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败兴而归

作品:《三国:我为曲阿小将

    赵繁笑了笑说道:“叔至不必如此,某赵繁,字简之。叔至可唤某简之即可。”

    陈到惶恐说道:“怎敢轻慢恩公!”

    赵繁也不与陈到争辩,对于这些礼节他虽然不怎么看重,但也不能让他恩公,恩公的叫下去。

    二人又随意聊了一会,见陈到已是疲惫,他便离开了。

    第二日,陈到已经能自己坐起来了,经郎中再次诊视后,确认恢复不错。

    期间,赵繁为了给陈到解闷,两人就攀聊了起了当世的情形,陈到把自己路过地方一一叙说了一遍,可谓是遍地尸骸,到处烽烟四起。

    第三日,继续攀聊,二人从烽烟聊到民生,又从如何治民聊到练兵。

    赵繁把自己在后世的见解说了出来,陈到叹服不已,然而陈到把自己如何练兵的想法一一道出,赵繁亦为之折服。

    二人叙了年轮,赵繁大了三月,陈到呼之为兄。

    第四日,陈到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见他伤势好的差不多,就将自己欲投袁术的想法和以后要走的路,全盘托了出来。

    赵繁邀请道:“叔至贤弟!你我相见恨晚,我知你有大能,你可愿与我一起前往寿春?”

    此时陈到已经对赵繁佩服之至,加上有救命之恩,于是欣然的说道:“兄长相请,敢不应允!”

    翌日一早,赵繁去取了大枪,鉴于陈到和钟小娘都不良远行,又花钱租了一辆牛车,朝寿春方向驶去。

    ………………

    晓行夜宿,七日后午时,一辆牛车出现在寿春城下。

    寿春是淮南军事重镇,也是整个淮南最大的城池,.地处淮水南岸,南引汝、颍两水,东连三吴富庶地区,北为中原腹地,西接陈、许,外有江湖为阻,内有淮、肥水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北交通要冲。袁术称帝后,都城便是寿春,而后扬州刺史历来也都是坐镇寿春。

    寿春城门商旅行人络绎不绝,有军士在检查行人和收取入城费。

    此时的寿春虽刚遭受战火,但影响不大,加上袁术刚刚赶走刘繇,声威正盛,又有四世三公的嫡子名头,过来投奔的人不在小数。

    赵繁自己走在前面,让车夫拉好牛车紧跟在后。

    刚靠近城门,就有军士拦住查问。

    赶紧取出一串铜钱递了过去,军士取了铜钱,然后是一番询问丹阳。

    赵繁答道来自庐江,这是之前和陈到商量好的,毕竞此庐江是袁术的地盘。

    军士一听来自庐江面色缓和了许多,接着又问了一些东西,赵繁亦一一作答,军士就放行了。

    赵繁一行并不入住客栈,直接找了一间牙行,在牙行作保下,在城北的角落处,租了一个僻静的小院。

    简单的收拾一下,也就暂时安定下来。

    三人简单的吃了点东西,赵繁自己走了小院,到街上闲逛起来。

    街上非常脏乱无序,但店铺开张的不少,购买的人却少。

    逛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进了一间酒肆。

    酒肆客人不多,找了一张无人的桌子坐下。叫一了壶酒,一叠酱肉,正是要品尝品尝三国期间的酒水。

    待酒肆小厮送来酒水,赵繁端起酒碗,看了一下,酒水浑浊,闻了一下,酒气不甚浓烈,于是喝了一口。

    “噗!”

    口中的酒瞬间喷了出来,酒水寡淡无味,口中还留有一股酸涩的味道,度数可能和后世的啤酒差不多,十二三度左右,却没有啤酒的香甜之味。

    如此度数的酒,怪不得张飞一天要喝上个十几坛。

    第一口的味道真的不太好,对于一个经常喝二锅头的人来说实在是难以下咽。

    赵繁着实没有信心再喝第二口,于是就坐在那里,听一些客人的高谈阔论,从中也了解了一些时事。

    听了一会,时事不多,比陈到所说的都不如。

    离开酒肆后不再闲逛,因为他想到了一个来财的路子,也是接近袁术的好法子。

    回到院子,立即和陈到商量起来。

    陈到愕然道:“兄长竟有酿酒的手艺?”

    赵繁嘿嘿一笑道:“非是酿酒,是蒸酒!”

    陈到奇道:“有何不同?”

    赵繁笑道:“蒸出来的酒,酒味更浓郁,更好喝,等蒸出来贤弟自是知道。”

    说罢,赵繁便自去找一根木炭,又找了一块较为宽大的木板,在木板上刻画了起来。

    陈到和钟小娘皆好奇的站一旁观看,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蒸馏的原理对于一个赵繁来说,那是再简单不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画好了蒸馏设备的图片。

    由于赵繁满脑子都是蒸馏酒的事,当晚并未和钟小娘行那欢愉之事。

    第二日,赵繁兴冲冲的来到街上,找了一帮闲汉聚集的地方。

    说明来意,却没有木匠,连续找了几个地方也没找着,毕竟有手艺的人要么给征召,要么都给城中世家给收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无奈之下,赵繁只好前往牙行,昨日的那个牙人见赵繁来了,立即高兴的迎了过来。

    牙人高兴的说道:“见过赵郎君,不知今日前来有何事啊?”

    赵繁说道:“某欲寻一木匠制一事物,不知何处可以寻到?”

    牙人答道:“此事易也,牙行便有木匠。”

    说罢,牙人让赵繁跟随他进入后院。

    来后院,只见那里散乱的住了不少人,男女老幼皆有,女子多一些。

    乱世之中,不少匠人和女子为了生存不得已投身牙行这吃人的地方。

    来到了间房子,里面有几个木匠正在制作木器。

    赵繁拿出画板,给那其中一个木匠看了一会,那木匠端了一会,问了几个问题,这才点说可以做。

    赵繁松了一口气。

    和牙人议定了价钱和取货时间,又赏了牙人几个大钱,牙人更是热情不少。

    接下来,赵繁找了另一家牙行,订制口三十公分左右的小铁锅,他暂时不想蒸太多的酒。因为一次蒸的量太大的话,酒气会挥发,到时会引人注目,惹上不该惹人。

    在街上请了个闲汉,帮忙买了些柴火,担了些石块,在偏房自己亲手砌了简易的个灶台。

    把所有窗户封上,做到尽量的密实。

    再去酒家买了五斗酒,后世为五十斤左右。

    至此,赵繁在陈到身上得到的一万多钱,现在只剩下五千钱左右。

    两日后,赵繁到牙行拿回自己的东西。

    万事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