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监狱中的潜规则(一)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作为刑部大牢3号监狱的司狱,其实黄义德的事情还是蛮多的。整个3号监狱有八百多号犯人,职责还是很重的。毕竟刑部大牢里面关押的许多犯人都是重犯,出什么岔子的话那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不过对于那些重犯,监狱的人事先也心里有数。毕竟犯人的情况都是有记录可查的,可以事先做好预防。别以为古代科技落后,许多东西就是一笔糊涂账。恰恰相反——在古代的衙门中混一口饭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底下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如果太傻的话,那注定混不下去。

    所以当上了司狱之后,黄义德就开始用心打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如果他愿意放权给自己手下的司吏和公使的话,其实他也可以悠哉悠哉的享受生活。但他毕竟年纪还轻,还不是坐等退休的时候。而且说实话——他其实也怕被手下人给吭了!毕竟京城这地方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关系非常复杂。就拿监狱里面的这些小吏和看守牢房的兵勇杂役来说吧,这些人大部分其实都是旗人,也就是八旗子弟。

    自1644年李自成率领着大顺军攻陷北京之后,明朝崇祯皇帝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煤山之上。驻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投降了,于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进入了关内。他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了大顺农民军,从而进占北京城。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后来又消灭了盘踞南方的南明的多个政权,最终坐稳了天下。仔细算来,大清坐拥天下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以前能征善战的八旗劲旅如今早就已经成为了软脚蟹,由汉族士兵组成的绿营兵已经取代八旗兵成为了朝廷如今主要的军队力量。随着岁月的流逝,旗人的数量已经也已经从入关前的几十万膨胀到如今的一百多万。事实上满人和八旗子弟完全就是两个概念!满人就是一个民族,而八旗是一个汇集军政大权的组织机构,而旗人并不都是满族。

    清兵入关以前,清太祖**哈赤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后来因为人数一天天增加(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蒙、汉、朝鲜、俄罗斯等族人),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八旗旗色除了原来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之外,再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约束。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又增编了“蒙古旗”和“汉军旗”。三类军旗各有八旗,实际上共为二十四旗。原来的本部,由于区别上的需要就专称“满洲旗”了。

    清兵入关的时候,这些“旗下人”或者说“八旗人”的男丁,大抵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入关以后,他们大抵受到了世代的优待。和皇室血缘亲近,地位崇隆的,当了王公大臣,什么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之类。地位小的,当什么参领、佐领;最小最小的,也当一名旗兵。由于他们参与“开国”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禄或者受到照顾。特别是满洲旗的“旗下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们大都是满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随清宗室到处征战的汉人,即归附已久的“旧人”置身其间。清代的制度,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凭祖宗的福荫,他们好些人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当兵,领一份钱粮。但是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名义上还是参领佐领,但实际上已经并不带兵,有的人名义还是骁骑校,但是已经不会骑马。更甚的,由于子孙大量繁殖的结果,每家每户的月钱不可能增加,一共就这么多。正所谓粥少僧多,人一多,这钱就不够用了。旗兵的名额有限,也不可能随便入营。加上上层人物的贪污腐化,大吃空额,能够入营的旗兵相对来说就更加有限了。这样,世代递嬗,不少旗人就穷困下来。他们之中某些有识之士,也觉得长年累月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也有去学习手艺的。但是这样的人,反而受旗人的冷眼,认为他们没有出息。所以除了当兵做官的旗人,没有职务的旗人大都是游手好闲的。或许有些人觉得不错,好像不用做事,但最多也就只能吃点稀饭窝窝头之类的,与所谓的幸福那自然是有距离的。

    因此只要有职位,朝廷也会照顾这些旗人。刑部大牢里面之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旗人,原因就是这样来的。你说黄义德对自己的这些手下其实也是蛮头疼的!你别看这些人现在混的这么差,还要在自己手下当差。但正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些人自己没出息,但说不定就会有一些显赫的远房亲戚。或者某些人干脆就是别人的包衣奴才出身,搞不好就有几分来历。这些人绞在里面,这刑部大牢的情况能不复杂嘛!黄义德初来咋到,也不敢随便乱搞。不然说不定就会出什么乱子!还好现在包括司吏刘城清在内的几个小吏已经投靠自己了,3号监狱的权利已经牢牢的掌握在了他的手里面。只要不出乱子,黄义德对底下人的一些事情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如许多犯人的亲属都会来探监,而他们进来之前肯定已经给下面的人塞了银子,不然怎么会放他们进来。这八百多个犯人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是有钱有势的,这出手的好处自然也不算小。如果黄义德看紧一点,自然可以断了他们的财路。但黄义德自然也不傻,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自然不会做,不然怎么让大家听自己的。

    除了探监之外,往里面夹带东西也是监狱里面比较大的一个外快。什么衣服、食物、书信,甚至还有烟斗、痰盂、椅子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时候底下的这些小吏只要点一点头,好处就能收的手软。

    而作为3号监狱的老大,黄义德自然是拿着其中最大的一份。他不仅能从犯人家属那里捞外快,每年朝廷会给监狱调拨下来不少经费,包括自己手下的这些人的工资、饭钱和八百多号犯人的饭钱等等,还有一些正常的维护经费等等。这些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年赵义德随随便便就能从中弄了一两百两银子。如果狠一点的话,就算再翻一个跟头也不是不可以。但黄义德胆子没这么大,所以至少目前底下的这些人对他这个新来的司狱还是感觉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