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聚集地武备

作品:《我在明末改造沙漠

    单海文不是枭雄,没有争霸天下的志向,也没有那么狠得心肠,在自身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收拢更多的人口,来为聚集地增加实力,从而间接地为扩充秘境努力。

    乱世,首要保证自己人的安全。

    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护卫队员武装的强大一些。

    单海文对于他提供的武器装备还是很有自信的,在没有遇到大炮前,他手上的武力几乎没有敌手,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机动能力。整个聚集地连百十匹战马都凑不齐,就别想那有的没的。

    至于聚集地的那些机械,他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们这个时候在外界出现,远远不到时候。

    想了半天,都是千头万绪,除了不缺人啥都缺。

    索性不再思虑,大不了老子先把人撤回到聚集地发展种田大计,等到兵精粮足再出去也不迟。

    定下计划的单海文决定九月前再让商队出去一趟,在王嘉赢与朝廷官军作战之时,尽量多的带回因为战事逃离家园的人口。不过到时出去的人马可不是这两次出去的规模了。

    战端一起,遍地乱民,贼匪。人手少了可不是这些家伙的对手。

    在出发前,他需要给自家的商队提供更强的武备。

    防刺服,是不错,但是却无法防止重武器的击打,而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所有骑兵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为重兵器,依靠战马的冲击力,以及重武器的打击,重伤被包裹在甲具里面的对手。防刺服只能防止弓箭的杀伤,对上这些家伙,也只是挨宰的份。

    但是甲胄却是朝廷严控物资,私人事不准拥有,一旦发现至少抄家流放,严重者满族诛灭!

    单海文在不断寻找绕过的方法。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使用板甲,加工简单,套在身上,外面再套上一套防刺服,基本不会有人怀疑。地星上有的是机械加工厂可以定做。

    如果不是聚集地的水利冲压机还没有眉目,单海文可不愿意再花钱去购买。

    大明王朝的人个子不高,哪怕是北方,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米六左右,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体型都不高,吃不好,怎么可能长高!

    个别身高超过一米七的也像个竹竿一样,瘦的可怕。

    单海文定制了两千套胸甲,腿甲,护腕,护臂,以及配套的绳索,又全部让厂家涂上黑漆。花了六十万。

    弓弩不用,除了他采购的三千套外,工坊也按照样式防制了两百套,射程与威力差了五分之一。单海文不清楚大明的弓弩真实性能,觉得不合格,随即就被人教育了。

    原来,大明的弓弩,是最不实用的远程武器,只有短短三五十步而已,换算过来就是五十米到八十来米。而弓箭的杀伤力最低标准都在百米以上。挑选弓手的标准则是要求一百二十步,也就是接近于两百米,由此可见弓手的培育难度,弓箭的杀伤力可见一斑,更别说将领的标准到了恐怖的

    三百米之远,更不敢提那些外族的射雕手哪一个不是可以射到五百米外的猎物,当然射雕手是几万甚至数十万人中才可能出现的一个天赋极强超级弓箭手。

    不过到了明朝末年,百姓瘦弱不堪,导致弓手的选拔也标准降低,降低到七十步起,也就是百米。朝廷的精锐部队虽有降低,但都平均在一百米以上,只有地方部队,掺次不齐,好的百米以上,差的部队六七十米。但是,这里有个但是,选拔的标准不代表真实作战时弓箭的平均射程。作战时为何一名弓手,只能一起连射二十箭就没有力气,就是因为弓,军中配备多为一石弓,但那是满拉力状态下远射以及重箭时所用,射程远,杀伤力足。大规模作战时,要求是射速快,射程一般都在百米以下,才能达到杀伤要求。你要让一个弓手每支箭的射程就必须达到百米以上,那简直开玩笑。远射时一般都是第一轮箭在百米以上,后面射箭的角度都会逐次降低,直至最后的平速射,然后弓手退后,恢复体力。时间也大多在两分钟内,并且还要更换箭支种类。可想而知这麽短的时间对于弓手的要求有多高了。

