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

作品:《谋三国

    第四章

    1. 坐断东南

    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身上多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以喻示他们的天命所归。在吴大帝孙权的身上,也不例外。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写到,孙坚的妻子吴夫人怀着孙权时,梦到将太阳拥入了怀里,她便惊讶地问丈夫:“从前我怀孙策的时候,曾梦到将月亮拥入怀中,现在又梦见将太阳拥入怀里,这是什么缘故呢?”孙坚想想说:“太阳与月亮都是阴阳之精华,是非常贵重的象征,这说明我们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成大业。”

    人们以此认为孙权生而不凡,据史书记载,孙权的长相确实有些不同寻常。孙权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据说他出生的时候“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方脸颊,大嘴巴,眼睛明亮,生命力十分充沛。此外史书还记载,他“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两腮长满了紫黄色的胡须,上半身长,下半身短。有人猜测可能孙权的祖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在孙权身上有返祖现象。《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孙权描绘成“碧眼紫髯”的模样,仿佛是有白种人血统的混血儿。

    从这些记载中,人们能够想见,孙权是典型的国字脸,满脸紫黄色的胡须,目光炯炯有神,不怒而威,骨骼强壮,充满朝气和活力。苏轼词中那句“亲射虎,看孙郎”写的就是孙权。孙权喜欢打猎,尤爱骑马射虎,有时候猛虎扑到身前,虎爪都攀到马鞍上了。张昭听说后就冷着脸教育他说,为人君者应该驾驭英雄而不是骏马,应该对付敌人而不是野兽。孙权也很乖,赶紧认错说,我年纪轻,考虑得不周到,不好意思啊。可以这样说,孙权还是不能控制血液里与猛兽搏击的野性,不让骑马打虎,就坐车打虎。他发明了一辆射虎车,车上不设车盖,自己坐在车子里,用箭射老虎,时不时有老虎或者别的猛兽扑到车子上,孙权就坐在里面用手击打猛兽,开心不已。张昭又去唠叨他,孙权总是笑笑,既不顶嘴,也不改正。

    从中可以看出,孙权继承了孙家人骁勇彪悍的性格,但相比孙坚和孙策的刚直霸气,孙权还多了一些委婉和韬略。所以,孙策临死时没有将地位传给酷似自己的孙翊,而是传给了刚中有柔的孙权,还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战于两阵之间,与天下英雄争衡,你比不上我;但举贤任能,使将士尽力,确保江东稳固,我却比不上你。”

    这是孙策对孙权长期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孙策初渡江东,就任命15岁的孙权为阳羡县长。孙权小小年纪,就显示出善于治理政事的才能,孙策曾为此赞叹不已。

    虽然被哥哥寄予厚望,孙策死后,孙权却难免忧虑重重。这一年,孙权年仅18岁。古人以20岁为弱冠之年,此时的孙权只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年,稚嫩的双肩将要担负的责任,是将一个初具规模的地方割据政权发展壮大。他能否镇住那些旧臣老将?他能否发展好父兄的基业?

    有些人认为,孙权接手就是现成的基业,不像曹操和刘备那样需要白手起家,他的处境在三国之主中应该最为容易。情况也不尽然,孙权接班的时候,面临着内忧外困诸多困难。

    《三国志》中曾借孙盛之口这样形容孙策的基业:“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就是说孙策创下的这个基业不是积德的基业,所以是不稳固的。

    孙策在世的时候,喜欢杀人,他最后就死在这一点。事实上,孙策杀人也有他不得已的原因。

    《三国志》中说孙坚是“孤微发迹”,他虽是江东富春人,却出自寒门,不属于江东的世家大族。他发迹的地方也不是在江东,而是当时袁术的治下江西(不是现在的江西省,而是现在的江苏北部和安徽部分地区)。孙坚的班底都是在淮河和泗水一带招募的,这些班底后来就交到孙策的手上。

    孙策带着这个班底回到江东的时候,江东的世家大族一致认为,孙策这不是回家,而是入侵,都对他采取抵抗的态度,所以孙策不得不大开杀戒。靠这种暴力的方式来对付不合作,从而建立起这么一个政权,因此孙盛说这个基业不是积德的基业,不是很得人心。其时,不独江东的世家大族不肯合作,就是一些从北方流亡来的士人也持观望态度。

    事实上,孙策一死,庐江太守李术就造反了,他宣布不再听从孙权的命令,还明目张胆地收留反叛孙权的人。孙权让他交出叛人,李术却说:“如果你有德有才,那大家一定会听从你的调遣;如果你没有,那么大家一定会离开你另投别处,我现在不能交人。”公开和孙权叫板。

    此外,《三国志》还讲到,孙权接班的时候,东吴边远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臣服,山越的少数民族也不服。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他们生活在江南、华南,以及西南的广西和云南,“越南”就因为在百越之南而得名。山越人为逃避赋税,逃到山里,他们自成一体,拒绝向孙权缴税。

    内部不安宁,外部情况也相当凶险。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在官渡作战,这一战无论谁输了,下一步都会来对付孙权。何况孙权的旁边还住着一个有杀父之恨的仇人,刘表的荆州紧挨着江东,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被刘表的大将江夏太守黄祖杀死的。

    孙权接班的时候,就面临着这么个内忧外患、近仇远敌的困境,一个手无寸功的年轻人,凭什么取信于人,度过困境?孙权想到这些,不由得哭个不停。这时候,张昭就走到了孙权的身边,劝他说,现在是哭的时候吗?现在我们四周到处都是豺狼,小将军如果一直哭下去,那就是开门揖盗了。何况,你现在重要的是继承父兄的基业,把它发展壮大,而不是像匹夫匹妇一样哭个没完。说完就督促孙权换上衣服,骑上马,带着仪仗队出去巡视三军,向人们显示江东有了新的主人,张昭本人则率领所有的手下立孙权为主。

    孙策临终时曾交代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这时候也从外地赶回吴县,在孙权身边辅助他。当时江东宾客对待孙权的礼节还比较简慢,依然把他当做一个将军来看待,是周瑜带头行臣子之礼,将孙权看做君主,其他人这才上行下效起来。

    和蜀汉一样,东吴政权也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第一股是孙坚、孙策留下的班底,也就是来自淮河、泗水的人,周瑜就属于这股力量;第二股是从北方避乱来到江东的士人,张昭就侧身其中;第三股是江东世家大族,江东有四大家族,分别是虞、魏、顾、陆,后来的陆逊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江东士族集团还没有全心全意地依附孙权,但淮泗集团和北方士人集团各有一个代表坚定地站在孙权身边,这就意味着孙权拥有了这两个集团的支持。有了这个基础,江东的政局就初步地稳定下来。

    紧接着,孙权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首当其冲的是除掉李术。孙权预料到李术有可能会向曹操求救,就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李术杀死曹操的扬州刺史的旧事,以激起曹操的仇恨,然后说李术狡诈无信,我现在要兴兵讨伐他,请你不要援助他。孙权先堵死李术的后路,随后就带兵将李术围在皖城。李术向曹操求救,遭到拒绝,遂做了孙权的刀下鬼。

    孙权又调集重兵对山越人形成合围,将领袖擒住,把青年人充军,对老人、妇女统一管理,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就此彻底解决了山越之忧。

    内忧解决后,孙权掉转矛头对准外敌,这就是近在咫尺的杀父仇人黄祖。江夏太守黄祖匆忙应战,他先将两艘大船并排列于江面,又用巨石系船,两艘大船如同水上城墙坚不可摧,船上近千士兵引弓以待。然而孙权有一个骁勇至极的敢死队,他们每人穿上相当于现在防弹衣的双层甲胄,在将军董袭的带领下,奋勇冲到大船旁边,砍断拴住巨石的绳索,破了黄祖的城墙阵。之后,东吴大部队蜂拥而上,大败黄军,杀死黄祖。孙权报了杀父之仇,还将夏口纳入自己的版图。

    建安十二年,不独孙权坐稳了江山,曹操更击败袁绍,平定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踌躇满志的曹操挥兵直扑荆州,来势汹汹如泰山压顶,刘表未及迎战便去世。

    荆州的剧变使江东集团也深受震动。江东集团一贯奉行“保江东,观成败”的守成方针,但这个守有两种守法,一种是固守江东,一种是以攻为守。荆州消息传来,以张昭为首的绝大部分人主张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只有一个人的意见契合孙权的心,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忠厚老实近于迂腐的一个人。那么,历史上的鲁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孙坚和孙策的勇武韬略都不在孙权之下,但二者的性格都过于刚硬,以至于最后都死在这一点上。孙权之所以将江东基业维持多年,正是因为他刚柔相济、灵活处事、能屈能伸。老子曾用完好的舌头和脱落的牙齿向孔子比喻,唯有像舌头一样懂得柔和变通,而不像牙齿那样去以硬碰硬,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长久,富有生机。成功是由千千万万个因素组成的,失败却只需要一个因素就够了。若想将漫漫人生引至胜境,需要知道行,更需要知道止;需要知道进,更需要知道退;需要一往无前的激情,更需把握分寸的理智,审时度势,牢牢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2. 大气鲁肃

    受《三国演义》影响,人们多以为鲁肃是一个忠厚老实接近迂腐的人。事实上并非如此,鲁肃是一个很狭义、豪爽的人,而且他目光长远,具有远见卓识,在三国诸雄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就是今天安徽定远的人。其幼年失父,在祖母和母亲的抚养下成人。史书说他“家富于财”,家里可能是大地主,非常有钱。青年时候的鲁肃体格魁伟,气度恢弘,喜欢击剑骑射,也爱好诗词歌赋。

    当时正逢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江淮地区未能免难,土地荒芜,饿殍遍野。鲁肃见此状况,就卖掉自己的田产,用来赈济穷人。公元198年,周瑜当县长的时候,路过临淮,听说鲁肃仁厚豪爽、乐善好施,就到他家里来借粮。按说鲁肃与周瑜从不相识,周瑜也不是本地高官,鲁肃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但鲁肃凭借对周瑜的第一印象,就指着家里仅有的两囷粮(囷是圆形的谷仓,一囷里可以放三千石谷子)说,拿一囷好了,这就是“指囷相赠”。鲁肃出人意料的豪爽让周瑜大为叹服,从此将鲁肃视为至交。

    当时的江淮是袁术的势力范围,袁术对鲁肃早有耳闻,就派人请鲁肃出任东城长官。鲁肃见袁术部下纪律松散,不成法度,知道他难成大事,就断然拒绝了。得罪了袁术,江淮也待不下去了,鲁肃就带着自己的族人和朋友一百多人投奔了周瑜。

    当时的江东,孙策刚死,形势尚不明朗,鲁肃的好友刘子扬就劝说他一起去投奔郑宝,鲁肃答应了,准备离开。周瑜知道后,就来找鲁肃,劝他留下,说当今之世不仅君择臣,臣也择君,孙权素有英才,而且能够亲贤用能,将来一定能成大气候,还是留下来辅佐孙权吧。鲁肃一听觉得有理,就没有离开。

    不久,周瑜就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马上亲自接见鲁肃,两人“合榻而饮”,把两个饭桌拼在一起,面对面地边喝酒边谈话。喝着喝着,孙权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当今天下大乱,我继承了父兄的事业,也想有所作为,“思有桓文之功”,也想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物,维护天子,称霸一方,足下既然来帮助我,请问你可有什么办法?

