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嫁了

作品:《山河美人谋

    与其说是账册,不如说是账页。

    一页页,尚未装订成册的纸上,记着某年某日,从裴府拿银两多少,用何种方式倒手,最后干干净净变成合规收入,再交给东宫詹事。

    裴衍的账、东宫的账、大兴善寺的账页,三账联查,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大理寺计簿司摆开桌案,十几个人共同核对,查得清清楚楚,只有一项银两,从裴衍账上支取,没有送交东宫。

    那是五百两黄金。

    “巧了,”王厘低声问道,“从刘砚府里,也搜出五百两黄金。看来……”

    “大人您是说,刘府尹偷盗吗?”林清问,像是立刻找到了能够弹劾的地方。

    崔玉路皱眉。

    今日这“偷盗”二字,出现得实在有些频繁。

    “暂不问刘府尹的事,”崔玉路道,“太子的事,怎么交代啊?”

    他们三个说话的声音不大,也不敢大。

    “查得如何了?”朝臣们已等得有些不耐烦,皇帝的弟弟康王甚至已经在打瞌睡。

    几个御史拿出随身携带的笏板,把康王打瞌睡这件事记下来,准备日后弹劾。

    “此事,”崔玉路扬声道,“需要即刻回禀圣上。”

    早该如此。

    圣上下令要大理寺彻查,要太子和楚王当堂对质,但却没有说,大理寺也有资格对他的儿子们评头论足、下令判罚。

    朝臣们顿时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明白,大理寺八成是查出了太子贪腐的证据,但是今日这里里外外,有能做主惩治太子的吗?

    没有,他们全都是大唐的臣子。

    “好,”李璋仍旧坐着,询问崔玉路,“查了东宫,不知道崔寺卿有没有查一查楚王府,查查楚王靠什么起家,怎么做的生意。或者——”他转头看向李策,问:“楚王自己,能给出解释吗?”

    今日没有查出盗墓,不代表真的没有。你那些做生意的本钱,总要有个来处。

    李策微微咳嗽,若有所思似在回忆着什么,最终却淡淡道:“不能。”

    他答得云淡风轻,又补充道:“太子若有本事,不妨自己去查。但本王一未盗墓,二未打劫,三未贪腐,清清白白、经得起查。”

    “清清白白?”李璋冷笑一声,道,“那便到父皇那里去吧!”

    他说着起身,朝臣连忙俯身,做出恭送的礼节,可太子尚未踏出大理寺的门栏,便又有人跑了进来。

    这一次来的是内侍。

    这内侍身穿紫色圆领窄袖袍,说明他至少三品以上。他跑近了跪地抬头,众人看到他的面容,认出是正二品殿前公公姚维。

    姚维四十来岁,微卷的头发被他束进官帽中,皮肤瓷白眼神狡黠,鼻翼两侧有深深的纹路,令人印象深刻。

    他原本是东宫内侍,李璋监国后,让高福去伺候皇帝,把宫中内侍省权柄,全部交给姚维。

    如今姚维慌慌张张跑来,身后跟着十几个内侍,阵仗很大。

    “出事了!”他跪地叩头,额头渗出汗珠,声音悲切,道,“圣上病危。”

    圣上病危!

    终于,今日的消息如雪山上滚下的雪球,越来越大,越来越令人震惊,最终“轰”地一声,雪崩了。

    天地骤暗,群臣震动。

    他们慌乱地议论,着急地询问,有年纪大的,听到这句话,摇晃着昏厥过去。一时间,按人中的,呼救的,喂水的,朝臣方寸大乱,像没有梁柱撑起的殿宇,要碎成一堆瓦砾。

    在一片混乱中,打瞌睡的康王终于醒了。

    “皇兄?皇兄怎么了?”他哀嚎一声,尚未问明白,便先哭了。

    “圣上病危。”有人回答道。

    “圣上病危,太子呢?”他走向太子,双臂挥舞,恳切道,“太子要稳住局面啊。”

