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冷时贤

作品:《红楼护花人

    贾牧到屋内拿了契,到外面叫那妇人盖了手印,随机把这吴二姐领了进来。

    吴二姐跟着贾牧进去,懵懵懂懂,只觉得这院子比别处干净,四下都是些山兰,芍药,此时见一个边身绫罗的姑娘,便叫了声:“奶奶好。”

    青心大笑,问道:“你从哪里弄来的丫头,我瞧着,竟有几分像咱家的姑娘。”

    贾牧:“今儿遇见有人要拐她,这丫头不错,咬了那人一口,叫她跑了,我这才起了心思,她家也不容易,就卖给了我,月钱这些都是我发,姐姐行个好,给她弄件体面点的衣服,到时问问我拿钱。”

    青心笑道:“这话没得叫人恶心,既是你的丫鬟,我自有一份安排,我前些日才看了,这身形的衣裳正有,我这就叫人去拿,姑娘现在太太那边,明日你也别问功课的事儿了。”

    “那是自然,多谢你费心。”说话之间,已到了西厢,吴二姐只听咯当咯当的响声,她有些好奇,只听贾牧道:“此后,你就叫晴雯了,好吗?”

    “好听,好。”晴雯眼角笑起来,舅妈跟她说进了大户人家要记得给笑脸。

    二十五两买来晴雯,贾牧自以为和五张羊皮换来百里奚一样,是交易史上的经典之作。

    晴雯换好衣服,出来见贾牧,贾牧上下一看,点头:“府里有规矩,我慢慢讲给你听。”一讲便讲到了黄昏。

    林府的规矩比起京城的贾家来,没有那么严,你要是想受宠,那就自个儿琢磨主子的意思,这不是学规矩能学出来的,只是有一点要注意,建在北边的藏书馆,闲杂人等不准进去,里面藏书约四万卷,林如海视若珍宝。便是无意进去,也要被打发走。

    黛玉听闻贾牧买来一个丫鬟,便过来看看,见晴雯的样子和她看镜子时倒略有几分相似,心中一时也说不上什么感觉,贾牧说:“姑娘饶了我罢,好容易闲暇时候,也给我放个假,让我喘口气才是。”

    黛玉啐了一口:“夫子说:‘诲人不倦’,师傅你这喘口气的说法又是听那个圣贤说来的?”

    真的要被榨干了。

    贾牧叹口气:“那我就接着讲。”黛玉坐着拿笔,雪雁一双眼睛望晴雯脸上瞧,晴雯被瞧得不好意思,低头,贾牧嘴里说出的字,她也只能听懂几个,虽听得出不是念佛经,落在她耳朵里跟天书也差不了几分。

    说的月亮爬上来,晴雯送黛玉等人出去而返,贾牧躺在床上已经呼呼大睡,晴雯吹了灯,便钻进了贾牧的被窝里。

    ······

    “来切一点点葱花备用

    再来一点点蒜蓉备用

    要切一点点香菜...”

    贾牧哼着云南老农的歌曲,缓缓睁开眼:

    “你怎么睡这呢。”

    晴雯揉揉眼睛:起身道:“不是主子说要侍奉在身边吗?”

    贾牧手指指着:“往后睡那边。”他这个床外面有个小门,隔开的夹间李就放着一张小床,丫鬟就是睡在这里,当然有些人家可能清丽的小厮也会睡在这里。

    他不是老登大统领,可不敢这样,这晴雯也不是他亲戚,一起睡着怪膈应的。

    太阳升起又是一日,林黛玉要读唐诗,她看,不懂的便来问贾牧,贾牧不懂的,就讲历史,他对唐诗也没什么研究,黛玉被贾敏叫去拜佛,贾牧得了空余,脑海里想起冷子兴,因忆起这扬州好像有一个“智通寺”,午后便动了身。

    寻到城外,看见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寻来全不费工夫,贾牧走进去,只见龙钟老僧在里面扫地,贾牧问道:“师傅,我想问一个人,不知你认不得冷时贤?”

    老僧不言语,贾牧怕他没听清楚,贴近问道:“师傅,你认不得冷时贤?”

    老僧此时嘴里不知嘟囔什么,贾牧问道:“你老人家说什么呢?”

    老僧眼看贾牧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便道:“什么冷时贤,热时昏的,我不认得。”

    “你老人家见多认识广,当真就一点不知道?”这老僧肯定在装,这冷时贤名声那么大,他竟然一口回绝,肯定知道些什么。

    老僧原本耷拉的眼睛,精神了起来:“这次是谁病了?”怎么多年了,这锦衣军还是找来了。

    贾牧也惊了,“巡盐林御史的内眷,师傅愿意去看看吗?”

    老僧叹口气:“好罢。”

    到林府入座,贾敏还不曾回来,林如海也忙于衙门的事情,贾雨村也不在,贾牧也只得自己招待,问什么,这老僧只是不说话,也不喝茶,两只眼睛闭着,嘴巴也没有念经似的动,只是闭着,不知老僧心里想什么。

    黄昏时分左右,贾牧听到脚步声,往门槛走,只见晴雯来了,说:“太太来了。”

    贾敏听贾牧说请来了个顶好的郎中,自也高兴,原来他这些日子在忙这件事。

    贾敏坐在账内,伸出手来,老僧搭着,收手:“这病倒也不难治。”

    林如海听了,忙过来道:‘什么?师傅可有法子?’

    老僧道:“茜香国无忧乡中有种吉云草,取来,碾成汁,蒸糯米团,吃三十日便好,舍此以外,还需在尼姑庵里静养一年,静养期间,每天早起以食指轻敲耳畔二百下,方可痊愈。”

    林如海此时才问起贾牧这老僧的底细,贾牧把事情告诉林如海,林如海睁大眼睛,双手握住老僧的手:“多谢师傅救命之恩。”

    老僧问道:“我这该可以走了吧?”

    “寒舍已经备了斋饭,师傅为何如此仓促?”

    老僧连忙摇头,他怕冲出来刀斧手。

    老僧走了,林如海和贾敏自是欢喜,林如海忙安排仆人林万相关之事,这才想起黛玉的病情,贾牧去问,那老僧已经不知去向。

    ······

    转眼便是秋天,林万终于回来,将吉云草碾成汁,贾敏吃了一个月的糯米团,身体果然好了不少,贾敏想着尼姑庵的事儿,恐林如海事情忙,无暇照顾,林如海则投桃报李,给贾牧谋了国子监的一个生员位置。

    阴差阳错,林黛玉进京竟然比原本红楼里面还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