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清风楼拳打蒋忠(二)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如果这个时候黄义德缩回去了,那他刚刚就不会站出来了。所以显然蒋忠的话吓不住他,也对他没什么作用。这个时候别说你蒋忠了,就算蒋大爷来了也不管用。美娇娘在前,哪还管你蒋忠啊!

    “那我要是不想走呢?”

    黄义德这话一出,整个清风酒楼里面的空气就像是一下子凝固了一般。

    “如果你不走,那就别怪你蒋三爷不给你面子!小子,我敬你三分,你如果不知好歹,那可怪不得我了!”蒋忠神色狰狞的说道。看得出他已经憋的快忍不住了,这家伙真有动手的念头。

    “哈哈哈!我是清水闸的闸官,你难道还敢殴打朝廷官员吗?”黄义德很有气势的质问道。

    “哼,不过就是一个区区的闸官。别人叫你一声大人,那是看得起你。你小子没品没级的,算个屁啊!”蒋忠毫不客气的说道。

    “大胆,竟敢对本官不敬!今天这事情我是管定了,你又能怎么样?”黄义德被他说的也有些冒火了。好歹他也是朝廷官员,一个江湖莽夫竟然敢对他如此嚣张,这让他很生气。

    “那就怪不得我了!狗官,看打。”话语未落,蒋忠就挥拳过来了。

    只见一只硕大的拳头猛击了过来,看这架势,如果被打到的话可是要受伤的。但黄义德既然敢出头,并且强硬到底,那自然也是有所依仗的。

    只见他一把捏住蒋忠的拳头,然后顺势一个贴胸靠身,右肩猛的撞出。

    “扑通”一声,蒋忠狠狠的被黄义德撞飞了出去,还把一张桌子给压坏了。看那架势,可伤的不轻啊!要知道清风酒楼用的都是民间制作的八仙桌,用料还是有些讲究的,一向以坚固耐用而著称。现在连八仙桌都被压坏了,这力道可不小啊。没看到蒋三爷都吐血了嘛,这可把蒋忠的几个随从给吓坏了。

    “三爷!”

    “三爷!”

    “三爷!你没事吧?你可别吓我们啊?”蒋忠的几个随从赶紧把他扶起,但此时这家伙已经摔晕过去了,可把他的几个随从可吓坏了。

    “快去找大夫,三爷昏过去了。”

    “快啊!”

    在一片混乱中,那个喜儿姑娘早就已经不见了人影。估计是害怕,所以偷偷溜走了。黄义德一看佳人已走,也没有了兴致,于是也回闸官衙门了。至于蒋忠的那几个随从现在急着救治自己的主子,也没心思和他为难。而且说实话——黄义德连他们的主子都不怕,还会怕几个随从嘛!

    原来早在穿越之初,黄义德就发现自己的力气猛增数倍,反应速度也变得敏捷迅速,而且精神也变得更好了,就连记忆力都增强了许多。他曾经偷偷做过试验,他现在的力气就算没有一千斤,那也差不了多少了。那可是妥妥的大力士啊!之所以会有这么惊人的变化,黄义德估计可能是因为灵魂穿越之后造成的变异。有可能是因为灵魂力量的叠加引起了身体的进化,也算是穿越者的福利吧。

    刚刚那个靠肩击打他还是留了五分力气的,不然如果使出全力的话,蒋忠这个家伙最起码要飞出去五六米,必死无疑。不像现在,虽然有可能断了一两根肋骨,但至少小命是没什么大碍的。只要修养两三个月就能够没事了,谁叫这个家伙自找苦吃。

    事情从表面上看好像就这样结束了,以后几天也没什么反应。那个蒋忠既没有报复,也没有报官之类的举动,事情好像就已经过去了一样。黄义德也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现在心里面想的全是喜儿姑娘。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蒋忠还真是一个有些来头的人,在之后不久就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当然,这些他暂时是不知道的。他现在满脑子只剩下喜儿姑娘一个人的身影,照他的话说就是自己的春天已经来了。

    通过调查,他已经摸清楚了这个喜儿姑娘的家庭状况。喜儿姑娘的全名叫做张喜儿,是清河镇张秀才的大女儿,底下还有两个弟弟。整个清河镇一共只有两个秀才,一个是教书的王老秀才,今年已经快六十了。另一个就是张喜儿的老爹张秀才了。

    这个张秀才全名叫做张静修,今年已经38岁了,据说现在正在参加这一次的乡试,地点就在苏州城内。原来这苏州城除了是苏州府的府城之外,还是江苏省的省城所在地,而乡试一般都在省城举行,考中之后就是举人了。前段时间黄义德还以为苏州知府已经是苏州府的老大了,自己的大伯那是老三。其实上面还有一个更高的江苏巡抚衙门,简直就是苏州城的太上皇啊!不过现在黄义德没品没级的,层次太低,还没有资格接触到那个层面,所以也就没敢多想。

    话说这张秀才和黄义德死去的老爹一样,也是早早就中了秀才,但这些年参加了多次乡试都没有中,可谓是运道不佳啊。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显得穷困,所以喜儿姑娘才会出来卖鸭蛋用以补贴家用。不然一家五口人的口粮还是一个问题,光靠张夫人织布和种几亩薄田那是远远不够的。

    “唉,这科举真是害人不浅啊!”黄义德很有感慨的说道。

    这科举既是一条黄金大道,能够让许多寒门士子飞黄腾达,实现心中的报复。高居庙堂之上,那可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愿望啊!但千军万马要过这根独木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光一个小小的秀才就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道关口,成功通过才算是成为了一个秀才。之后才是乡试,然后才是会试,最后还有殿试。这一层层挑选下来,那几率简直小的可怜。不是学霸,那你根本就不用考虑。而且除了学识好之外,还要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否则你依然不会中。许多考生一直考到死也没有中秀才,也有许多秀才一直考到死也没中举人。到了举人这一级,那待遇就完全不同了。

    举人在地方上已经有“乡进士”的说法,不仅可以参加会试,还可以直接做官。虽然做的可能都是小官,大多是八九品的官员,但好歹也是有品有级的朝廷命官,走出来不知道有多威风!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了秀才之后仍然很穷,卑微不堪。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这也是为什么以前黄义德的老爹和这个张秀才不停去考举的原因。因为一旦中举,那场面可就大大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