    鲁肃当场就给孙权泼了一瓢凉水,他说以我愚见,将军您当不成齐桓公、晋文公。想想秦末大乱,我们高皇帝也想当齐桓公、晋文公,就没当成,因为有个项羽为害天下。当今之世,曹操就是项羽,所以您是当不成齐桓公、晋文公了。

    但是,鲁肃语气一转,说,现在大汉王朝是再也扶不起来了,您也就别扶了,别想着当什么齐桓公、晋文公吧。曹操的势力很大,一时半会儿也除不掉,那么您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您现在应该牢牢守住江东的地盘,等待天下发生变化,一旦北方有事,将军您就西进灭掉黄祖,进攻益州,和曹操隔江相峙。那时候,你就可以建号称帝,寻找机会北上统一中国。

    这番谋划,俨然是江东版的《隆中对》,而且提出得比诸葛亮还早几年。可见历史上的鲁肃不但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那样窝囊迂腐,还是一位善于深谋远虑、审时度势的政治家。

    《三国志》记载,“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鲁肃这番话正好说到孙权的心坎上了。就像诸葛亮之于刘备一样,鲁肃的一番见解也让孙权拨云见日,看清了方向。后来,孙权正是按照这个路线,先灭黄祖,得了江夏,随后一步步图谋荆、益两州。

    荆州牧刘表去世的消息传到江东,政治上非常敏感的鲁肃就意识到这对于江东是一个机会。鲁肃起初设计的是,孙权、刘表、曹操三分天下,如今刘表去世,局势大变,自己这边正可趁机对荆州下手。他便跑去跟孙权说,将军,此事可不能小看,荆州这个地方实在是一个称王称帝的根据地。现在刘表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继承人的位子早已不和,中间又夹了一个素有枭雄之名的刘备,荆州地区未来的局势极不明朗,希望将军派我借吊唁之名,去探一探实情。如果刘琦、刘琮、刘备团结起来了,我们就联合他们去对抗曹操;如果他们三人斗起来了,那么也许我们就能从中做一点儿事情了。孙权当即说,好,你快去快去。

    张昭那一帮主张固守的人,一心想守着江东一亩三分地,哪里知道孙权有称霸天下之心,所以他们提出的少管闲事、关门度日的意见自然不合孙权之意,唯有鲁肃的话才能切中孙权的心思。

    当然,孙权能同意鲁肃也不容易。孙权的父亲孙坚是被刘表的大将黄祖所杀,孙权后来又杀了黄祖,江东集团和荆州集团原是世仇。然而,这正体现了孙权的襟怀。一位胸怀天下的政治家,自然不会意气行事,因私仇影响大事。

    鲁肃得到孙权的同意后,没有耽搁,马上就出发了,然而他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他赶到夏口,曹操已对荆州进军;他赶到南郡,刘琮已经不战而降,刘备匆匆逃出荆州,正带着十几万百姓向南撤退呢。

    鲁肃没有回转江东,他继续追赶刘备,终于在当阳长坂坡赶上刘备。前一章我们已经介绍过,鲁肃表达了结盟的意思,正中刘备、诸葛亮的下怀,刘备又命诸葛亮回访江东。鲁肃回来后,正碰上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邀他“会猎于吴”的恐吓信。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一帮人纷纷建议投降曹操,连孙权都难以控制局面。唯有鲁肃私下对孙权说,主降的论调只会误了您的大事,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我投降后,曹操说不定会派我回家乡做个小官,时间久了,我还可以慢慢担任州郡长官什么的,可是您万万不能投降,您投降不可能有好下场,不要犹豫不决,还是早定大计。孙权听后深受感动,说,朝廷上大多数人都主张投降,让我很是失望,只有您的想法正合我意。

    鲁肃又建议孙权召回周瑜共商大计。周瑜回来后,从军事方面陈说战胜曹操的把握,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联刘抗曹。

    后来赤壁大战取得胜利,鲁肃先行回来见孙权,孙权竟然率领文武群臣前往迎接,礼遇之隆重,还没有过先例。孙权笑着对鲁肃说,子敬,我持鞍下马相迎,给足你面子了吧?鲁肃说,没有。众人都觉愕然。鲁肃停了停, 这才说,将军您有朝一日统一四海,总揽九州,成就了帝王之业,然后公车征我上朝,那才是给足了我面子。孙权一听,当即抚掌大笑,原来如此!

    赤壁大战后,曹操北归,孙权集团和刘备集团就面临着分割胜利果实的问题。荆州是两股力量联手抢下来的,理应同分。但孙权的军队是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他们得到了荆州的绝大部分地盘。刘备就亲自跑到江东来见孙权,要求分得部分荆州,有个落脚的地方。

    包括周瑜在内,江东将士都不愿意将荆州拱手送人,唯有鲁肃建议借荆州给刘备。鲁肃认识到,曹操这次虽然回去了,但他收拾南方是迟早的事。孙刘双方如果不联合,不独刘备无法抵挡曹操,即便孙权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应该从大局考虑,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将荆州借给刘备,让他有一个可以生存发展的根据地,既可以强化联盟力量,又可以让他在南方充当抵挡曹操的一道屏障。孙权也意识到其中的利害,就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将荆州的一部分借给了刘备。

    周瑜病逝,鲁肃接了他的班,在西线担任统帅,对关羽奉行友好同盟政策,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鲁肃也“欢好抚之”。后来刘备得益州后,仍然拒绝归还荆州,孙权怒而起兵伐刘。双方开战前夕,鲁肃还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他诚邀关羽和诸将各带单刀,在两阵之间相见。鲁肃的部下担心有什么闪失,就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鲁肃大义凛然地说,事到如今,应该把话说清楚,于是慨然赴会。会上,鲁肃据理力争,却没有打动关羽,单刀会没有结果。双方正要开战的时候,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担心益州失守,便派人和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刘联盟这才勉强维持了下来。鲁肃在世期间,孙刘之间虽然时有摩擦,但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斡旋下,双方联盟总算没有破裂。

    在曹、刘、孙三家鼎立的局势中,唯有鲁肃和诸葛亮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他们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孙刘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二人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鲁肃死后,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孙刘联盟完全破裂,而吴、蜀也最终被各个击破,随之灭亡。鲁肃一生的活动,证明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只有鲁肃才配称得上战略家。

    鲁肃病逝于公元217年,时年46岁,孙权亲自为他举办丧事,诸葛亮也为他举哀三日。孙权称帝登坛祭天时,尚不忘鲁肃,对众人感叹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评价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张昭曾批评鲁肃,年少粗疏,不够谦虚。然而正是他的“粗疏”,成就了他的博大气度和长远眼光。他能够将仅有的两囷粮食分一囷给初次谋面的周瑜,也能够看到孙刘联盟关系到江东的生死存亡。人身上的性格特质,从一个角度来看是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优点,与其斤斤计较于特质中的阴影部分,不如正视阴影,并将其光明的部分发扬光大。

    3. 周郎赤壁

    在促成赤壁大战的过程中,如果说鲁肃起到的作用是说服孙权“不要退”,那么周瑜起到的作用就是鼓励孙权“迎上去”。鲁肃的一番剖析,让孙权意识到,面对曹操,投降是没有好下场的,当前的唯一之计是联合刘备,抗击曹操。然而抗击曹操的风险毕竟很大,在军事上东吴又有多大的胜算呢?

    鲁肃就提议把周瑜召回来,听听他的意见。当时周瑜正在驻守鄱阳,听到消息就回到柴桑。周瑜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曹操虽然托名汉相,其实是汉贼,将军您英武雄才,又据有江东,人多势众,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齐心协力对抗曹操,为汉家除污去秽,怎么可以投降曹操呢?何况曹操自己来送死,我们更没有投降的道理。这番话说得充满正义,掷地有声,尤其一句“操自送死”更是豪气干云。

    但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不买账。他们说,曹操本来就是豺狼虎豹,力量强大,我们敌不过他;而且,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发动这场战争,也算师出有名;再说,我们唯一的优势是据有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取得荆州,江陵的军需物资和刘表的水军都归他了,与我们共有长江天险,我们凭借什么来抵抗曹操呢?

