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回 筚路蓝缕

作品:《鬼子六大传

    一百零八回 筚路蓝缕

    胡林翼吃了一惊,垂首想了一阵,咬咬牙,抬起头来道:“仲岳推心置腹,愚兄自然也不能一味绕圈子。说句实在的,现如今恭王爷的心思早已经是司马昭之心,朝廷内外看不出一点端倪的,恐怕真是不多。”话头一转,又道:“只是愚兄却觉得,眼下的大清,与先帝在位时候的大清相比,是只好不坏。”罗泽南目光一闪,望了他一眼,眨眨眼睛,问道:“何以见得?”胡林翼笑道:“何以见得?呵呵,仲岳兄慢慢就知道了。”

    奕訢并没有让罗泽南等得太久。八月十六日,仲秋佳节刚过,他便以挑选神机营士兵为名,请求皇太后批准一次包括在京八旗三十六营与各蒙古王公私兵在内的合操。预定在神机营中任职的官员,从掌印大臣到承办委员,一个不拉地都要去玉泉山观看合操,参与到士兵的挑选工作中去。

    因为皇帝年小,皇太后只是抱着他在御座上露了一下面,便乘着凤辇回到宫里躲太阳去了。奕訢目送仪仗离去,不等藤牌兵华而不实的表演结束,就下令开始进入正式的挑选环节。

    选拔士兵全是以合操之中的表现为标准,总共包括弓、步、马三个项目。兵部侍郎胡林翼瞧着小吏竖好了靶子,便过来请示恭亲王,是否可以开始了。奕訢抬头望望天色,又望望足有十几里长的队伍,好整以暇地道:“再等一会。”王爷不发话,谁也不敢乱动,只好呆呆地站在那里等。这一等不打紧,过得半个多时辰,就有人身子扭来扭去地开始打呵欠,眼泪鼻涕一抓一把,嘴巴眉毛全都挤到一块去了。罗泽南恍然大悟:恭王爷这是要叫吃大烟的人自己原形毕露!举目望去,但见吃烟的不单只是兵卒,连许多将官也都满面烟容,禁不住重重叹了口气:大清江山就靠这些毒鬼来保,岂有不愈加残破的道理?

    正出神间,恭亲王已经下达命令,叫从前锋营开始演习步下射箭。这一射笑话就更多了,两臂无力扯不开弓不得不手足并用的有之,瞄不准靶子将箭射到了演武台上的有之,更有一个搞笑的,刚站在靶子前面便吓得晕倒了,胡林翼叫人抬他下去,他一睁开眼居然就辩解起来,说自己昨夜跟老婆行敦伦大礼弄得腿软了,求上宪再给一个机会。胡林翼有些哭笑不得,连忙告诉他这一次就算不合格也不会处罚,好歹总算把他给打发走人了。

    第一关射术,就把三十六营淘汰下去五分之四。奕訢这一次叫起了真,三十六营之中除了告病的与缺额的总共还剩下七八万,这七八万一个不许漏下,每个人都至少得射上一轮。靶子高五尺,阔一尺,竖在三十一弓之外,每人给箭十支,中七箭以上者方算是合格。如此浩大的工程,一日之间自然不可能完成,可怜神机营的新任官吏们全都陪着他在玉泉山风吹日晒了足足三天,这才算是把射给考校完了。

    通过射术考核的人,便说明他们既有一定的臂力,又有不错的眼神,如果体能也好,便可以入选神机营了。若是再精于骑术,更可被划入神机营之中的马队。八旗的**程度真是令人发指,如此筛选出来的结果,竟然只剩下了不满九千个人,距离原先预定的二十五营目标还差之远矣。

    胡林翼皱皱眉头,走上前来问道:“王爷,是否从第三轮中筛汰下去不通马术之人当中再补入一些?”奕訢摇摇头,道:“宁缺毋滥,九千个就九千个罢。总之步、炮、马营要分开,就是这些个人,回头咱们再商议一个具体的营制办法出来。”

    神机营最终确立为二十个步军营,每营正兵二百五十人;十个马军营,每营正兵一百八十人、马一百九十五匹;八个炮营,每营正兵二百人,炮五十门。因为眼下枪炮都未到位,所以不论步军还是炮兵,都暂且混编在一起接受基础操练。另外还有一个辎重营,编制是四百人。

