?

    不要说几百年后,绝大多人都是得过且过,连明天的事都懒得去考虑

    在这个时代,大明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能打败大明的,只剩下了大明自己

    你现在让朱棣去关注一个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他即使就是听了朱瞻基的话,觉得朱瞻基的话有道理,又怎么会在乎?

    他现在费心来进行势力划分,主要还是觉得朱瞻基说的有道理,一个稳定的中亚,能让大明卖出更多的商品

    所以,打败了帖木儿国,就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国家存在

    而这个时候,朱高煦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从跟着朱棣出海,不去争皇位的朱高煦又获得了朱棣的欢心

    对这个儿子,朱棣的心里是有愧疚的

    朱高炽从靖难之役,就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当初朱棣不止一次说过,要把皇位传给朱高煦

    但是,文官的反对,加上唐太宗的教训,让他犹豫了起来

    之后朱瞻基逐渐长大,不止一次展现了超人的才华,让朱棣喜欢之极

    朱棣与朱瞻基相差将近四十岁,孙子的才华再高,也不会直接影响他的权威

    而朱高煦在战场上值得信赖,在如何当一个皇帝方面,却没有展现出应该具备的才华

    过早给予朱高煦太大的权力,父子争权,加上文官的反对,所以让朱高煦就逐渐失宠

    但是不管怎么说,朱棣对他是愧疚的

    如今朱高煦已经被剥夺王爵,削为平民,现在他又主动要求出海,前往蛮夷之地发展,让朱棣心里的不满也就逐渐消失

    父子俩一路上逐渐解开心结,为了支持朱高煦,朱棣甚至直接划给了朱高煦六千骑兵,让他到西洲去选一块他最中意的地盘

    西洲的庞大,土地的肥沃,资源的丰富,都让朱高煦格外震撼

    除开北部的沙漠地区,中部有巨大的热带雨林和草原,在这里,生活着无数的奇异的动物,有着各种各样的果木

    南方的土地虽然略微贫瘠,那里却有着丰富的矿产

    一开始,朱高煦还有些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择哪里才好

    但是他后来途径马穆鲁克王朝,又去了一趟欧洲,这个时候,下定了决心,决定到中部非洲发展

    因为中部非洲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不仅距离亚洲更近,还能方便与欧洲贸易

    在中部非洲野生的香料到处都是,运到欧洲简直就价比黄金

    从欧洲返回之后,他再次穿越了整个非洲大陆的中部,差不多是从后世的莫桑比克到安哥拉,观察这里的地形和资源

    越看,他也越是满意

    在南部非洲,土著很少,人口稀少,这个时代,人口是最大的财富

    而且中部非洲的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他来回穿越了一遍,就发现了几座露天金矿

    这个时候,他没有了失去皇位的遗憾,在这里没有仁义道德的地方,他觉得犹如天堂

    当他从非洲回来,得到了明军大胜的消息,所以也就一直留在忽鲁谟斯等着朱棣返回

    当朱棣将朱瞻基的信件拿出来给他看的时候,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途径马穆鲁克去欧洲,他就感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这个被帖木儿国打的抬不起头的国家,面对欧洲,就是霸主

    他们垄断了贸易,连马穆鲁克在他们面前都只能被动防御,根本不敢相争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马穆鲁克才会愿意让出珍贵的绿洲给大明,让大明在苏伊士驻军,帮助他们抵挡奥斯曼的威胁

    所以,朱棣虽然没有在意这个国家,但是如果他以后在非洲发展,肯定会跟这个国家打交道

    如果现在削弱他们的力量,对朱高煦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

    所以,朱高煦也跟朱棣详细分析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认为黑羊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也确实如此,在石油还没有成为战略物资的时候,伊拉克这一块,在那时候就是穷乡僻壤

    当时阿拉伯的中心,是在地中海沿岸,那里是东西方的贸易中心,也是阿拉伯人的政治文化中心

    大明要在中亚保持威慑,忽鲁谟斯并不是最重要的地方,相反,苏伊士才是

    如今大明已经在苏伊士驻军,朱瞻基当初也喊出了开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将那里作为大明重要的军事要地,会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当然,忽鲁谟斯也不会放弃,这里将跟印度的柯枝,南洋的星城,旧港,形成大明一连串的补给和军事重地

    就在朱棣回忽鲁谟斯的途中,朱瞻基的又一次信使抵达不过这一次带来的主要消息是,太子朱高炽去世

    对这个大儿子先自己而去,朱棣却没有普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身为一个皇帝,他首先考虑的整个江山,其次才是父子之情何况,他对这个儿子并不算喜欢