    周瑜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说曹操后患未除,西边的马超、韩遂还没有安分,就冒冒失失地南下,太冒险了;曹操放弃鞍马,使用舟船,这分明是舍长就短,放弃了北兵擅长陆战的优势;现在天寒地冻,马无草料,曹操这个时间也选得不对;最后一点,曹军劳师远征,水土不服,作战实力已经大大下滑。

    周瑜指出,曹操这次用兵的四个弊端无一不犯了兵家大忌,所以他向孙权提出,只要将军给我三万精兵,我就能大破曹军。周瑜这么一分析,孙权就意识到曹操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当即吃了一颗定心丸,便拔出刀来,砍断了案角,说道,谁再敢说投降曹操,下场和这桌案一样。

    当晚,为了让孙权进一步放心,周瑜又去单独见了孙权,他说:张昭他们只看到曹操信中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就闻风丧胆了,他们没有考虑,曹操信中说的这八十万是真是假。接着,周瑜就为孙权算账说,曹操从北方带来的人,顶多十五六万,他从荆州接收的投降军顶多七八万,加起来也就是二十多万。这二十多万要么远道而来,疲惫不堪,要么刚刚投降,离心离德,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只要主公给我五万精兵,我一定大破曹军。

    孙权亲切地抚着周瑜的背说,公瑾兄,谢谢你啊。子布(张昭的字)这些人只考虑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的话让孤很是失望,只有你和子敬主张抗战,这是上天把你们两个人赐给孤啊。五万精兵我一时半会儿凑不起来,孤已经给你备好了三万精兵,连带船舰、装备、武器都准备好了。

    孙权于是任命周瑜为前线总指挥,程普为副总指挥,鲁肃为参谋长,溯江而上迎战曹操。周瑜逆江而上,曹操从江陵顺江而下,两军在赤壁遭遇。这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染上疫病,两军乍一交战,曹军就溃败了,曹操退到长江北岸。风大浪高,舟船颠簸,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坐船,在船上呕吐不止,曹操就想了个办法,把船舰连在一起,这样就不颠簸了。

    然而这个“妙计”让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出了破绽,黄盖就提议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一听有理,就采取了这个计策。几十艘装满柴草的船就以黄盖投降之名驶向曹操的船,逼近之后,就放火烧起来,把曹操的船和他岸上的营帐悉数烧着了。曹军死的死,伤的伤,曹操也狼狈地从华容道逃走了。

    赤壁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周瑜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全景式的展示:对天下大势的了然于胸,军事预测、临阵指挥能力出众,还有博采众议、果断决策的胸怀魄力。凭着这场战争,周瑜美名远扬,苏轼更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他刻画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千古风流人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却把周瑜写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虽然也有不俗的表现,但比起孔明来就处处不及,以至于成为人们心中的反面教材。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的真实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就是今天安徽庐江县人,祖上曾官居太尉,父亲周异曾出任东汉洛阳令。史书记载,周家子弟出游时,动辄有一百多乘车随从,排场很大。在这样一个富贵显赫的家庭里长大,周瑜从小受到了极好的教育,文才武艺,都很出色。

    《三国志》中说周瑜“长壮有姿貌”,高大英俊,是个标准的帅哥。外表的帅不足以动人,内在的气质才是更重要的,周瑜不仅外表出众,更兼气质脱俗、气度恢弘。他从小精研音乐,有着很高的音乐修养,即使酒过三巡、醉意醺然之中,也能听出乐队的演奏是否有误。乐队的演奏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就能分辨出来,会回过头去看个究竟,所以当时就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后来“顾曲”成为赞扬一个人音乐欣赏能力的常用词,清代俞樾就在一个元杂剧的序中写到“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关于这一点,江淮一带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周瑜和孙策有一次去拜访乔玄,宾主相谈甚欢,乔玄就留两个帅哥吃饭,命自己的女儿大乔和小乔在内室弹琴助兴。小乔早就听说过周瑜的英名,却一直无缘得见真人,于是在弹奏的过程中,故意弹出一个不协调的音符,逗引周瑜回头,周瑜果然上当。小乔一看周瑜果然英俊潇洒,就故意频频出错,周瑜就频频回头。乔玄知道女儿的心意,就哈哈大笑,让两个女儿出来见客。于是,不独小乔和周瑜一见钟情,大乔和孙策也一见倾心,这“曲有误、周郎顾”便成全了两对神仙眷侣。

    周瑜和孙策同年出生,当年孙坚讨伐董卓时,将家小移居到舒县,周瑜和孙策得以相识。两人非常投机,结为莫逆之交,周瑜还把孙策一家接到自己家中同住。

    后来孙坚去世,孙策去江北继承父亲遗志,周瑜留在江淮。袁术听说周瑜大名,要拜他为将,周瑜知道他不得人心,成不了气候,就要求做居巢的县长,和袁术保持一定距离。孙策脱离袁术,渡江作战时,周瑜随即响应,从居巢带来大部人马和孙策并肩作战。此后,周瑜成为孙策、孙权兄弟最忠实的拥护者,至死不渝。

    周瑜不独对朋友满腔诚挚,对一般人也友善温厚,他与东吴所有的人相处得都很融洽,除了程普。程普曾经追随孙坚破黄巾、讨董卓,他自恃资格老,不愿意位居周瑜之下,多次羞辱周瑜,但是周瑜一再退让,不与程普计较。程普慢慢地被感动,进而敬佩、亲近周瑜。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饮一杯醇香的酒,不知不觉就陶醉了。

    《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家喻户晓,但那只是的虚构。周瑜的气量很大,《三国志》中的评价是“性度恢廓”,性情开朗,气度恢弘,刘备也说他“气量颇大”,蒋干夸他“雅量高致”。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继续攻打荆州,在为时一年有余的“江陵会战”中,周瑜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不亚于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大败,却仍在战斗力上保有绝对优势,他让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驻襄阳,满宠、文聘、李通等人各驻守在襄阳与江陵之间。面对敌人的合围形势,周瑜采取了先取夷陵,再进兵江北的战略思想。此举不但让江陵失去了掎角之援,也开通了吴军进蜀的通道,削弱了曹操对益州的影响力,使吴军的势力扩展到了江北。而后,周瑜又逐步消灭了荆州的曹军,并在刘备的配合下,切断江陵与襄阳的联系,将荆州地区的曹兵悉数驱除到襄阳。

    在进军荆州的过程中,有一次周瑜亲自骑马掠阵,被流矢射中右肋,身负重伤,不得不卧床将养。曹仁借机进攻,周瑜不顾伤痛,强撑病体来到军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曹仁这才率部退去。

    夺取荆州之后,周瑜受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驻江陵,替孙权守住西部敏感地区。周瑜的想法是一边稳定荆州,一边继续西进,夺取益州。然而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周瑜与孙权、鲁肃产生了分歧。赤壁之战后,刘备前往江东,向孙权商借荆州部分地盘。周瑜认为“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他建议孙权趁机软禁刘备,再由他来节制关羽、张飞。孙权认为刘备并非轻易就可制伏的人,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遏制刘备的计谋未被采用,周瑜并没有甘心,他又向孙权建议讨伐刘璋,袭取益州。这个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孙权当即表示同意。周瑜便赶回江陵,去做出征的准备工作,未料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一曲人间绝唱就此戛然而止。

    任凭演义如何曲解,都无法妨碍身后的拥趸者无数,只因周瑜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将力与美完美结合的人物。

    这种具有力度的美是以音乐为基底的。对音乐的爱好,让人疑惑周瑜将他的人生也化为一曲华彩乐章。生活中儒雅从容恢弘淡定,予人如饮美酒的陶然之感,是宛转悠扬的小曲;战场上羽扇纶巾指挥若定,使人顿生仰慕之心,是雄武激昂的进行曲。

    纯粹的力量难免粗粝毛躁,难以作用于人心,与美结合的力量却具备润物无声的渗透力。属于周瑜的音乐定格于他的青春时代,对他身上表现出的美的礼赞袅绕千年至今不绝。

    对此,东西方的哲人早已有明确的阐述。柏拉图认为,好的音乐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理智、激情、节制与正义等美德;孔子也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视为人的修养完成的最后标志。

    4. 以情感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鲁肃和周瑜之所以能将他们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多亏有这样一个伯乐——孙权。

    鲁肃第一次见孙权的时候,孙权就和他“合榻而饮”,两个人的桌子拼起来,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这哪是上下级的关系,分明是两个朋友的关系。后来,孙权还常常给鲁肃的母亲送衣服,送被子,送蚊帐,送家里的日常用品,就像一个侄子对婶娘一样,非常地体贴关怀。

    孙权和周瑜的关系就更亲密了,孙权的母亲吴夫人特别交代过孙权,要把周瑜当做哥哥看待。孙权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私下总是称呼周瑜为公瑾兄。

    赤壁之战,曹操吃了大亏,但他也发现周瑜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思谋着怎么挖孙权的墙角,让周瑜跳槽过来为他效力。曹操的帐下有一个叫蒋干的,是九江郡人,而周瑜是庐江郡人,九江和庐江同属扬州,所以蒋干和周瑜算是同乡。曹操就派蒋干到周瑜那里做说客。蒋干过江之后,周瑜就站在营门口等他,一见到他就哈哈大笑说,子翼兄,你远道而来,怕是给曹孟德来当说客的吧?蒋干没想到周瑜一下子就洞晓了自己的来意,愣了一下,就掩饰说,公瑾兄,这是什么话,我是来看老乡的啊。周瑜见他不承认,就决意晾他几天。一连三天,周瑜借口公务繁忙不见蒋干。三天之后,周瑜来了,带着蒋干到军营四处游览了一圈,然后大摆筵席款待蒋干。席间,周瑜问蒋干,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他得意的事情是什么呢?不待蒋干回答,周瑜自说自答,那就是遇到一位好的君主,表面上看起来是君臣,实际上却有骨肉之恩,言听计从,共度福祸,果真遇到这样的君主,就算是苏秦、张仪再生来做说客,我周瑜都会抚着他的背,拒绝他的好意。蒋干不是笨人,话说到这份儿上,彼此心照不宣,当下不再多说,只嚷喝酒喝酒,喝完酒就走人。回去蒋干就对曹操汇报说,周瑜雅量高致,认准了孙权,是不会背弃他的。

    如果说曹操依靠智慧聚人,刘备依靠义气用人,那么孙权就是依靠情感感人。曹操自己就是聪明人,他唯才是举,容纳手下人的短处,运用他们的长处,所以天下聪明人大部分都投奔曹操去了;刘备讲义气,动不动就食则同器、寝则同床,凡是跟了他的人自始至终不离不弃;孙权则凭借一腔真挚情谊感动周围的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出力。孙权不独对周瑜、鲁肃这些一流人才如此,对待其他人才也不例外。