    所以说,在古代培养一名合格的弓手,花费可是不小。

    聚集地也有不少的弓,属于战弓,也就是军用弓,多为八九力弓,达不到一石弓要求,罗大壮以及招山虎等人随身携带的弓基本上能达到要求。

    以现在聚集地的普通人体力大多数都能够拉满,女人也基本差不多。

    如今聚集地也有不少人会制作普通弓,挑了百十号人专门用来制作,单海文从地星采购回来十余方桦木,以及二十来张生牛皮供应。才开始制作不久。

    单海文采购的狩猎弩,经过改装后射程可以达到两百米,有效杀伤距离一百五十米。一般来说网上售卖的弓弩射程基本不会超过五十米,

    但是,弓弩可以调整磅数,或者增加弓臂钢片,或者弓弦的强度等等诸多小招数,单海文就是如此操作的,经过特制后的狩猎弩,增加了上弦器,以节省力气。可以轻松射中二百米外的靶子,但是,需要使用特制的弩箭,普通弩箭超过百米就会飘,中不中全看运气。好处是不需要恢复体力,可以持续性保持远杀伤不断。

    所以,除了每具狩猎弩配备五十支五十克普通弩箭外还特别配备二十支一百五十克钢制重箭用于远程杀伤。每个弓手携带两个箭袋七十只箭,以及备用的一百支轻箭,一个班至少有四名弓手,就是六百只箭,加上四名刀盾手,三名长枪手,两名火铳手,就是对上一个百人

    队也可以不落下风,甚至对敌人造成巨大死伤。三个班合在一起,基本上可以无视百人队,直接压上。

    商队在外面碰上的袭击最多时在两千人以上,对商队前后夹击,那一次守在两头的护卫队人数只有三个班,以及一百来个商队的护卫。

    这三个班三十六个人,当时还没有完成兵种配备,只配有部分短朴刀,以及长枪。一接敌,场面就十分惊人。三十六支狩猎弩连绵如雨,

    短短五分钟商队的两头就倒下了数百具尸体,而且这些尸首没有一具能冲入五十米内!

    位于中间的厮杀更加剧烈血腥,守在中间的护卫队员只有两百六七十号,又是沿途分布,五人小组之间的距离都在百米以上。当时,袭击者是从道路两侧不足百米远的土沟里杀出来的,又分成好几处袭击,导致护卫队员们只能被动应敌。幸运地是那是商队刚刚出了沙漠百余里,还没有来得及收容流民,车队的距离不长,防守起来比较容易。

    还没有完成训练科目的护卫队员们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中部一接敌短短半分钟迅速就进入短兵相接的肉搏!也就是这半分钟时间,让让护卫队员们能够取出防暴头盔戴上。戴上头盔,拉下面罩,一手持防爆盾,一手持短朴刀的护卫队员们组成小队,没有呵骂声,只有不断地挥刀,挥刀。血雾冲天,凄厉短促的惨嚎声不断在人群中响起,一道道冲上好几米的血泉不断在阵中飞溅,落到厮杀的人群头上身上,很快稳住阵脚的护卫队员们迅速就近组合成为更大的小队,对袭击者造成更加惨烈的杀伤。

    按照罗大壮的说法,那一场厮杀真是杀得爽快至极!结合了那次的战斗,聚集地迅速改良战斗时的配合模式。也就是现在的十二人队。

    除了狩猎弩,还需要提前做一些火药武器来作为近防武器。大明朝廷有万人敌,便是个极不错的参照。

    有最优的的黑火药配比,单海文觉得制造出来的万人敌杀伤力可以冠绝大明,至于其他的炸药,对不起,聚集地还没有能力制造,即便是他也只敢用硝铵来制作少量出来自个使用。威力更强的黄色炸药,他想都不敢想。

    在地星上起码硫磺与硝石这两样可以不费劲就能够买到,大明则不同,那可是严控品。并且制火药的工匠也是被严密监视者,不得随意。

    绝不会像某些中出现的那种。

    火药作为国家重器,怎么可能不严格。

    即便是罗家,父亲又是千户,世代将门,想要弄个火药匠,不仅要花极大代价,银钱,等诸多手段,且还不一定成功,一旦泄露,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聚集地到如今为止,两万多人中,无论铁匠还是枪匠都有不少,但是火药匠没有一个就可见一斑!

    聚集地制作出来的万人敌也只会当做最后的手段使用,每一次的使用后面都会写清楚环境,境遇,数量,杀伤力等等诸多要求。

    单海文有贸易公司,购买这些还是比较简单的。

    每样买了几百斤。

    除了火药原料外,单海文又定制了一批陶瓷罐,到了秋粮收获,这批陶罐就能起到作用了。

    沙漠的八月,就在单海文的各种鼓捣中慢慢划过。

    一起陪伴地除了工坊的绝大数工匠,还有热沙暴,飓风,高温,干热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