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势力大涨

作品:《三国:我为曲阿小将

    看着鲁肃离去的背影,赵繁喃喃的说道:“两三万百姓,五六千的兵力,很不错了啊!”

    在接下来的数日时间内,鲁肃依照之前定下的策略,一面收取将士和百姓之心;一面下令不得随意欺压百姓,并颁布东城律法,违者必究,打杀了几个作恶多端的不法之徙后,巢湖百姓无不拍手称好。

    这双管齐下之后,百姓得到处自然不会抵触赵繁,百姓不抵触,将士自然也不敢生事,毕竟这些所谓的百姓就是他们的家人。

    这样一来,赵繁很快就在巢湖站稳了脚跟,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整顿这支郑宝留下的队伍了。

    赵繁要绝对控制的这支队伍。

    要是不能够完全控制的这支队伍,在关键时刻反水了,呵呵!那可就麻烦了。

    赵繁先是写信给袁莹告诉她巢湖的事,信中让她帮忙将耿湛安排到寿春任职。

    耿湛是不能留在巢湖的,这一点是必须的。

    耿湛当然也明白自己不能留任巢湖的,但听说是到袁术帐下听命,到也高兴的离去了,毕竟袁术风头正劲。

    接下来就是要处理军中的事。

    赵繁在太守府召集了城中的将军,他知道这些将军对耿湛离去到寿春任职颇为不满,认为这是分化他们。

    但赵繁得要让他们认清形势,此一时,彼一时,郑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知道各位对于耿长史到寿春任职一事,有什么看法?”

    立即有将军阴阳怪气的对赵繁说道:“巢湖我等经营多年之地,耿长史不说没功劳了那也有苦劳。如今就是样被赵将军驱逐,恐怕多有不妥吧?”

    话音刚落,立马有人跟进,还叫嚣道:“对!巢湖是大家的巢湖,赵将军不过是外来人,不能做巢湖的主。”

    “哈哈……”

    赵繁听言不禁哈哈大笑,然后说道:“汉室颓丧,百姓流离,群雄并举;然,你等跟随郑宝占据这等丰腴之地,却不思发展,军备懈怠。而今郑宝被我所杀,你们之中却没人敢带领奋然反抗,可见尔等俱知自身威望不足以带领巢湖!”

    “这……”

    赵繁的话简单直接,立即戳中了这一帮降将的内肋。

    郑宝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是郑宝在巢湖淫威十足,能郑宝相比的,这巢湖一个也没有,加上耿湛的离去,更加是群龙无首。

    不管如何,郑宝都已经死了。

    他们不是不敢杀了赵繁为郑宝报仇,但成事之后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赵繁是袁术的人,他们知道四世三公的威力,可以说只要袁术下一纸文书,他们这一帮子人就没人敢收留,哪怕朝庭的也不行,因为现时袁术文书比朝庭实用。

    这天下诸侯也没几个愿意为了他们这一帮子人得罪袁术,这一点他们也清楚。

    降将们一下子处于惶恐之中,何去何从呢?

    像耿湛一样的离开巢湖他们心有不甘,他们和耿湛不一样,耿湛是文人,去到袁术一样有发展。

    而他们不过一群大老粗,只懂挥刀舞剑,袁术手下人才济济,多他们几个不多,重用是不可能,不成炮灰已是万幸。

    赵繁见降将们踌躇不已,知道他们的反抗意志薄弱了许多,于是说道:“而今世道纷乱如麻,群雄又割据一方,以致百姓流离颠沛,某虽不才,但却匡扶百姓之意,丰腴之地必遭他人窥视,众位可有能力保下巢湖不乱?今我帐下有谋士数人,战将数名,又有袁公为我支持,若你等真心归降于我,我必诚心对待,不离不弃。”

    这时鲁肃走了出来,说道:“某乃东城鲁肃鲁子敬,现为主公帐下,不知道诸位可听过区区薄名?”

    “竟是子敬先生,不是说去了荆州么?”

    “子敬先生乃是大才之人,竟然投赵繁!”

    “子敬先生……”

    见鲁肃站出来一时间议论纷纷,鲁肃毕竟是东城名士,也是一任东城长,作为巢湖的军中高层,对一些名士当然是有所了解的。

    鲁肃见状说道:“看来诸位对某知之不少,但某要说的却是我家主公。东城富足引起郑宝、耿湛的贪念,引兵东城,导致郑宝为我主所杀,此为我主之勇;耿湛奸诈,然我主大量,举荐寿春为官,此为我主之仁:再者,我主在东城,造水车,建学堂,劝农时,济孤寡,此为义举。仁勇双全之人可为你等明主否?”

    随着鲁肃的话音落下,降将们顿时迟疑了起来。

    确实,如鲁肃说的,巢湖离东城并不十分远,赵繁的所做所为确实是一位明主。

    人在屋檐下不提不低头,亦或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们只是迟疑片刻而已,很快就有将军做了决定。

    只见一位将军站了出来,举拳说道:“某吴喜拜见主公!”

    “陈仲拜见主公!”

    “张念拜见主公!”

    顿时,降将们纷纷表归降,从此定下主从。

    乱世弱肉强,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则择主而事,不外如是。

    而赵繁却是有能力继续能带他们在巢湖中生存下来的人,自然是无不相从。

    就这样,赵繁用鲁肃,徐庶之计,以一千多士卒,借袁术的威势和郑宝的头颅,迅速的收降了巢湖城。

    从始至终,赵繁都没牺牲一名士卒,这以说巢湖之战完美收官。

    收服巢湖,势力大涨。

    赵繁先是在太守府大厅内,安抚了一下众多将军,令陈到立即整编士卒,淘汰老弱,加快操练兵马。

    又令人传令,着崔钧,石韬二人速到巢湖主持行政,安抚百姓。

    崔钧,石韬二人收令后立即赶到巢湖。

    太守府,主厅内。

    赵繁,鲁肃,徐庶、崔钧,石韬五人分别落座,门外则有周仓以及裴元绍带着一些护卫作为守卫,陈到正在加紧整顿士卒没有过来。

    “此次,我等托了耿湛的福,收取了巢湖之众,实力猛涨,但也不能不小心谨慎;现在靠着袁术的威势和郑宝的头颅,震慑众人,但时间长了,难免就会产生龉龊。”

    赵繁有些担忧的说道。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确实,虽然说是迅速逼服了巢湖之众,留下的问题也不少。

    赵繁在巢湖的根基太浅,一些矛盾暂时压制下去了,但是压制的时间越长暴发的就越厉害,所以应该要尽快解决,不能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