    他只是在途中吃素三日,甚至都没有要求军中吃素,只是让全军戴上白布以示哀悼

    在波斯,如果吃素,粮食根本不够吃,因为主要的军粮就是羊肉,要是吃素,军队运粮都来不及

    不过回到忽鲁谟斯,看到朱高煦已经为兄长戴孝,他还是很满意的,对这个二儿子也更喜欢了

    经过与朱高煦的商议,他在地图前面看了许久,认可了朱瞻基的计划既然不将忽鲁谟斯作为重点发展区域,那么,削弱这里的大型部落和国家,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起来

    经过一番商议,朱棣决定不仅要给一直跟着大明的忽鲁谟斯和黑羊王朝一些好处,还要扶持已经被打残的帖木儿各部落

    所以,朱棣释放了不少波斯高原上的部落首领,他们原本准备作为战利品,要被朱棣带回大明炫耀的,现在却让他们回家

    忽鲁谟斯势力比较弱,即便给他们一大块地盘,他们想要发展起来,也需要很多年

    而黑羊王朝为大明提供了不少火油弹,还将一处盛产火油的地方给了大明,现在也不能打压的太厉害,该奖赏的还是要奖赏

    只能增强波斯高原上各部落的实力,才能让他们抵挡住黑羊王朝,占据更大的地盘,成为一方霸主

    至于波斯的东部,一大片区域被划分给了印度各国,柯枝国获得了一大块肥沃的土地,其余各国也能自由迁徙

    如今的印度还是奴隶制度,大片土地被王族占据,无数的百姓只能作为奴隶为土王干活

    他们获得的土地可以作为奖赏,赏给立功的百姓,至于那里守不守得住,就不是这些土王在乎的了

    为了划分这些区域,当地的各大部落争吵不休朱棣也费尽心思,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算让各部都接受了胜利分赃

    自此,大明将撤出所有的陆军,只留下了一支五十条船,一万人的海军,分别驻守格什姆岛,穆桑达姆半岛,还有波斯湾深处的火城

    火城也就是后世的科威特,这里不仅出产火油弹,还因为气候炎热,所以被朱棣命名为火城

    当然,这只是一个名字,实际上,当地只有一个小型港口,驻扎三千海军

    穆桑达姆半岛也就是迪拜东北的半岛之尖,那里驻扎了三百海军,大部分海军驻扎在格什姆岛,这里也是贸易中心

    除了大明海军,印度各国留下了五千印度辅军,协助大明海军管理忽鲁谟斯港口,维持治安

    朱棣离开忽鲁谟斯的时间,已经是永乐十九年的十二月中旬,而且他并没有直接回大明,而是绕过了阿拉伯半岛,进入了红海,前往苏伊士

    在去之前,他就已经排除了使者,分别前往奥斯曼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让两国国王前来苏伊士觐见

    马穆鲁克王朝的法拉吉当然期待朱棣的到来,甚至因为朱棣要担当调停人,惊喜无比

    而奥斯曼帝国这个时候,却因为国王“胜利者”穆罕默德一世的突然中风死亡,陷入了内战

    未来的穆拉德二世与他的弟弟穆斯塔法,都知道了自己的大敌帖木儿国已经被大明灭亡的消息

    他们都没有亲自过来,却也都派出了使者前来苏伊士

    但是,朱棣抵达苏伊士之后,却没有见他们的使者,将他们驱赶了回去

    在苏伊士,马欢这个当初的五品通事,如今却成为了镇守一方的总督朱棣这次也很是夸奖了他一番,在征询他本人意见后,决定让他继续担任总督,一直到运河修通

    朱瞻基回国之后的两年间,已经派了两批工匠来到苏伊士他们一直在苏伊士到地中海之间勘探,规划最合适的路线和开挖方案

    如今,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随后,朱棣以大明皇帝接见外臣的礼仪,接见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国王法拉吉

    除了给法拉吉撑腰之外,朱棣这次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让法拉吉派人来修建运河

    大明不可能派人来修建运河,这条运河需要几十万人来修,肯定要马穆鲁克人来出苦力

    当然,修运河的钱,是大明来出,修好的运河,以后也是大明来管理

    得到了朱棣的支持,亲眼看到朱棣又带来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法拉吉根本连拒绝的心思都没有

