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听天由命

作品:《三国:我为曲阿小将

    说到底就是乱世之中人命不值钱,士卒的命更不值钱啊!

    见此情景,赵繁怒道:“何至于此?如此草率救治,将士焉能活命?”

    “唉……”

    长叹了一声,柳县丞说道:“禀使君,城中医者少,有请之不至者;然,军中医治及用药多是如此,余下只得听天由命罢了!”

    “无耻之徒!军中将士俱为东城百姓搏命而伤者,彼辈医者竟不相救,传吾令,尽召城中医者,不至者,杀之!”

    暴怒的赵繁说出了这一番杀气凛然的话。

    说罢,赵繁又直接对一名亲兵说道:“汝可至家中与钟夫人传话,着吾五十弟子,尽数取吾针品,精酒即至,不可拖延。”

    “诺!”

    “诺!”

    见赵繁怒气冲天,二者自然不敢多言,连忙退下去传话。

    赵繁吩咐士卒赶紧将数个营帐收拾干净,又让他们赶紧烧水。

    一刻钟后,赵繁的五十个弟子和城中的医者都赶了过来。

    连钟芸也跟着来了,事情紧急,他也顾不得和她温存,只是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忙开了。

    即便是如此,钟芸也是高兴的,毕竟她看到赵繁虽是浑身血迹,但人却没什么大碍。

    赵繁来到一众弟子面前,严肃地说道:“尔等随我习艺一月有余,寻常救治之法吾已传授尔等,

    此番可放手施为,不可怠慢!”

    “诺!”众弟子齐声应道。

    “朱珩,何筱,汝二人带众人分队施为。”赵繁继续吩咐道。

    一男一女,二人都是十四岁,一众弟子中较为年长稳重,平时都是由他们带队学习和干活。

    赵繁早就教过如何清洗伤口,怎么分队他们自是明了。一众弟子轰然应诺后,各自成队立即为伤员清洗伤口。

    赵繁对这帮弟子的期望可不是读书识字那么简单的。

    后世他所能接触的知识他们全都要学。先是打好基础,再因才施教,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科学发展观,他要在这东汉未年埋下科学的种子,至于长到什么程度,那当然希望是参天大树了。

    同时,也希望可以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做出一些贡献。

    而现在的他,还只是埋下了几颗种子而已,离收获还很遥远。

    一众弟子很快就将受伤的将士分散,并且给他们清洁伤口。

    接下来他沉声对那些医者说道:“医者自有品德,尔等不为军中将士医治,实乃无品之人,今着尔等前来,务须尽心,此事只此一次,若再有,吾驱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罢,让那些医者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创伤,如:断手,断脚,骨折等。

    毕竟,这样的创伤让专业的医者来处理好一点。

    接下来就是一些创口较大的伤员,这需要缝合,可难度较高。象这样的创口,在这个时代,只能是慢慢的流血或炎症迸发而死。

    赵繁自己知道怎么缝合,可又没试过手;无奈之下,只得亲自上手,命令两个年轻的医者做下手。

    不理那些死都不怕,却被一枚小针吓得哇哇大叫的将士,没有麻药,赵繁让人直接摁住,用精酒消毒,就下手缝合了。

    精酒也就是高度白酒,度数在70多80度左右,跟酒精没法比;他本想叫酒精来着,可是钟芸说这是酒中精华中的精华,因此叫精酒,随她吧!能救人就好。

    缝合的不怎么好看,为了挽救将士的性命,赵繁才不管它好看不好看。

    缝合两人之后,赵繁就让两个年轻的医者去做缝合的工作。

    不愧是医者,那两人手开始有些发抖,可是几个人过后,竟然有模有样了。

    人多力量大,在弟子和众医者的帮助下,赵繁才把一百多伤员处理妥当。

    回到家中已是凌晨,将近天亮了。

    钟芸已先行回来了,在她的服侍下,他才匆匆的清洗了身上的污渍,立即倒在榻上呼呼大睡。

    一觉醒来,已是日落偏西。

    赵繁睁眼就看见坐在榻边的钟芸。

    穿着简单的素色麻衣,衣摆上绣着几朵腊梅,穿着简约,却不失青春气质。肌肤如新出鲜藕,双眉修长,眉心间自有一股娴静。

    赵繁伸手轻轻的抚摸她的蛮腰,刚刚触摸的一瞬间,强烈地感到钟芸身上散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温婉气息。

    感受到赵繁的抚摸,她转头看着赵繁,如水的眼眸清澈见底,她轻声说道:“阿郞,你醒了?”

    赵繁眼睛低斜就能窥见她领口里的饱满。说道:“是何时辰了?”

    她抬起头说:“申时末!”

    下午5点了,睡了十多个小时了,伸了一下腰,百骸俱生。

    “城中可有异事?”赵繁接着问道。

    她摇摇头,端着水盆让赵繁洗漱。

    洗漱过后,赵繁就拉着她拉手往来到了榻边。她说道:“县丞与鲁祭酒曾来问候阿郞,见阿郞未醒,言城中无事,莫要打扰阿郞,便离去了!”

    赵繁说道:“如此便好!”

    他相信柳瑾与鲁肃会把城中的事处理好,有他们在就不用自己操心。

    钟芸靠在赵繁身上说道:“阿郞可要用膳食?”

    赵繁揽住她,喃喃地说道:“不急!”

    钟芸知道他在图谋大事,以前不识字,又长在山沟里,对赵繁的事茫然不知;现在通过读书识字能帮到他,又能守在他身边,心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满足。

    用那雪白如藕尖般的手捧着他的脸,摇摇头柔声说道:“阿郞乃做大事之人,小娘怎能责怪阿郞!”

    好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娘,赵繁用手掌抚摸着那精致的脸庞,指尖滑过小巧的耳垂,眼中尽是无限的怜惜。

    搂住她,顺势往榻上就是一躺。

    钟芸口中吐气如兰,眼眸迷离,羞红着脸说道:“阿郞怜惜!”

    “唔……”

    赵繁哪还受得了这么这样的诱惑……

    又过一夜。

    赵繁来到府衙。

    县丞柳瑾、少府费琦等人仍在继续在清点收获,见赵繁亦只是打了个招呼。

    粮草、兵器、甲胄、战马……

    东西着实不少!

    不过要一一斟别,有用的没用的要分门别类,有些耗时!

    粮草不多,只有300多石,但东城不缺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