    孙权手下有一个叫周泰的将军,属于淮泗将领中的一员,但出身寒门,地位比较低。建安十八年,孙权任命周泰为濡须口的前线总指挥,让朱然和徐盛两人当他的副手,朱然和徐盛自然不服气。孙权知道了这个情况,有一次他巡视濡须口,就大摆筵席,邀请所有将领来赴宴。席间,孙权挨个儿给将军们斟酒,斟到周泰面前,孙权对周泰说,周将军,请您除下衣服。大伙都愣住了,不知道孙权的葫芦里卖什么药,周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还是遵命将衣服脱了下来。结果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周泰全身布满累累的伤疤,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孙权就一个一个指着这些伤疤问周泰,周将军,这块伤疤是怎么来的,那块又是怎么来的。周泰就一一告知,这块伤疤是在哪次战斗中负的伤,那块又是哪次战斗的结果。问到最后,孙权泪流满面,拉着周泰的手,叫着周泰的字说,幼平啊,你为孤兄弟出生入死,把命都搭上了,我孙权怎么能够不把你当做我的亲兄弟呢?怎么能够不委你以重任呢?你不要因为自己出身寒门,就自惭形秽,我孙权与你同荣辱、共休戚啊!当场不独孙权泪流满面,其他人也被感动得哭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不服周泰了。

    情义是用人的基础,信任则是让属下极大地发挥他们能力的前提。夷陵之战,孙权的部队和刘备的部队对峙,有人就因为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诬陷他与诸葛亮有来往,是蜀国的内奸。当时,这种流言在陆逊军中传得沸沸扬扬。陆逊知道诸葛瑾是无辜的,就写信让孙权来表个态,澄清一下这事。

    孙权当即就写了一封信给陆逊。信中说,你放心,我和子瑜(诸葛瑾的字)情同骨肉,这么多年来,我对他非常了解,他的特点是,不合道义的事,他既不会做也不会说。当年孔明先生出使吴国的时候,我曾想把孔明先生给挖过来,就让子瑜去劝他弟弟,说弟弟跟着哥哥是天经地义的,既然你在江东,你的弟弟也应该到江东来,只要孔明先生愿意,我这就写信给刘玄德解释一下。谁知子瑜却说,舍弟一旦跟了刘玄德就不会改变的,就像我不会投奔刘玄德一样。所以,子瑜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一个人。信一到陆逊的军营里,所有的谣言不攻自破。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人就是被孙权的真情所感动,投奔到他的帐下。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荆州的那些官吏都投降了孙权,只有一个叫潘濬的小官不愿意投降。他借口生病,不见孙权。孙权说,潘濬生病了吗,那就给他送张病床去,就让人抬了一张床到潘濬家里,请他躺上床,连床带人抬到孙权那里。潘濬被抬去后,依旧把头埋在床上,痛哭失声。这时孙权就走到他旁边,轻言细语地慢慢和他讲投诚的道理。孙权一面说,潘濬一面哭,孙权就让人拿毛巾来给潘濬擦眼泪。潘濬终于被感动了,翻身下床,拜见孙权。

    孙权对人才的热爱无以复加,他不仅爱自己的人才,对别人的人才也情深意长。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就恢复了吴蜀两国的联盟,当时派去出使吴国的是费祎。费祎是蜀汉四大名相之一,为人宽和,聪明通达,他能够一边谈笑一边高效率地处理公事。后来董永拜相后,也模仿他,一边谈笑一边处理公事,结果没过几天,公文就堆积得像一座小山。董永无奈,只好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从此处理公事的时候,专心致志,不敢分神。

    费祎来到吴国的时候,孙权照例大摆筵席,招待来使。宴席摆好之后,孙权就对大家说,待会费祎进来了,你们只管吃你们的,不要理他,大家都说好。费祎进来以后,一看,所有的人都埋头大嚼,没人抬头理他,只有孙权站起来跟费祎问了声好。费祎倒也不尴尬,当场赋诗一首:“凤凰来翔,麒麟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是说凤凰来了以后,麒麟马上不吃东西了,出来迎接,只有那些无知的驴子啊骡子啊,还继续低头在那儿吃东西。孙权本来是想捉弄一下费祎的,没想到费祎把自己的手下给骂了。正在为难的时候,还好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站起来解了围,他也赋诗一首:“种植梧桐之树,为了等待凤凰,何方飞来燕雀,自称凤凰飞翔?何不弹射一弓,叫他乖乖飞还故乡。”

    这次会面,无论是饭桌上,还是谈判桌上,费祎都表现得从容自若,聪明过人,孙权对他非常仰慕。临走的时候,孙权依依不舍地说,先生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是个优秀的人才,一定能够成为蜀国的顶梁柱,这次先生回去,怕是以后再难见面了。说着,孙权取下自己随身佩戴的宝刀,赠送给费祎。古人有“宝刀赠英雄”一说,将宝刀赠人,是一种很重的情分,孙权借此表达他对费祎的敬重、仰慕之情。

    正是由于孙权善于以情感人,笼络人才,他才具备了与曹操、刘备相与争锋的实力。诸葛亮要恢复吴蜀联盟的时候,很多蜀国人不同意。诸葛亮的理由就是,孙权周围的人才济济一堂,上下同心,实力不可小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时代就是一个争夺人才的时代,三国之间的战争也就是争夺人才的战争。所以,善于用人的曹操、孙权、刘备成为屹立到最后的三国之雄,不善于用人的袁绍、袁术终究成为历史潮流中的被淘汰者。孙权曾经说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借助于众人的合力,人们才能得偿所愿,实现自己的理想。

    5. 勇将知书

    赤壁之战后,刘备向孙权借取荆州,后来刘备攻占益州,有了自己的地盘,孙权就理所当然地向刘备讨还荆州,然而他派的人几次向刘备催讨,都无功而返。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想据为己有。刘备不肯归还,孙权也绝不会放弃,于是主导了“白衣过江”的江陵之战,夺回刘备借去的荆州南部三郡。

    江陵之战的指挥者是孙权集团接替鲁肃的新一代军事领袖吕蒙,吕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从关羽的手中夺回了荆州?

    吕蒙(178—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就是今天安徽阜南人。他从小就喜欢习武,拳脚功夫很是了得。父亲去世后,他随母亲投靠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帐下的一名将领,吕蒙跟随他,正是适得其所。不过,邓当担心16岁的弟弟有什么闪失,打仗的时候向来不让他出战。

    不过吕蒙没有死心,明的不让去,就暗地里悄悄混进队伍。一次攻打山越的时候,吕蒙冲到最前面奋勇杀敌。邓当发现后,对他劈头盖脸一通大骂。回去后,邓当就把这事告诉了岳母大人,吕蒙的母亲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然舍不得他小小年纪就上战场拼命,气得要责罚他。吕蒙为自己辩解说:“我不愿意一辈子这么贫贱下去,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才能出人头地。”母亲见他意志坚定,也就由他去了,从此吕蒙正式成为邓当军中的一员。

    邓当手下的一个武将,很是看不起这个娃娃兵,常常讥笑他说,那个小家伙能有什么能耐?他来参军,不过是拿肉喂老虎罢了。有一次,这名武将居然当面羞辱吕蒙。殊不知吕蒙人虽小,却不可欺,盛怒之下,吕蒙拔出刀来,深深刺入这名武官的胸中,刚刚还在喋喋不休的武官永远地闭上了嘴。

    闯了大祸,吕蒙自然不能留在军中,便在邓当的安排下,逃到了同乡郑长家里。不久,吕蒙自首,袁雄在孙策面前为他求情。孙策对这个彪悍的少年很是好奇,便召见吕蒙。一见之后,孙策顿时喜欢上了这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亲兵。

    吕蒙在孙策身边几年,不仅孙策满意,连张昭都对他赞誉有加。邓当死后,张昭就推荐吕蒙取代。于是,吕蒙被拜为别部司马,成为领兵作战的将领。

    孙策死后,孙权上台,打算将那些人数不多的队伍合并在一起,吕蒙的部队也在合并的计划中。吕蒙知道,一旦队伍合并,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难了,他便借了点儿钱,为自己的士兵赶制了深红色的服装,并加紧操练。孙权来检阅的时候,看到吕蒙的队伍朝气蓬勃,动作整齐,非常高兴,不仅没有合并吕蒙的队伍,反而增加了吕蒙的兵员。

    此后,吕蒙在战斗中屡次立下战功,征讨黄祖一战,更是为吕蒙奠定了崛起的基础。公元208年,孙权征讨黄祖,吕蒙作为前锋,率军攻打黄祖的水军都督陈就。双方一经交锋,吕蒙就亲自冲出队伍,挥刀直取陈就,陈就躲闪不及,当场毙命。都督被杀,黄军大乱,溃不能敌,黄祖逃窜时也被擒获。战后孙权总结说,这次战争胜利,靠的就是吕蒙先声夺人,杀了陈就,遂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吕蒙由此步入江东重要将领的行列。

    同年,赤壁之战爆发,吕蒙与甘宁、韩当、孙贲、陆逊等人组成东吴前线主力。赤壁战后,夷陵的甘宁被曹仁大军围攻,甘宁向周瑜求援。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长江沿线尚有变数,众将都认为兵力不宜分散,不主张周瑜救甘宁。唯有吕蒙对周瑜说,留下凌统驻守,我与将军前去救援,解夷陵之围不需太久,而以凌统的能力,坚守十天没有问题。此外吕蒙还建议周瑜,派三百将士在夷陵附近担柴塞道,这样敌人在逃走时,必然会弃马逃走。周瑜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当即和吕蒙等人前往夷陵,很快就逼走曹仁。曹仁的队伍在撤退的时候,柴草挡路,不得不弃马逃走。周瑜不仅大获全胜,还缴获了敌人的三百匹战马。吕蒙出众的判断力渐渐得到周瑜、程普等人的赏识,吕蒙升迁为偏将军。

    吕蒙虽然有勇有谋,可到底是个文盲,连给孙权写一封信都要别人捉刀代笔,所以他还是被人瞧不起,至少鲁肃就不大看得上他。孙权意识到吕蒙的潜力,就着意培养。有一次,孙权把吕蒙和另外一名叫蒋钦的武将叫来,对他们说,你们现在都是做长官的人了,带着很多人嘛,责任很重,再像以前那样不识字不读书恐怕不行,你们要读点儿书。吕蒙就说,哎呀,行军打仗挺忙的,哪有时间读书啊。孙权反问说,孤要你们读书,难道是让你们做学问,当博士吗?不过是让你们知道一些过去的历史罢了。你们忙,难道比孤还忙吗?难道比光武帝、曹孟德还忙吗?想当年光武帝南征北战,还手不释卷;曹孟德现在转战南北,还书不离身呢!你们怎么就做不到呢?

