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趁虚而入

作品:《三国:我为曲阿小将

    回到自家院舍,钟小娘果然又在翘首而待,上前抱住她,紊乱心情陡然平息了下来。

    进入舍内,陈到亦起身相迎,一询问二人竟未用膳食,于是取了膳食和酒三人一起吃用。

    期间,赵繁和二人交待了他的去向,并将蒸酒交与袁莹一事说了出来。

    陈到很是赞同,毕竟赵繁要发展就必须有人脉和金钱,若不然举步维艰,有了袁莹帮助,赵繁事业脚步会加快不少。

    钟小娘虽不太情愿,但知赵繁是要办大事,自己不能拖他后腿,在来寿春的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明白乱世之苦。有人帮助赵繁却是好事。

    在赵繁保证以后会再给她一门手艺后应允了。

    是夜,赵繁和钟小娘相拥而眠,不过赵繁却思绪万千,未料到此次约会竟和袁术之女成就好事,心中有些得意,却也重如万斤,看着的美人钟小娘,又想起袁莹,美人情重,不可辜负啊!

    第二日,阿茗就带着两名袁莹手下的忠仆过来了。

    “见过阿郞。”

    阿茗见礼道,接着指着一名壮实高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忠仆介绍道:“此为袁盛。”

    又指着另一名相对个子稍矮,亦是三十岁左右的忠仆道:“此为袁刚,皆是小娘忠仆,阿郞可驱使之。”

    所谓的忠仆其实和死士无异,是袁术特意为保护袁莹而设的,一般情况下,除了袁莹,只有袁术或冯夫人才能使唤得动,现在派这二人前来可见袁莹的重视程度。主要是不怕给人收买之后,把蒸酒一事透露出去。

    “见过赵郎君!”应该是袁莹吩咐过,二人对赵繁还算恭敬。

    赵繁对二人点了点头,温和的说道:“辛苦二位了。”

    二人荣辱不惊,只是恭称不敢。不过,看在能学到的蒸酒手艺的份上,那也值得他们恭敬的,不论在什么门族,能学门手艺,在主家的地位那也是倍受人尊崇。

    赵繁和二位忠仆见礼后,拉过钟小娘和阿茗见礼,对阿茗说道:“这是钟小娘,你可称之为阿姊。”

    阿茗跟随袁莹见多识广,见钟小娘在外人前有些怯弱,便拉住她的手说道:“阿姊可愿带阿茗见识一下如何蒸酒?”

    说着让钟小娘引领三人前往蒸酒房,三人在蒸酒房呆了一个多时辰。

    出来时阿茗和钟小娘已经有说有笑。

    阿茗让袁盛二人将蒸酒物什收拾装上车子,告别赵繁而去。

    钟小娘依依不舍,毕竟她自祖父离世后,认识的人都没几个,如今难得认识一个同龄之人。

    赵繁笑了笑,说前去袁莹别院时会带上她,钟小娘这才雀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和他说起与阿茗的相处。

    和钟小娘聊了一会,转头和院中练武的陈到战在一处。自从和陈到经常切磋交手后,他的武艺渐渐的恢复到原先水平。

    三日后,袁刚驱车前来接赵繁和钟小娘前往袁莹别院。

    来到别院,袁莹和阿茗已等候多时,袁莹见到赵繁后自是欣喜。

    赵繁介绍了钟小娘给袁莹认识,袁莹大一些,钟小娘亦称之为阿姊。

    话不多说,赵繁等人直接进了袁莹别院的蒸酒房,此处比赵繁那蒸酒房大了三倍有余,酒锅也大几倍,一次能蒸十斗酒。

    询问之下,竟是袁莹让府中人匠人连夜赶制的,这样速度让赵繁感叹不已。

    袁府本就酿酒,近百斗原酒已经摆在此处,赵繁立即让袁盛升火,自己亲自着手蒸酒。

    火气蒸腾之时,赵繁指导袁盛袁刚二人如何控制火候。蒸酒本就不难,除了制作酒具,剩下就是控制火候。

    半个时辰之后,香浓的酒气就飘散蒸酒房中,不多时,一股细流便从竹筒中涓涓流出。

    由于酒具使用了桃胶,密封性能更好,出酒率更高。

    二个时辰,十斗原酒就蒸完了,得酒二十多升,度数也比赵繁之前的高了不少。

    众人看着酒坛中的酒,清澈如水却香浓无比。

    赵繁让袁盛拿了几个酒杯,分别给他们斟了一杯品尝一下。

    “好烈的酒啊!”

    烈酒入喉,袁莹与阿茗不约而同的高呼道,接又发出一阵阵剧烈的咳嗽。

    “好酒!”

    袁盛和袁刚二人却是双眼微眯,却是在仔细品尝着,露出一副享受的脸色。

    赵繁好笑的看着几人的神情,这样的烈酒女子不适宜饮用,但男子却是噬之如命。

    接着指导袁盛和袁刚二人继续蒸酒,不过赵繁没有一直盯着,吩咐二人看好火候就离开了,在袁莹别院用了膳食,晚上又和袁莹缠绵了一夜。

    -----------------

    寿春,袁术官阺。

    此刻袁术闭着眼睛,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向阎象问道:“今孙策即将平定吴郡,竟派人前来索要玉玺,殊为无礼,子观认为某当如何行事?”

    阎象人此素以思虑周全而著称,因此袁术方才委任他为主簿。

    阎象见袁术问话,并不着急回话,只是原地仔细的思虑。

    袁术亦知道阎象正在思虑,不以为忤,静静的候着。

    思虑数刻后,阎象开口说道:“禀明公,孙策尽得吴郡地界,羽翼已丰,已不可图!”

    袁术皱起了眉头,有些恼怒的问道:“为何?”

    阎象释道:“若与孙策争雄,须得防备刘备此人,今其屯军淮阴与我军对峙,若我军与孙策相争,唯恐其人会趁虚而入。”

    “纪灵枉为大将,连区区织席贩履之辈也打不过,要之何用?”袁术恼怒的说道:“刘备确是奸诈之辈。不可不防!”

    阎象道:“明公英明。”

    袁术沉思一会道:“既是如此,那便派人去淮阴河口传讯,令纪灵兵马就地驻扎,暂不得妄动。”

    阎象拱手道:“孙策之事,明公去信托言则可。待杀退刘备后再作讨计较。”

    袁术想了想,点头道:“子观所言甚是。”

    二人又继续讨论其它军政事宜。

    这时有军士来报,说是袁小娘子来了。

    袁术听哈哈一笑,立即吩咐道:“快让吾儿进来!”

    不时间,一道倩影迤然走了进来。

    “女儿见过阿耶,见过阎主薄!”

    “莹儿见过恩主!见过阎主薄!”

    袁术和阎象各道免礼。

    只见袁术俊朗的脸上堆出了堆笑容从小榻上走了下来,边走边戏谑的说道:“吾儿今日怎不去与哪些才子俊杰饮酒赋诗,竟有空闲来见啊耶,莫非日自西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