    “圣上病危,太子当主持朝政、稳定大局。”一直沉默的宰相傅谦,此时对李璋郑重施礼,沉声道。

    太子李璋已经转过身。

    他迈步向前,穿过杂乱的大堂、悲痛的朝臣、惶恐的囚犯,身姿挺拔面容郑重,黄色的衣袍在风中扬起,裹挟着今日隐而不发的狂暴力量。

    他一步步走上台阶,走到大理寺案桌前,凝重的脸颊抬起,锐利的眼眸扫过殿内每一个人。

    崔玉路、王厘和林清走下去,朝臣纷纷回过神来。

    除了昏倒尚未醒来的,其余人撩袍下跪,叩首高呼道:“太子殿下。”

    今日在这大理寺公堂,或许有人对李璋产生过质疑,笑话过他的愚笨,担心过大唐的未来,可此时此刻,他们必须承认,这是皇帝钦定的太子,是皇帝殡天后,大唐的统治者。

    只有三个人没有跪。

    赵王李璟、楚王李策、六皇子李璨。

    李璨甚至再次后退了一步,面色微白。

    在一片跪地的宗室、皇子、朝臣中,他们三人非常显眼。

    李璋的目光看过来,李璟犹豫片刻,还是撩起袍服,跪下去。“咚”地一声,虽然不情愿,却跪得很重。

    李璨低头看看脏乱的地板,有些嫌弃地摇头,表示自己不跪,是嫌脏,不是对太子不敬。

    而李策径直转身,向外走去。

    “站住!”公堂上传来李璋的喝止,“楚王要去哪里?”

    “侍疾。”李策道。

    他神色从容,只有对皇帝病情的关切,面对已只手遮天的李璋,浑然不惧。

    圣上病重,皇子当然要去侍疾。

    李璋任由李策向外走,同时唤道:“禁军统领。”

    “微臣在。”禁军统领白泛兮低头。

    “禁军何在?”李璋大声喝问。

    “在!”大理寺外山呼海啸。

    “抓住他。”李璋侧立案桌后,一只手按在桌上,看着肃然而立的李策,下令。

    白泛兮错愕地抬头,听到李璋重复:“抓住楚王。”

    禁军一拥而上,把李策团团围住。

    李璋已忍了太久。

    忍他抢走叶娇,忍他韬光养晦,忍他声名鹊起,忍他玩弄人心,忍他得皇帝器重、朝臣附庸。

    忍他在大理寺,让自己颜面扫地。

    好在,此时他无需忍耐。

    “楚王李策,”李璋道,“同罪臣勾结,构陷皇储,罪无可恕,自即日起幽禁王府,无诏不得出入。”

    外面的雪停了。

    大理寺安静得只能听到呼吸声。

    那些呼吸声有些急促,有些愤怒,有些难以抑制。

    可禁军“哗”地一声拔刀,压制住了那些呼吸,也压住朝臣想要反抗的意志。

    大唐是李璋的了。

    即便他颠倒黑白,又能怎样?

    他们都忽视了权力的可怕,当权者便是律法,便是天地,便是决定生死的神。

    只有一个人抬头,质问道:“太子的证据呢?”

    那是赵王李璟。

    李璟跪得笔直,神色却愤怒怨恨。

    李璋的心宛如被割了一块,有些痛。

    他知道,自己的亲弟弟,已经站在他的对立面。

    即便李策已是强弩之末、随时会死,李璟也拼死守护,对抗自己的胞兄。

    李璋在心中叹了口气,淡淡道:“证据吗?慢慢找。”

    李策并未抗旨,他向外看了一眼。

    一只白色的鸽子掠过大理寺的屋檐,在空中消失。

    幽禁李策后,李璋的报复并未停止。

    三日内,十几位朝臣下狱。

    大理寺卿崔玉路,在自己的监狱里,同京兆府尹刘砚相遇了。

    崔玉路有些抱歉,道:“只差一点点。”

    已经审出了那些金子的来处,就差查出是谁放进刘砚府上,就能为刘砚翻案了。

    刘砚并未生气或者遗憾,他从叠放整齐的大氅下面,掏出一个瓷瓶。

    瓷瓶打开,酒香四溢。

    “别灰心。”刘砚道。

    他甚至教崔玉路哪里的地面干燥些,躺着不会太冷。

    崔玉路不能不灰心,大理寺外敲敲打打,听说,是突厥使团带着联姻的宗室女,出发了。

    长公主之女舒文,到底未逃过联姻的命运。

    送舒文出嫁的人,是鸿胪寺卿,严从铮。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pp最新章节。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p>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p>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