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海上漂萍 第十六章 冉冉之星

作品:《我不是陈圆圆

    第二天早上,还没等郑田川氏找大木谈话,大木就趁安海源不备,拉着我往外奔。

    此时的大木,不免和我映象中的有些不同。

    他看我的眼神完全不同于安海源的单纯和稚嫩,也不同于他往日的干净平和,在他那眼波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波荡漾。

    此时此刻,我越发觉得,大木有着不同于寻常少年深邃的一面。

    海面上微风吹拂,心也不禁随之一凛,我不由探问:“你這样把我找出来,是因为什么?”

    大木顿了顿,撇头向我凝望,低沉出声:“姐姐,您和母亲説的话,我都听见了。”他又解释道:“我不是有意偷听,只是我听您提及、提及父亲时神色有异,一时好奇才……”

    “哦?”我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大木昨晚偷听了我和田川氏的对话。我不禁有些意外,也有些欣悦,大木表面波澜不惊,但相比于毫无机心的安海源,他实在是观察入微,还知道偷听谈话,這无疑説明大木并非泛泛之辈。

    我细神看他,微笑道:“你想跟我説什么?”

    大木并不回答,越绕越远:“姐姐,我有幸能和海源一同称呼您为姐姐,还希望姐姐能够对大木信任,……大木自见着姐姐就知道姐姐并非普通人家。”

    “是么?”我不知大木为何会扯到這上,不禁觉得有点意思,笑道:“我怎么不是普通人家?”

    “您初来国正寺,陈师傅对您毕恭毕敬,您还向海源保证如何可以回大明,如何途经琉球,昨夜您和母亲的説话,我听了,便愈发觉得您大有来头。”

    我并不因大木的私下揣测而心梗,反而十分高兴。谁让他是未来的郑成功呢!

    大木神色严谨:“姐姐,大木不是多嘴,姐姐您是什么身份,能否告知大木?”

    這个问题却让我一时语塞,什么身份?把那一箩筐毫无实权的蝇头小利説出来?别丢脸了……我心下暗暗自嘲,拍了拍大木的肩头,道:“姐姐是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木你是什么人。姐姐相信大木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姐姐找你母亲,也是希望她能够説动你,跟海源一起回大明。男儿建功立业,志在四方。這日本区区小庙,又岂能容得下你?”

    大木眼神闪烁,默然望着水端,一艘小小的渔船摇摆地消失在水天相接处。他猛地反过头,对着我一字一句认认真真道:“姐姐,其实,昨晚听到您的説话,我想了一夜,早就定好主意要和您一同回大明!”

    什么?我简直怀疑我的耳朵,看他一副坚定的模样,我方知道這是事实,不禁有些欣喜若狂:“真的吗?大木,可是,你原本,原本不是……”

    大木会意,赧然一笑:“原本,我一心想好好当个和尚,不瞒您説,我父亲认为我是个不成器的窝囊,而且福建已有好几个哥哥,父亲也根本没打算如何栽培我。而且福建的大妈又不相容于我,使得父亲早已放弃了我和母亲。我不免也是心灰意懒,佛门清净,既可以让我忘忧,也可以让母亲放心……可是昨晚,我听姐姐那么坚持帮我辩説,心下好生感激,也觉得觉得大木不是那么没用,所以,所以……”

    “所以你就想会大明闯一番事业?”我接茬调笑道,“看来你這个和尚还是修行不够啊。”心下却也暗自一惊,看来我的猜测是对的,郑家喜欢窝里斗,(在金庸的《鹿鼎记》里就可以看出郑家的這个传统)。大木小时在郑家的行为恐怕真的是伪装出来的,借以自保。小小大木,实在不简单。

    我又惊又喜,对他柔声道,“你母亲也从未放弃过你,大木,姐姐相信你定能成为一代英雄。你父亲,实在小觑了你,這个,他日后会发现他犯的错误的。”

    大木看着我,眼里闪着精光,捏着衣褶,忽而道:“姐姐,你這么看得起大木,大木好生、好生感动……大木愿跟着您,永远追随您,這一生只听您一个的!”

    看着他斩钉截铁的模样,我立马傻站住了。

    真的?假的?郑成功永远效忠于我?太不可思议了,我不禁有些飘飘欲仙。心底忽而油油升起一股热浪,急速得冲入我的脑门。郑成功!连郑成功都這样对我,我又怎可安于区区這样一个寄生虫的角色?那也太对不起這样的英雄人物了罢。然而,這个想法只是很快地一闪而过。我心底突然又冰冻住了。郑成功就這样臣服于我?为什么?就因为我説他是个不凡之辈?太夸张了罢。如果不是,那大木説出這样一番话,又是怎么回事?我看了看大木,也许這个少年心机也不浅,也许他説這些表忠心,不过是因为我不明不白的背景身份,也许他想以我为跳板……

    我搂了搂大木的肩膀,就算他所説的并非真心,那又如何?他是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啊。我看着海面冉冉升起的红日,呼吸又顺畅了,仍旧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正从我的身边往上冒……

    *****

    平户是日本华人通商的重要港口,许多船只与东南亚有着生意往来,但前往琉球的至今未有。這让我不禁有些彷徨和焦急,在日本实在有些乏味和恐惧迷漫。

    终于,从不问世事而变得异常雀跃的大木出人意料地就带来了一个喜讯。他拉着安海源到处跑窜,终于找到一家前往台湾与荷兰人贸易的商家船队,答应顺带捎我们三人前往琉球,原因是返程时听人言説琉球已然互市,但不知真伪,借此机会前去探探,不行也只好作罢了。

    只要他们肯去,我就不愁上不了琉球群岛!不愁大木他们回不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