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拉壮丁(3)

作品:《重生康乾做帝师

    一进七星镇,黄义德等人一看到这场面,一个个都有些哭笑不得。好家伙,看来都把他们当成是坏人了!这年头,当兵的名声难道就这么差嘛!

    “戴兄,这七星镇的老百姓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看到我们进镇就全吓跑了?”黄义德很是不解的问道。

    他本来是叫戴双顺为大人的,毕竟大家都是把总,级别都是正七品。但一想到如今自己要带领这支三百多人的溃兵队伍,那就必须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所以他开始改口叫戴双顺为戴兄,一来显示尊重,二来也有突出自己地位的意思。戴双顺也是一个明白人,反正双方都有种心照不宣的意思。

    “黄大人,老百姓的胆子都比较小,可肯他们是一点害怕吧。”

    黄义德一听这话,心里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呵呵,貌似他现在也不是来干好事的!这抓壮丁可是一件惹人厌的事情!特别是对七星镇的老百姓而言!

    黄义德等人进入七星镇之后,黄义德先派人封锁了小镇的几个出入口。在这些当地老百姓出入的地方设置了木栏关卡,然后派出士兵把守。然后他们直接就朝七星镇镇长胡善仁的家里走去了。

    这个胡善仁今年52岁,已经在七星镇当地当了将近二十年的镇长。说是镇长,其实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个保长。

    清代保甲制度是封建国家在基层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官治行政末梢在乡村社会的廷伸。所谓“王权止于县政”仅在县官由朝廷任命、薪俸由国家支付这个意义上才能成立。自宋代以来,封建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呈步步增强之势,至清代达致顶峰。清代官府直接干预乡间事务的方式主要为两项:一为县衙胥吏差役下乡催征钱粮、揖捕人犯;再就是在乡间设立保甲制度。清代保甲制度定型后其职掌主要为三大项:户政、治安与赋役,其中治安又为重中之重,即所谓“保甲之设,所以弥盗安民”。为实现上述职能,清统治者沿用历代编户齐民的政策,大体以十进制编组民户,以每户门牌为基础,编造保甲名册。其步聚大致为:先由各州县官将“循字簿”和“环字薄”二册及门牌纸交予保正,保正交予牌长,牌长发给各户门牌纸,令其将户口详情填记而张贴门上。牌册由各户填记交予甲长,甲长将十牌名册汇编而制成循环两册,由保正转呈县府。县府对照之后,将循册保存,环册则发还甲长保存。若户口变动时,牌长应改填环册,定期(约每季一次)将修改的环册由保正转县,同时将循册带回。循册改正送县后再将环册携回,如此循环应用。

    保正、甲长、牌头一般由当地民众公举,报县官点充。其任职资格为诚实、识字、有身家。上述职务,限年更代,轮流充任,以均劳逸。实际任斯职者多为普通中等民人,尤其是甲长、牌头。乡保和牌甲人役均要向县衙递交保状,并要有保证人一同画押。而乡保更是须定期赴县衙述职,即“点卯”。各府厅州县保甲事务,其指挥监督之责,由州县官掌之,而按察使总其成。可见,保甲制度确为官治行政在基层社会的延伸,承载着封建国家管制基层社会的重要职能。保正、甲长、牌头虽不是在编官吏,不领官俸,但却是“在官人役”,“以供县吏之役使,”其虽“流品卑低,并不齿于齐民”,但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日趋职役化。时人言保甲制之重要性有称:“保甲之设,所以使天下之州县,复分其治也。州县之地广,广则吏之耳目有不及,其民众,众则行之善恶有未详,保长甲长之所统,地近而人寡,其耳目无不照,善恶无所匿,从而闻于州县,平其是非,则里党得治,而州县亦无不得其治……天下无一家一人不治焉。”。

    朝廷在七星镇并没有设立任何衙门,当地的事务都由保长胡善仁负责,这老家伙其实就是当地的地头蛇。因此要想顺利的完成抓壮丁的事情,黄义德必须找他帮忙。

    胡善仁的宅邸位于小镇的中央位置,是一栋占据面积多达六七亩的院落,带有几分江南庭院的味道。看到这家伙平日里油水捞了不少,不然怎么造的起这么豪华的宅子?

    “这位大人,不知怎么称呼?”一看到黄义德等人,这胡善仁已经早早的迎出来了。

    “本官姓黄,名义德。”

    “哦,原来是黄大人啊!真是久仰!久仰!这次我不知道黄大人要来我们七星镇,所以未成远迎,真是失礼了。不知道大人这次来我们小镇,到底有何要务啊?”胡善仁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胡保长,我也是一个爽快人,所以我有话就直说了。这次山东地界发生了叛乱,一股来自于直隶行省和山东行省交界处的土匪流窜到了我们这里,现在不仅占领了许多州县,就连济南城估计也已经被他们霸占了。身为朝廷命官,平定叛乱,保护老百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这次我准备在七星镇召集一批壮丁,让他们加入我的军队。这样也好收复领土,让老百姓重新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

    “大人,这消息是真的吗?济南城真失守了?”胡善仁不敢置信的大声说道。

    “当然,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我难道还能骗你不成?”黄义德斩钉截铁的说道。

    “啊,这可如此是好啊!我们七星镇就靠近省城济南城,如今战乱又起,难道灾祸又要降临了嘛!”

    “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吧,黄大人。我会尽量配合你的征兵任务,但请你尽量少抽一些。毕竟我们小镇以后可能也是多事之秋,还是需要很多人手的。”

    “行,你放心,我知道了。

    。。。。。。

    有了胡善仁这个地头蛇的帮忙,黄义德顺利的在七星镇上征召了954个壮丁。整个小镇上几乎18岁到35岁的青壮都被他征召一空,搞的胡善仁差点骂人。毕竟七星镇虽然有七八千的人口,但这个年龄段的青壮年其实并不是很多。这次黄义德一下子就在这个小镇抽调了954人,以后就算唐霸的匪军在来这里抓壮丁,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