    朱棣这次不仅留下了十多万两黄金,还又留下了一万骑兵这些人不仅将成为当地的威慑力量,还将成为修建运河的监工

    实际上,大明这次几乎没有耗费什么成本,因为这些黄金,都是大明从帖木儿国抢来的

    当然,要算起大明耗费的战争成本,那就亏的一塌糊涂

    这几年间,朱棣耗费了超过千万两白银,才组织起来了这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这还没有算人力成本

    但是,短期回报只有不到五百万两白银的金银,还有数十万头羊和数万匹马

    总的来说,短期最少亏了五百万两白银以上,但是要算起长期利益,让朱瞻基来操作,是不会亏钱的

    朱棣赶走了奥斯曼帝国的代表,也让正在争王位的二人心惊胆战,生怕朱棣一怒之下,就派兵来攻打他们

    但是,朱棣却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只是派出了使者,要求他们签订不许东侵和南下攻打马穆鲁克的承诺

    如果他们答应下来,就既往不咎,如果不同意,那大明的大军就要前往布尔萨了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穆拉德二世他们当然是别无选择,在大明递交过去的国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永乐二十年的三月

    亲眼看到法拉吉已经派来了五万奴隶,准备开挖运河,这个时候,朱棣早就耐不住对大明的想念,要回国了

    实际上,朱棣根本没有想去攻打奥斯曼,他早就想回去了

    在使者归来之前,大批的将士和骏马已经被运送回国目前苏伊士这里,留下的全部都是蒸汽帆船

    蒸汽帆船的航速并不比帆船快多少,但是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不惧逆风

    从苏伊士回大明,如果顺利,一个多月就能抵达应天府

    可是,在海外待了两年,朱棣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每天轻轻松松,不用面对无数琐事的生活

    他想念大明,但是内心却有些不想再过以前的那种生活

    在回大明的船上,他想的最多的就是五年前,朝鲜国主李芳远主动禅位的行动

    此后的三年间,李芳远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却仍然能操纵朝鲜的军政大事

    而李芳远比自己还小七岁,当时的李芳远才四十九岁

    想想自己已经六十二岁,朱棣就觉得这个皇帝当的没有意思了

    已经一大把年纪,如今心愿已了,消灭了大明最大的敌人,还恋栈皇位干什么呢?

    不如趁着还能活几年,享享清福多好

    有了这样的想法,朱棣的心中就如同长了野草,再也抑制不住这个想法

    太子既然已经先他而去,别院那边也空了下来平日在别院泡泡温泉,听听小曲,看看大戏

    到了冬季,天寒难耐,他也可以坐船到南方巡视,避开严寒,总比忍着风湿疼痛要舒坦的多

    不过,这个想法他从来没有跟人提起,他还想再看看……

    就在朱棣他们顺利回程的时候,远在大西洋中的杨道,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

    他从春季向北,在阿兹特克帝国与易信汇合,随后沿着后世的墨西哥湾,佛罗里达,绕到了美国的东海岸

    这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无边的良田和森林,还有那些穷到只有黄金和皮毛装饰的土人们

    终于在七月间,他抵达了预定的位置,也就是后世的波士顿附近海域

    这个时候,狄平夏他们一行已经经过了千辛万苦,抵达了这一片区域,并且在海边都做了标识

    在后世的科德角,双方久别重逢,在当地休整了十天,舰队载着这三千人踏上了归途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当地的沿岸水情,归程的舰队并不是按照来时的路线行进,距离海岸线拉开了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并不是很远,距离岸边最多也就十几公里这样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也能有时间靠岸避险

    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北大西洋的狂暴,回程的时候,也刚好遇到了这里的大风季

    一路走走停停,艰难抵达了后世的巴哈马,这个时候,为了探清加勒比海上的古巴以及其他岛屿,舰队向大西洋深处行进

    可是在这里,他们遭遇到了一次巨大的风暴,哪怕他们及时向附近岛屿靠拢,但是仍然有四艘船被损坏,沉入了大海

    船上足有一千多人,除了少数几十人被救上来,一千一百零六人,被大海吞没

    这次的意外让初次入伍,初次当官的杨道如同五雷轰顶,整整一个月,他都变的像个行尸走肉一般,自责不已

    若不是身负重任,他都恨不得自杀为同袍殉葬

    一千一百人,大明从永乐十二年以后,在战场上都没有损失过这么多人

    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总,麾下也就一千一百二十人,这等于是他的麾下损失殆尽

    而他也不过才刚刚出头,如何能承受这种打击?

    一直又回到东洲南大陆北方的煤矿,他才逐渐清醒过来

    不管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回了大本营以后,不管是打是杀,他都毫无怨言

    但是在此之前,他必须要把这支舰队带回去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