    说完,孙权还给他们开出了一个书单,包括《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东观汉纪》等书。

    听了孙权一番教导,吕蒙回去就开始读书。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而在于领悟了多少,穷首皓经不见得管用,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书的作用。吕蒙本来就是天分好、悟性高的人,这么一读之下,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就读出了一个境界。

    建安十五年,周瑜病故,鲁肃接任。鲁肃去陆口上任,路过吕蒙的防地。鲁肃身边的人就对他说,将军路过吕将军的防地,应该去看看他,吕将军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鲁肃不知道吕蒙的变化,心里还是不大看得起他,碍于面子,只好去看一看他。去了之后,吕蒙就盛情款待,酒过三巡之后,吕蒙就问鲁肃,将军现在接掌重任,与关羽为邻,怎样对付关羽,将军有想法没有?鲁肃心想,你懂个什么啊?就敷衍他说,唉,到时候看情况随机应变吧。不料,吕蒙却说,这样恐怕不行吧,我们和刘备表面上是同盟,实际上关羽是熊虎之人,不好对付,怎么能不事先作好准备呢?现在吕蒙愿意向将军献计,于是吕蒙一口气向鲁肃献了四个计策。

    吕蒙献的计策是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计策一定体现出了吕蒙读书后的长进。因为鲁肃一听之下,大为惊诧,本来是和吕蒙席地而坐,中间隔着距离的,听着听着,鲁肃的身子就挪过去了,用手抚着吕蒙的背说:子明啊,真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有学问了。吕蒙也不谦虚,回答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这就是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来历。

    结果鲁肃就升堂拜母,进入吕蒙家的内室,见了吕蒙的母亲,算是与吕蒙结为兄弟了。不过,鲁肃虽然欣赏吕蒙,却没有用他那一套计策,因为鲁肃和吕蒙在对待刘备上的政见是不同的。鲁肃一贯维护孙刘联盟,而吕蒙却主张夺回荆州。然而尽管政见不同,鉴于吕蒙的才干,鲁肃临死的时候,还是向孙权推荐了吕蒙。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吕蒙接替他的位子。吕蒙就向孙权建议说,我们对抗曹操不一定依靠关羽,再说关羽君臣巧取豪夺,反复无常,根本就靠不住,我们还不如早点儿行动,夺回荆州。

    吕蒙的意见恰和了孙权的心思,孙权就让吕蒙寻找机会,除掉关羽,夺回荆州。说机会,机会就来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得益州,自称“汉中王”,关羽同一个月攻打襄阳和樊城。打到后来,兵力不济,关羽就犹豫到底派不派兵增援,一旦增援,后方就空虚了,那么吕蒙那边会不会趁机釜底抽薪呢?吕蒙敏感地意识到关羽的处境,就去忽悠关羽。首先,他装出一副友好的姿态,由于鲁肃在的时候向来奉行的是友好政策,所以关羽也没有怀疑吕蒙有变;其次吕蒙又装生病,假装回建业养病,让关羽打消顾虑;然后他又派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接替自己,陆逊一上任就写信夸赞讨好关羽。关羽一看,接替吕蒙的人不过是个无能之辈,于是对后方彻底放心,将队伍都派到前线。

    一旦窥伺关羽后方空虚,东吴这边装病的不病了,装无能的也不无能了,两路出发,去端关羽的老窝。吕蒙这边,他让自己的士兵都穿上白衣服,装扮成商人,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碰见关羽的岗哨,就假称做生意,笑眯眯地靠近,不动声色地干掉岗哨,神不知鬼不觉地一路来到南郡。江陵和公安的守军见东吴兵从天降,就不战而降。

    吕蒙兵不血刃地拿下南郡,陆逊那边也把住了长江的峡口,防备刘备的援军。吕蒙入城后,对关羽部将的家人优待有加,并下令军中不得骚扰百姓,他还早晚慰问年长的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有人生病,就送去医药,有人饥寒,就送去衣食。关羽听说江陵失守,急忙回援。回军途中,将士们听说家人不但平安无事,反而得到优抚,也便失去斗志,大多数都逃了。关羽孤军奋战,进退失据,遂西走麦城,最终被擒获杀死。

    江陵之战获胜,吕蒙也一语成谶,真的病倒了。孙权当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找人为他治病。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打扰他休息,就命人在墙上凿了一个洞悄悄探视。看到吕蒙吃下点儿东西,孙权就喜笑颜开,有说有笑;看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令让群臣都来庆贺,吕蒙后来病情加重,孙权就命道士为他祈祷。

    然而,孙权的满腔痴情没能感动死神,吕蒙最终不治而逝,时年43岁。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

    吕蒙生前将所得金银财宝和各种赏赐都交到库府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员,自己死后,把这些全部归还朝廷。他还留下遗言,丧事务求俭约,不得奢侈。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吕蒙说:“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也曾说过:“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

    一味地不读书,不能成事;一味地死读书,也不能成事。将书本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将先辈智慧的结晶为己所用,这样的人生是被拓宽的人生,也必将是脱离凡庸的人生。

    6. 忍辱负重

    打败关羽后,孙权占领荆州,使得三国的局面再度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其时,曹操稳住北方,刘备栖身西蜀,孙权则在自荆州至入海口的长江中下游南部地区站稳脚跟。

    失去关羽、丢失荆州的刘备为了报仇雪恨,发动了夷陵之战。在上一章我们讲过,夷陵之战,心动的败给了心不动的,急火攻心的刘备败给了忍辱负重的陆逊。

    夷陵之战之初,陆逊名气还不大,而他率领的部下要么是有战功的老将军,要么就是亲贵,这帮人根本不把陆逊放在眼中,更不听他的指挥。有一次陆逊召开了个会,等所有将领都来了后,他手按着宝剑说,刘备是天下有名的枭雄,连曹操都忌惮他,现在主公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振奋士气,来对付这个强敌。我一介书生,承蒙主公派遣我来担当主帅,并非因为我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我能够忍辱负重。现在,我要求大家令行禁止,请大家好自为之。

    这段话就是成语“忍辱负重”的由来,而“忍辱负重”四个字也是陆逊一生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

    人们多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陆逊无论是能力还是影响力都大大小于东吴其他三位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其实并非如此。在《三国志》中,陈寿只为周瑜、鲁肃和吕蒙等人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彩地为陆逊单独做传。这并非陈寿的偏心,在三国中后期,陆逊以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军事政治才略堪称无双。只是他的时运不济,长期为人所忽视,历史地位和功绩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

    陆逊(183—245年),字伯言,原名陆议,吴郡华亭人,也就是今天上海嘉定人。陆逊出身于吴郡四大士族“顾、陆、朱、张”中的陆氏,他的父亲陆骏曾任东汉九江郡都尉。由于父母早亡,陆逊很小就不得不寄养在叔祖庐江太守陆康家中。

    陆康对他关爱有加,着意培养,除了让他潜心向学之外,出行的时候还让他随同前往,培养陆逊的处世能力。陆逊也不负众望,聪颖不俗,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就老成持重,获得人们的赞誉。

    公元203年,20岁的陆逊经过举荐,进入孙权幕府。当时孙策刚死,孙权既要培养心腹力量,又要拉拢江东大族,自然对陆逊相当重视,让他出任东西曹令史。

    吴郡陆氏是江东儒学大族,从东汉初期便登上政治舞台,到孙吴时期家族势力达于极盛,历经两晋南朝维系不坠。作为这个家族的一员,陆逊深受儒学影响,秉持正统的“仁”政观念,治国理念的核心是劝农固本,惜养民力。

    基于这种思想,陆逊就对孙权说,想发展实力,当务之急是稳定江东。如何稳定江东呢,首要任务是征讨地方势力,这样既可以将地方的精锐力量吸收到军队中来,又能够安排农民从事生产,从而发展经济,积蓄国力。这些建议对于正着手稳定政权的孙权来说,像及时雨那样来得正是时候,于是便委任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海昌县令。

    海昌境内连年遭受旱灾,陆逊就打开谷仓,赈济贫民,又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自救,从而缓和了灾情,深得人民拥戴,以至于很多外地人民都“有感慕相携而归”。

    东汉末年,许多农民为逃避赋税而投靠豪强大族,沦为依附民。豪强大族为了反抗政府,保护既得利益,便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他们依山据险,自成一体,成为当地官府的隐患,被官府称为“山贼”。

    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就有两支这样的武装力量,一支是会稽的潘临,一支是丹阳的费栈。陆逊就向孙权要求招募兵士,剪灭他们,孙权答应了他的要求,委任他为帐下右都督,前去平乱。

    潘临、费栈各自带着一帮人马占山为王,横行乡里,见陆逊年纪既小,人马也少,没有把他放在眼里。陆逊利用对手这种麻痹心理,一面暗地招募人马,一面加紧侦察两股力量。他了解到潘临的喽啰不多,就亲自率兵深入山林,来了个突然袭击,剪灭了潘临的力量。

    曹操支持下的费栈人手不少,又与山越人联合,陆逊就采用了智取的办法。他先探明地形,深夜带兵潜入费栈的大本营所在地,在四周又是击鼓又是呐喊又是挥舞旗帜,制造出千军万马的阵势。费栈慌了手脚,只好分兵出来迎战,谁知这招正中陆逊下怀,陆逊没有和来军纠缠,而是径直攻占了费栈的山寨,失去老窝的费栈自杀身亡。

    陆逊勒令山越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将他们编入户籍,让他们种田纳赋,还从中精选出强壮者从军,将自己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增加到万余人。

    然而,会稽的太守淳于式这时上表告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陆逊知道这回事后,反而为淳于式说好话。孙权就问,他告你状,你为什么还为他说话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为当地人民好,才告我的,如果我再诋毁他以乱圣听,这样就不好了。孙权由此衷心佩服陆逊的风范,还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他。

