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回 再办交涉

作品:《鬼子六大传

    正如李鸿章所担忧的那样,上海的这一次小规模鸦片冲突,终于发展成一场来势汹汹的华夷纷争。

    就在次日一早,吉尔杭阿的奏章还没来得及拜发,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便不依不饶地带着一百夷兵打上门来,用黑洞洞的枪口逼着李鸿章,叫他交出凶手给英国人处置。吉尔杭阿大约是同样受了外国领事的压力,一改昨天晚上的态度,转而命令李鸿章,要他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之内把打人凶犯解送英国领事处理,若有半点迟误,一切后果都要他来承担。

    李鸿章查不出动手的究竟是谁,又给阿礼国逼得没法,迫于无奈之下,胡乱指了一个兵勇,给了他几十两银子,好言哄骗他去出头顶罪。那兵勇初还害怕,后来给李鸿章甘言蜜语地劝诱一番,终于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由得人五花大绑、顶枷带锁地送到租界领馆里去。

    阿礼国见送来了凶犯,就叫公廨会审。那英官草草开堂走了一个过场,当即便喝令枪决。那兵勇一听说要挨枪子丢性命,吓得把李鸿章一番嘱咐全抛在脑后,大声喊叫起来,翻来覆去地说自己实属冤枉。

    会审的中英官员尽皆大愕,华官一转念间便明白是怎么回事,手心里不禁捏了一把汗。英官可就不懂得中国官场上这些套路了,亲自走下堂来,叫着翻译对那兵勇细细盘问一阵,好容易弄明白事情的由来,不由得勃然大怒,指着堂上华官喝道:“贵国如此欺辱我国侨民,我领馆必然不能坐视不理!我立刻便要请我国领事照会贵国政府,将此事涉案人等一概查办!”说着拂袖而去。

    阿礼国听说,不禁欣喜若狂,拍案大笑道:“可爱的中国人,可爱的李鸿章!他给了我们发动一场战争的最佳藉口,大英帝国要感谢他!”他口里絮絮不已,手底下也丝毫不停,奋笔疾书,写了一封长信,命令立刻派船星夜兼程北上,送交公使包令亲览。

    这封信送到包令的手中,正好是中英军队在大沽**锋的七天之后。正在焦急地等待谭廷襄抵达天津的包令,接到由法国兵舰“cassini”号捎来的这封密信,刚刚打开来读了几行,忽然麦华陀从甲板上走下舱来,喜色溢于言表地道:“包令阁下,刚才岸上的中国官员来人通知我们,那位新上任的直隶总督谭廷襄,现在已经抵达了天津,他命令从前跟我们打过交道的长芦盐政文谦前来传话,说愿意择期与我们进行会晤。”

    包令一面听,一面匆匆把信浏览了一遍,抖着信纸哈哈大笑道:“好极了!有这枚筹码在手,中国皇帝就不得不对我们让步了!”

    “这是什么?”麦华陀接过包令递来的信纸,扫了几眼,也笑了起来:“愚蠢的中国人,难道他们连最基本的外交原则也不懂吗?”

    “如果他们懂得什么外交礼节,就不会让一个地方官来负责接见我了!要知道,我可是代表大英帝国的使节!”包令有些气愤地抱怨道。

    不过他的怒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因为阿礼国送来的实在是一个再好也不过的消息,为了保护侨民而发动一场战争,这在任何文明国家都是极为寻常的事情,就算对于中国这个古老而封闭的国度来说,也是他们无理在先,打死了英国的商人不说,还交出一个假凶手来意图瞒哄过关,这不是把大英帝国不摆在眼里么?总之这一次的兵衅,眼看是成功挑起来的了。只要这边一正式开战,想必国内就算不愿意分兵援助,也不得不把东南亚的兵力集中过来吧。包令这么想着,禁不住露出一抹微笑。

    很快,包令、麦莲与哥士奇的三人组,坐到了谭廷襄的对面,开始新一轮的谈判。不过交锋一两个回合,包令便敏锐地下了判断:这个谭廷襄不比老狐狸桂良可言,如果说桂良是一个周身圆滚滚、让人气恼不已却又无处下口的肉球,那么谭廷襄就是一块纯粹的牛排,放在那里就是等着自己去享用的。他实在是太窝囊太没用了,以至于包令在跟他打交道的时候都感觉自己一身的外交才能毫无用武之地。

    看看时机差不多成熟,谭廷襄已经被自己吓唬得面无人色,包令决定把他的王牌筹码抛出来了。他冷笑着把一叠纸丢在桌上,那是他为了这次谈判,特地预先叫麦华陀把阿礼国那封信翻译出的汉语文本。虽然麦华陀所写的中文并不是完全通顺,可是谭廷襄还是看懂了,越看脸色越白,越看手指抖得越利害,到最后已经整叠纸都在索索作响,好像屋外簌簌飘落的秋叶一般。

    包令估计谭廷襄差不多看完了,也差不多吓破胆了,这才道:“贵国如不彻底查办此事,我国一定会保护本国侨民的每一分利益,哪怕发起一场战争,也都在所不惜!”

    麦华陀翻译出来,谭廷襄口唇发青,结结巴巴地道:“贵……贵钦差稍……稍安毋躁,不可……不可伤了两国的和气!”他语无伦次地说了一堆废话,这才哀求道:“贵钦差若肯稍候数日,敝督便立刻禀报朝廷,请朝廷派遣大员,赶赴上海彻查此案!”可怜他至此还以为英国人只不过是想缉拿真凶,替自己人报仇雪恨,全没料到一个匪徒若想抢劫,哪怕是不要任何理由也都可以动手,何况眼前摆着一个冠冕堂皇的藉口?

    包令一摆手,不屑道:“不必了!这桩案子一清二楚,分明是贵国的上海道蓄意包庇凶犯,还有什么可查的?不要妄想借此拖延时间!本公使现在给贵国两个选择:要么把李鸿章撤职,并且拿获真凶送交我上海领馆处置,要么就是与大英帝国为敌,我们两国就只好开战了!”

    谭廷襄听了这一番斩钉截铁般的说话,眼前一阵阵地发黑,瘫软在椅中动弹不得,若不是桌沿卡住了他凸起的大肚子,说不定整个人都要滑到桌子底下去。

    窗外,一群早冬的寒鸦呱呱悲鸣,似乎在召唤严寒天气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