    陆逊在早期活动中虽然表现卓越,名头却不大响亮,直到建安末年,在吴、蜀争夺荆州的江陵之战中,他才脱颖而出,第一次在三国的大舞台上露脸亮相。当初吕蒙推荐陆逊的一个原因是,他认为陆逊这个人“意思深长”、“才勘负重”,就是说陆逊这个人的意念和思考又深刻又长远,他的才能足以担当起这个重任。

    果不其然,陆逊到任后就充分发挥他的文采,给关羽写了一封极尽示弱之能事的信,让关羽的最后一点戒心尽数打消,将后方守军派上前线,使江陵一片空虚,给东吴以可乘之机。

    如果说江陵之战是陆逊与吕蒙的合演,那么夷陵之战就是陆逊的独舞。

    夷陵战役之初,陆逊并不占据什么优势。陆逊书生拜将,孙权虽力排众议,却不能使陆逊手下那些功臣夙将信服,众将“各自矜持,不相听从”。

    而且,陆逊袭取荆州时不可避免地进行了杀伐,被荆州人视为残暴入侵者。刘备刚即帝位,自居汉室正统,以九五之尊统领全国之兵前来征伐杀弟仇人,于情于理于势,都占据了上风。听说刘备来了,荆州人纷纷箪食壶浆前来迎接,被孙吴压制的武陵等蛮夷部落也趁机与刘备联合。形势对陆逊来说,非常严峻。

    然而陆逊凭借个人杰出的智慧和军事才干化解克服了这些困难,先是按剑而起慷慨陈词弹压了不听话的将领,然后只坚守不出战,一点一点消磨蜀军的士气。在驻军半年多的时间里,陆逊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渐渐赢回了民心,做完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最后抓住破绽,一举出击大败刘备,取得战争的胜利,挽救了东吴的危亡。而蜀汉则在这次惨败中国力大损,从此尽失光复中原的实力。

    夷陵之战,并非如刘备所叹是天意偏颇的结果,而是人与人对抗的终局。刘备逞一时之勇,后续乏力,陆逊却忍辱负重,以可怕又可敬的韧性与智慧,让失衡的形势天平一点一点地向自己这边倾斜,最终赢得机会的砝码,一跃而出,一击中的。

    从夷陵回师后,孙权就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封江陵侯。后来,陆逊在宛城大破曹休,孙权又大加赏赐,赠予他大量奇珍异宝。黄龙元年,陆逊又受拜为大将军、右都护;赤乌七年,升为丞相。

    陆逊虽然以军事才华著称,但他更是一位儒生,他每每以书生自称,政治方针也以儒家仁义思想为出发点,这就自然与推行申韩之术的孙权不合拍。

    他认为当时的法律太过严峻,赋税太过沉重,就劝说孙权轻徭薄赋,宽刑施德。然而,孙权看完陆逊的奏章就束之高阁,并不采用。

    在军事战略上,陆逊一贯主张以立足江东为本,不支持孙权的军事扩张政策。黄龙二年,孙权要征讨夷洲,陆逊上书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嘉禾二年,孙权要讨伐公孙渊,又被陆逊劝止。

    这些分歧导致君臣之间渐渐产生隔阂,而太子之争则将君臣之义破坏殆尽。孙权晚年昏聩,听信谗言,极力扶持四子鲁王霸,有废黜太子孙和之意。陆逊三番五次地上书,苦谏孙权不要废长立幼,造成国家不稳定。他还请求回到建康(陆逊长期为荆州牧,驻守于长江中游),当面向孙权陈述自己的观点。

    然而孙权不但拒绝陆逊回京的请求,还将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三人以“亲附太子”之罪,发配流放。京城的太子太傅吾粲不过和陆逊通了几封信,就被下狱致死。更有甚者,孙权还屡次派使者去责骂陆逊,说他不该插手孙权选立太子的家事。

    一生忍辱负重的陆逊,在一连串政治打击面前,终于没能挺住,最终忧愤成疾,含恨吐血而亡,时年63岁。陆逊死时,家无余财,长子陆延早亡,次子陆抗袭爵。陆抗亦有大将之才,曾任大司马,是吴国后期最著名的将领。陆抗之子陆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

    在与主公孙权存在严重治国理念分歧的情况下,陆逊屡次选择了坚决抗争,以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行为看似违背了他一贯隐忍谦逊的性格,其实正是他一生忍辱负重,以生命捍卫自己所坚持的儒家政治理念和正统观念的表现。这是一个虔诚的儒生的坚持,也是汉魏之际儒学之士忠义的本质,至于是对还是错,只能任由后人评说。

    7. 以严见惮

    孙权向来以善于用人著称,可是在他手上也有例外,陆逊当上丞相不到一年,就被孙权活活气死。不管怎么说,陆逊一生都得到了重用。最冤的是张昭,作为孙策的托孤重臣,终其一生,连丞相都没有当过。想当年孙策猝死,18岁的孙权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江山,是张昭替他挡住了所有的风雨,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天空。那么,为什么在孙权称王之后,张昭却备受冷落呢?这后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人。他出身士族,从小就爱学习,博览群书,还擅长隶书。20岁的时候,因为文才过人,被荐举为孝廉。后来徐州刺史陶谦举他为茂才,他没有应征,陶谦大怒,把他抓了起来,幸亏朋友相救,才免了牢狱之灾。徐州待不下去了,张昭就南下来到扬州,正赶上孙策初创基业,招揽人才,将他招了进去。张昭凭借出众的文采、端正的品行和优秀的办事能力,成为孙策的股肱大臣。孙策临死的时候,就把辅佐孙权的任务交给了他。

    孙权上台之初,张昭依然很受重用,孙权每次出征,都留张昭镇守后方。然而后来,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孙权对张昭依然很尊重,给他的待遇也很优厚,但就是不对他委以重任。

    前面我们讲过,孙权喜欢打老虎,张昭认为为人君者应该驾驭英杰,而不是猛兽,就像叔叔教育侄子那样毫不客气地将孙权数落了一顿。这件事可以代表张昭对孙权的态度。在江东集团中,张昭一直以托孤重臣的面孔出现,动不动就对孙权摆出威严长者的姿态。后来孙权羽翼丰满,早已不再是那个哭着不见臣子的少年了,张昭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孙权称吴王后,有一次在武昌钓鱼台(此武昌是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大宴群臣,在座的人都喝得东倒西歪,孙权酒劲发作,就让人往群臣的脸上洒冷水,让他们醒过来再喝,还吆喝说,今天非要喝得有人从钓鱼台上掉下去才行。张昭听了这话,脸就冷了,什么话都不说,站起身来就向门外走。孙权一见,连忙追出门去问张昭,今天晚上不是挺开心的吗?为什么生气啊?张昭就没好气地说,开心?当年纣王把酒糟堆成山,把美酒灌进池子,天天喝酒也很快乐。孙权听他拿自己与纣王比,自然不高兴,但他说的不无道理,只好说,那好吧,大家都散了。

    若是小事上固执己见也就罢了,张昭在重大政治决策上也总是与孙权相左。赤壁之战前,张昭就带头提出,向曹操投降称臣。平心而论,张昭主张讲和,是从大局出发,如果曹操早日统一江山,天下也将早日安定。然而,孙权当然不愿意将父兄开创的基业拱手相让。孙权称帝后,还念念不忘旧事,对张昭说,如果依了张公您的计策,我今天就在要饭,还说什么当皇帝!

    然而张昭还是改不了自己的倔脾气,还是免不了在重大问题上和孙权作对。

    嘉禾元年的时候,辽东太守公孙渊装模作样地来向吴国称臣。外邦人来称臣,让孙权着实过了一把做皇帝的瘾。孙权非常高兴,就封公孙渊为燕王,还要派一万士兵带着礼物去封赏公孙渊。在座的群臣都不同意,认为公孙渊是个小人,今天降魏,明天降吴,反复无常,没什么诚意,我们派个使节给他送点儿钱,意思意思就够了,用不着封他为王,更用不着派一万人去封他为王。孙权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听。张昭就出来相劝,张昭劝一句,孙权就驳一句,驳着驳着孙权就恼了,最后他忍无可忍,把刀拔出来说,张公,我们吴国的士人进宫拜朕,出宫就拜你,朕也算给足你面子了,可你从来不给朕面子,每次都当着众人顶撞朕,今天我可是要犯错误了。意思是,我可是要杀你了。张昭静静地盯着孙权看,然后说,陛下,老臣何尝不知道这话不当说,可是为什么还要说呢?实在是因为太后临终嘱托,言犹在耳啊。说完这话,张昭老泪纵横,孙权把刀一扔,和张昭抱头痛哭。

    但孙权哭过之后,还是我行我素,将人派到辽东去了。张昭一气之下就不再上朝,孙权一看,不上朝是吧?成全你!派人用土把张昭家的门给堵起来。张昭也犯了倔脾气,你会封门我不会封吗?也在里面用土把门塞得严丝合缝。

    后来孙权派到辽东的使节被公孙渊给杀了,孙权这才后悔没听张昭的,几次让人请张昭来上朝,张昭气还没消,就是不去。孙权只好借一次外出的机会去看他,在门外喊张昭,张昭躺在床上装病,不理。孙权一怒之下,就让人放火烧张昭家的门,要把张昭烧出来。张昭躺在床上纹丝不动,让他烧,孙权只好喊快灭火快灭火。张昭的儿子在旁边看不过去了,总得给孙权一个台阶下,就用担架把张昭抬出去,跟着孙权进宫。进宫后,孙权又作了深刻检讨,这事才算了了。

    孙权常对人说,我与张公说话,都不敢随便妄言。张昭的耿直激烈,让孙权忌惮到如此地步。当孙权立丞相的时候,所有人都猜测这位子非张昭莫属,可孙权没有立张昭,而是立了一个叫孙邵的人。孙权当时的解释是,现在是多事之秋,丞相的工作非常繁重,张公一把年纪了,我怎么忍心让他操劳呢?

    后来孙邵去世,大家都推荐张昭当丞相。孙权又不同意,让顾雍当了丞相,张昭也永远地失去了当丞相的可能。孙权称帝以后,张昭就写了个奏表说,自己身体不好,申请退休,将所有的职务和权力都交出去。孙权挽留了一番,就让张昭退了。此后张昭就离开了吴国政治中心,一心在家著书立说,写了《春秋左氏传解》和《论语注》。

    张昭退休之后,有一回孙权有事去找张昭。张昭一见孙权来了,本来是跪坐在席位上的,马上就避席,避席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礼仪,孙权也赶紧跪坐下来。坐定下来,张昭就说,想当年,恒王和太后,也就是孙策和吴夫人,他们可是把你交给老臣我,而不是把老臣我交给你。这句话点明了孙权和张昭两人到底谁归谁管。张昭继续说,可惜老臣这个人不识趣,不会说话,不讨人欢心,所以现在受了冷遇。老臣以为这辈子就此老死了,没想到陛下还来看望老臣,即便如此,老臣的性格还是不会改的,老臣还是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老臣琢磨别人的心思说讨好别人的话,老臣做不到。孙权也只好笑笑说,随便张公了。

    这就是张昭!耿直刚硬的性格至死不改。

    在《三国志》中,陈寿曾评价张昭:“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陈寿以张昭的不被重用来说明孙权没有孙策大度容人,但“以严见惮,以高见外”也说明了在整个事件中张昭自身的原因。先不议论张昭的曲直,只需要与下一节将要介绍的东吴重臣顾雍作一下对比,一切自然分明。

    8. 温雅君子

    顾雍和张昭同为东吴前后相继的辅国重臣,他们的性格中有着相同的地方,比如都耿直刚正,自律甚严。然而由于表现方式的不同,竟产生了天地之别,其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顾雍(168—243年),字元叹,吴郡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顾姓名列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的首位,是江南的名门望族。

    当时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南下避难,顾雍的父亲就让儿子拜他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顾雍才思敏捷,心思沉静,艺业日进,很为蔡邕赏识。蔡邕就将自己的原名“雍”赠送给这位弟子,因为受到老师的赞叹,所以顾雍的字就是“元叹”。

    受到老师的赞誉,再加上本人修养出众,顾雍在20岁这年被举荐为合肥长,后来又历任娄县、曲阿、上虞等地的地方官,在这些地方都建树了良好的政绩。公元200年,孙权兼任会稽太守,就让顾雍担任会稽丞,将一应事务全权交给顾雍处理。顾雍不负重托,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会稽境内安宁富足,人心归附。

    顾雍凭借自己的实力,逐步进入孙权的政权中心,先担任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又进封醴陵侯,代替孙邵,当上丞相,直到逝世。

    以上的两段文字用四个字便可形容,那就是“仕途顺利”。东吴才华高妙的人有不少,比如张昭、陆逊等人,但像顾雍那样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的人屈指可数。顾雍赢得这一切,凭借的不仅是自己的才华,也不仅是出身家门,而是人格魅力。

    和张昭一样,顾雍内心刚直,自律很严,孙权就曾经说过“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孙权喜欢饮酒,常常和一帮臣子饮酒作乐,顾雍不像张昭那样对他进行疾言厉色的批评,而是和众臣一起端坐席中,却滴酒不沾声色不动。然而,这种沉默的震慑力远远大于张昭的厉声批评,在座的人包括孙权看着顾雍就不敢放肆,生怕酒后失态,被顾雍责备。所以,孙权说“顾公在座,使人不乐”。

    然而饶是顾雍如此严正,并没有让孙权“以严忌惮”,反而心甘情愿地将重任托付于他,这是为什么呢?

    顾雍在丞相任上时,常常到民间查访,有了政务上的建议,就秘密地向孙权呈报。如果被采纳,就归功于孙权;如果不被采纳,也绝不声张。

    顾雍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棱角,但他用深厚的涵养将自己的棱角包裹起来,他的棱角依旧分明,并且明确地指示着自己的方向,却不会锐利到伤害他人。这就是顾雍和张昭的区别,这种区别根本上的原因在于,顾雍用心为他人考虑,懂得尊重别人,也相应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顾雍行事低调,不喜张扬,他封侯的事连家人都不知道,后来家人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事,还大吃一惊。这种性格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便是温和沉静,沉默寡言。古人有“静生慧”一说,宁静澄澈的水面能够清晰得倒映万物,沉静安宁的心境可以洞察世间百态,因而孙权又评价他说:“顾公不言,言必有中。”

    孙权凡有悬而不决的事都爱找顾雍拿主意,派人向顾雍咨询事情是否可行。只要顾雍感觉靠谱,他就会和颜悦色地请来人吃饭,和他商量怎么具体操作;如果感觉不合意,顾雍就正色敛容,默不作声。时间久了,孙权就知道他的习惯了,跟身边人说:“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后来,他干脆就不问派去的人,顾公同意不同意这个意见,而只是问,顾公请你吃饭了吗?

    公元233年,公孙渊向吴称臣。孙权大喜,打算派一万多将士带上大量奇珍异宝前去辽东封赏公孙渊。大臣们纷纷劝谏,张昭甚至与孙权争得面红耳赤,孙权最终仍然坚持了自己的主张。不过,孙权也略略作了折中,降低规格,减兵减物,这些折中,不是因为张昭大声吵嚷,而是因为看到顾雍在朝上默然不语,知道“事未平”。

    有一回在朝上,孙权询问朝政得失。张昭就趁机把他收集到的意见一一陈述,比如认为法令太烦琐,刑罚太严重等。孙权听后,没有表态,而是回头问顾雍:“您认为怎么样?”顾雍回答说:“我所了解的情况,和张公所陈述的一样。”孙权这才重新审定法律条款,减轻了刑法。

    顾雍肯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独对孙权如此,对敌人也不例外。孙权晚年昏庸,宠信奸臣吕壹,吕壹就仗势滥用职权,迫害群臣,就连顾雍也被他栽赃陷害过。后来孙权在众人的苦谏之下,终于悬崖勒马,追查吕壹的罪行,吕壹一案由顾雍审理。审理完后,顾雍还心平气和地问这个迫害过自己的犯人:“你还有什么地方要为自己辩护的吗?”吕壹伏地无言。这时,有一位尚书怒气冲冲地上前痛骂吕壹,还要往他脸上吐口水,顾雍见状就说:“国家有法律处置他,何必这样呢?”

    顾雍对外人宽宏大量,对家人的要求却很严格。有一次孙权出嫁一个侄女,宴请了顾雍祖孙三人。宴会上君臣欢洽,顾雍的孙子顾谭多喝了几杯,就站起来跳舞,跳得无休无止。孙权在旁边看着,也高兴得呵呵大笑,顾雍心里恼怒,却隐忍不发。第二天,顾雍把孙子叫过来,坐在床沿上说:“君王以忍辱负重为德,臣下以恭敬谨慎为节,当年萧何、吴汉都立有大功,但是见到皇帝都不敢说话,你对国家有什么汗马功劳吗?不过是依靠祖辈的功劳而被重用,因何舞得如此得意忘形?虽说是喝了点儿酒,其实还是恃恩忘敬、谦虚不足的思想作祟,看来败坏家族的人必是你了!”说完,就躺下向着墙壁而卧。顾谭后悔莫及,忐忑不安地站在榻前,罚站了两个小时,才被祖父遣走。正是这样严格的管教,使得顾雍死后,他的子孙没有步上周瑜、全琮子女的后路。

    顾雍担任丞相长达十九年,他一片公心,从不以个人喜好、恩怨去选择官员,而是尽力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职位上,一旦委任后,便会全心全意地信任他们,让下属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他还时常亲自在民间走访,探询人民的疾苦,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办法。十九年的精心辅佐,让吴国得到了全面的兴盛和繁荣,被人称为“东吴名相”。

    公元243年,76岁的顾雍病倒了,孙权命名医赵泉前去为他诊治,诊治完后,赵泉却不告诉顾雍他的病情。不久,孙权就拜顾雍的次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得知后,便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对家人说:“赵泉善于辨别疾病,主上这样安排,一定是因为我的病治不好了,他想让我亲眼看见顾济被授官。”果然,几天后,顾雍溘然长逝。

    顾雍死后,孙权素服凭吊,后又下诏称颂顾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梭罗说: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正如果实上的粉霜,唯有用最轻柔的守法才能完好地保有它们。然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鲜见的便是这柔情。

    在顾雍的身上,便存在这种美好的轻柔的品质。美好的品质无一不是内心抵达一种境界后的自然流露。顾雍之所以能够设身处地地尊重别人,是因为他从小就具备一颗宁静敏捷的心,善于理解别人,体察别人的喜怒哀乐,从而有了悲悯之心,尽力避免任何伤害他人的可能。

    这种美好的品质仿佛质感柔弱,不够坚硬,却最具穿透力。脚踹打不开的门,温和的敲门声却可以轻易打开。张昭的疾言厉色孙权视若无睹,顾雍的默默一低头却让孙权心领神会。

    9. 孙权称帝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半年之后,刘备又称帝。按说孙权早已坐稳了江山,也该顺势跟在后面称帝了,可是孙权一直拖到八年后才登基称帝。孙权当然是非常想当皇帝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他按捺住性子足足地等候了八年呢?

    在三国之主当中,曹操是一个时代的反抗者,他挟持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去统一天下,虽然看起来很美,却以叛臣贼子的角色被正统人士所唾弃。刘备以汉朝继承人自居,自始至终又坚持讨伐曹魏的立场,成为正统的代表者。而孙权夹在其中,形象相对模糊,他既不是逆臣,又不是正统,他从来都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政治主张,所以他既缺乏曹魏以皇帝名义横扫九州、统一**的霸气,又缺乏刘备讨伐曹操、恢复汉朝统治的志气。内在气势是一个人精神的脊梁,当一个人缺乏内在气势的时候,他的安全感必然会相对薄弱。事实上,孙权的前半生一直处在安全感匮乏的状态中,他曾经给群臣下了一道命令,这就是存不忘亡,安必虑危,还一再提醒他的将领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身佩刀剑,带上随从。

    晋代文学家傅玄曾经评价过孙策和孙权,他认为孙策“明果独断,勇盖天下”,敢作敢为,而孙权则“乘间伺隙,兵不妄动”。

    安全感缺乏的一个表现就是军事上的投机主义,孙权绝不会像刘备那样倾全国之兵,兴师动众讨伐别人。事实上,他从不轻易用兵,他总是在找空子,比如趁诸葛亮几次北伐的时候,对曹魏动兵,但他绝不拼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所以孙权打的败仗少,胜仗也不多,基本能保持江东安宁。

    孙权在魏蜀之间左右徘徊,看似没有定数。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结盟,还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但没过多久,孙权就把妹妹接回来,还趁关羽大战襄阳的时候,在背后捅了他一刀,使吴蜀联盟破裂。夷陵之战后,孙权又主动向蜀汉投去了橄榄枝,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还作势同时出兵曹魏,配合诸葛亮,当然后来看曹魏不好对付,虚晃一枪就撤军了。对待曹魏呢,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拔出刀来剁掉案角,表示与曹操老贼势不两立,然而襄阳之战,又主动向曹丕称臣,两家互通婚姻。

    孙权忽而联合刘备,忽而又袭击刘备,忽而投降曹操,忽而又抗击曹操,将两方面弄得晕头转向。其实他自己无比清醒,他不愿意让曹刘任何一方力量过于强大,具备吞没自己的能力,他就像一个砝码一样,左边重就挪到右边,右边重就挪到左边。当曹操力量强大的时候,他就联合刘备攻打曹操,刘备势力起来的时候,他就伙同曹操收拾刘备,以此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三国的平衡。

    夷陵大战后,孙权和曹丕翻脸,他便改了元年为黄武。当时曹丕的年号为黄初,刘备的年号为章武,孙权从他们两家的年号里面各取一个字,组成自己的年号,这就表明了孙权的思路。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改元黄初;第二年四月,刘备也称帝,改元章武。这时候,孙权本来也是可以跟着称帝的,但他没有跟风,反而跑去向曹丕称臣。孙权向曹丕称臣的原因,他派去曹魏的使者赵咨讲得很清楚。

    赵咨出使魏国,向曹丕传达了孙权向他称臣的意思。曹丕就问赵咨,你们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赵咨就说,是一个聪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就问此话怎讲,你给解释解释。赵咨就说,纳鲁肃于凡品,发现了鲁肃这个看似普通的人,这是“聪”;把吕蒙从行伍中提拔起来,这是“明”;俘获了魏国大将于禁,却把他送回来,这是“仁”;不动杀伐就攻陷荆州,这是“智”。说到雄略,赵咨解释说:“据三州虎势天下,是其雄也,屈身陛下,是其略也。”

    赵咨的话说得很清楚,孙权本是虎视天下之人,现在不过因形势所迫,才俯身称臣,说到底,称臣不过是一种谋略而已。为了夺回荆州,孙权杀死了关羽,刘备必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如果刘备打孙权的时候,曹魏再跟着落井下石,东吴必然会全军覆没,所以孙权加紧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交好曹魏,解除后顾之忧。

    黄武二年,东吴的群臣向孙权劝进,请他登基称帝,孙权依然没有称帝,他的说法是,大汉王朝如今衰落到如此地步,我作为汉臣,不能为汉朝尽心尽力,已经感到非常愧疚了,又哪有什么心思称帝呢?当然,谁都知道,这话也就是个门面话,孙权的群臣自然不会当真,就继续劝进。孙权这才讲了实话,他说,上一回他们两家称帝后,我本来也可以称帝的,可我为什么要向曹丕称臣呢?因为刘备四月称帝,之后就气势汹汹地打过来了,那时候寡人也听说北方愿意支持我们一把,当然了,他们说是支持其实是要挟我们。如果我们不听他的,那么刘玄德从西边发兵,曹丕从北边发兵,那寡人不就受不了了吗?寡人只好忍气吞声,向曹丕称了臣,但是大家看看,我现在不是又和他翻脸了吗?

    孙权解释了上一回没有称帝的原因,却没有解释这一回为何不称帝,事实上,该表达的也表达清楚了。上回和刘备翻脸后,担心两家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尚不敢称帝,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自从黄初三年,陆逊在夷陵大败刘备,孙权对曹丕就不那么恭敬了,不仅不按曹丕要求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北边当质子,连曹魏派来的使者都不接见了。曹丕大怒,领兵来打孙权,虽然后来曹丕撤军了,但两家的梁子已经结上了;而蜀汉那边,刘备新死,吴蜀的疙瘩还没有解开,这回孙权是将两边都得罪了,他就更加不敢称帝了。

    不过不久,情况便又发生了变化。黄初七年,魏文帝曹丕病逝,传位于平原王曹睿。孙权最怕曹操,也很忌惮曹丕,但对曹睿并不放在眼中。而蜀汉那边,掌权的人换上了诸葛亮,诸葛亮一接班就派遣使者到吴国,恢复了吴蜀联盟。孙权终于安心了,他甚至兴致勃勃地和诸葛亮派来的使者商量,我们把曹魏的地盘给分了吧。看来,半生不得安全感的孙权在获得安全感的同时也恢复了幽默感,充分发挥了类似“画饼充饥”的喜剧天分,和蜀国使者把曹魏的地盘给预分了:豫州、青州和幽州归东吴,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你们蜀汉,还剩下个司州,两家一家一半。公平吧?!

    解除两大忧患后的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黄武变成黄龙,忽悠黄初、章武两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孙权已经翻身飞跃龙门,成为真龙天子了。

    孙权确实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也没有曹魏的霸气和蜀汉的志气,但他有的是对自己的了解。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他知道自己首先得是守成之君,然后才能成为开创之帝。无论是左挪右动也好,徘徊观望也好,他必须尽全力保持大局的平衡,以此保持自己的安稳,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开拓和创新,这大概是东吴的政权比蜀汉多延续了十几年的一个原因。识时务者为俊杰,有自知之明的人,至少不会做一个失败者。

    10. 屯田航海

    夷陵大战重新划分了三国的疆界,吴蜀联盟的重建使三国力量再次达到平衡,三国鼎立局面进入一个全新的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孙权理智地将主要精力用在开发江南、发展农业和运输经济上。

    事实上,早在夷陵之战以前,吴国的骆统就曾上书给孙权,说繁重的征役和赋税使农田荒芜,军民俱困,民间百姓和屯田穷兵生了孩子却无力养活,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导致珍贵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失,社会难以向前发展。骆统因此奏请孙权寻求解决之计,使剩下的人民有个活路。骆统的奏言切中时弊,孙权深受触动,于是就致力于以屯田的方式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吴国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进行管理。屯田的兵平时种田,战时打仗,屯田的农民只需种田,免除民役。吴国很多地方实行屯田,屯田的军民则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数千家屯兵,而毗陵的屯田农民则有男女数万口。总体来说,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而且采用了牛耕的先进耕作技术。

    公元226年,陆逊认为自己的驻地军粮不足,便上表请求令士兵就地屯田。孙权认为这主意很好,不仅同意了陆逊的提议,还将驾车的牛改为耕牛。孙权本人和儿子还下地耕作,以此鼓励士兵屯田。

    为了满足农田用水,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公元230年修筑东兴大堤,将巢湖水截流用于灌溉。公元250年,他又修建了堂邑涂塘(今天的江苏**县互梁堰),还开凿了几条运河,既方便了内河航运,又可作灌溉之用。

    此外,孙权还多次调整赋税,夺取荆州后,曾尽除荆州人民的租税,还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

    为了适应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孙权还大力发展造船业。他专门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吴国的船最多可达七帆,吴人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记载,当时的多帆船可以通过斜移帆面到合适角度的方式充分利用风力。这种方法使帆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惧风浪,速度迅疾,至今还在现代的木帆船上使用,可见当时东吴造船技术的高超。

    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后,东吴便扩大了对外联系的范围。公元230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士兵,乘船前往夷洲和亶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岛和日本。由于亶洲太过遥远,无法到达,卫温一行人只到了夷洲。据《三国志》记载,卫温一行在台湾停留了将近一年,带去的士兵水土不服,多染疾病,死者十有**,虽然俘获了数千夷洲土著,却得不偿失。但这次探险让吴国人对台湾有了初步了解。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曾在《临海水土志》中对夷洲进行了记载,他说:“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沈莹笔下夷洲的方位和气候都与台湾的情况相符。书中还描述了夷洲的物产,以及山夷居住、饮食、嫁娶、穿耳、凿齿、猎首等习俗,这些情形都可以在明清人关于台湾的著述里得到印证。只是《临海水土志》说到的山顶越王射的之白石,在明清时代的台湾已无迹可寻,湮没在久远的年代中了。又说到山夷处于石器时代,使用青石做成的箭头、刀斧等。这种情形在明清时代的台湾也消失了,这是由于台湾番族已走出石器时代。

    孙权时代的夷洲之行虽然没有收到具体的效益,但它书写了祖国大陆与台湾最初的交往史。从这点来看,具备伟大的历史意义。

    台湾之外,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

    在孙权统治吴国的时代,吴国无论是对内经济发展和对外航运联系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到孙亮(252年—257年在位)、孙休(258年—263年在位)以后,特别是孙皓(264—280年在位)统治的时期,军民备受盘剥,苦不堪言,吴国经济日渐凋敝。

    孙休统治时期,有五口男丁的吏家就有三人在外服役,其余二人照旧缴纳限米,连孙休都感到役税太苛重,所以下诏削减一人服役。吏家尚且负担如此苛重的兵役徭役,自耕农户和屯田兵民家里的情况只会更坏。

    孙休之后的孙皓是著名的暴君,他的法律更加严苛,赋税更加沉重。吴国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面有菜色,屯田军民大批逃亡。吴国的屯田渐被破坏,日趋衰落。

    此外,孙吴将领通过世袭领兵制,控制士兵和屯田农民,使许多屯田土地转入私家之手。吕蒙攻克皖城有功,孙权就将浔阳屯田三百人赐给了他。这些情况也加剧了屯田的衰落。在晋朝进攻吴国之前,吴国的经济、政治已经在内部逐渐崩溃。

    魏、蜀、吴三个国家,魏国的经济最为强盛;蜀国虽然地少人稀,但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井然有序;吴国的经济最不堪一提,尤其在孙皓统治时期,不待魏国来伐,内部已经自行溃败。经济上强大的国家,在政治上也是强大的,排除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排斥经济作为政治基础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人生的大判断上,其实大同小异。所以,能够将一件小事认真做好的人,必然也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人生大事。能够在一件事情上表现卓越的人,在其他事情上也不会表现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