    在鉴园凭风楼二楼的小平台上,奕訢与六处四局一库的总办们围桌而坐,商议着投入训练的细则。神机营草创之初,人手紧张,各营的营总几乎全在行伍之中呆过几年,有象罗泽南这般书生出身投笔从戎的,也有象西凌阿那样一路武职起家,在剿匪之中用自己和敌人的鲜血染红了顶戴的。至于各处总办,大都是户、兵、工三部的官员兼任,户部尚书宝鋆兼任粮饷、庶务二处总办,兵部侍郎胡林翼兼任火药、枪炮二局总办,礼部侍郎郭嵩焘兼任文案、印务总办,监察御史柳树声兼任稽查总办,工部郎中文祥任机器局总办,徐继畬以太常少卿任武备局总办,专门负责军官培训。营务总办却是僧格林沁的儿子伯彦那谟祜。除了伯彦之外,每一个都是奕訢的得力心腹之人。

    奕訢瞧了宝鋆一眼,道:“宝富翁,来说说开始训练之后一天要开支多少?”众人听得奕訢如此称呼宝鋆,禁不住都是莞尔一笑。眼下户部库房里囤积着七八千万的纹银,宝鋆身为户部满尚书,说他是腰缠万贯的富翁,真一点都不过分。

    宝鋆赧然道:“王爷取笑了。”从袖里摸出一份详单来摊在桌上,两眼看着道:“眼下拟定的兵饷是正兵每日纹银一钱五分,若折成当八钱八分银元来算,就是十七分,每月按三十日计,便是五元十分。”户部议定的银元新币制,是分为十元、一元与一分三种,一元相当于一百分。奕訢嗯了一声,道:“比绿营马兵还高了一倍,不算低了。官员俸禄呢?”

    宝鋆点点头,继续道:“营总月俸一百七十五元,令官月俸一百零五元,各处总办等员不吃月俸,只领津贴,总办津贴八十元,以下递减十五元。如此算下来,一个月单是这些开支,就要六万五千元了。至于马匹草料,演习枪炮所费火药铅弹,以及机器、火药、枪炮三局的开支,眼下尚未开始办事,实在是无法估量。宝鋆妄自揣测,一个月没有上三十万,料来是应付不过去的。”奕訢叹口气,喟然道:“筚路蓝缕,百事艰难啊!”

    徐继畬第一个举起一只手来,道:“王爷,老朽都是半截入土之人了,要钱没有什么用处。往后我这一份八十元,就打入同文馆的帐上罢。”说着对文祥点了点头。文祥也道:“松老如此急公好义,文祥后学末进,也愿附骥尾。”众人见状,都纷纷表示情愿放弃自己的一份津贴。虽然如此,每月也不过才能省下八百块而已,相对于如此巨额的开销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算不得什么。

    奕訢明白开源才是最重要的,这一次向美国租赁的机器设备之中,包括采矿与炼钢的好几种,如果在租期之内可以仿制成功,那么办起矿务来绝对是能赚到钱的。不过这是一个长线的投资,可能一年便见效益,也可能搞上三五年一无所得。眼下只是期望自己从盐商那里圈来的第一笔钱,在找到新的财路之前不要宣告枯竭吧!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当麦莲派来的代表人当真把几十台各种各样的机器运到天津来的时候,奕訢看着送到案头的价目表,还是足足吃惊得半天没合起口来。包括车床、刨床、钻床、开齿机、抽水机、轧弹机、煤矿所用的抽水机、蒸汽绞车、炼钢平炉等等在内的八十五台各式机器,麦莲竟然索价每月一百万元!

    这简直就是讹诈了,一百万买这些东西也能买了好几遍,一年下来就要白白付给美国人一千二百万,除非头壳坏掉才会答应这种苛刻的条件。更何况据胡林翼现场验看,美国人完全背弃了必须提供全新机器的承诺,所运来的机器很明显都有使用过的痕迹,有好几台甚至还缺了不少零件。奕訢连想也没想,指示胡林翼绝对不能订立合同,一面宣布鉴于美国违背了诚信的原则,大清不但现在,而且将来也都不会再与美国签订任何买卖合同,同时正告英、俄、法等在华各国洋行经理,如有愿意公平交易者,尽可以致书该地方官员,由其转达朝廷。

    这些天来,徐继畬在与英国教士伟烈雅力一同译书的时候,不断含含糊糊地流露出想要学习俄语的愿望,旁敲侧击地打听伟烈雅力是否有好的教师可以介绍给他。一次两次伟烈雅力尚没放在心上,可是听得多了,难免奇怪起来,反问徐继畬因何要学俄文时,他又抵死不说,逼得急了,索性推说腹痛拔脚便走,溜之大吉。

    伟烈雅力大觉怪异,趁着徐继畬避了出去,一面大念阿门向上帝忏悔,一面手脚麻利地翻检他案头书箧--根据他的经验,中国人往往喜欢把重要的保密材料随手丢在目光可及的地方--这一翻果真给他翻出了一样要紧的东西:原来是恭亲王给他的亲笔训令,告诉他俄人打算以远远低于美国的价格出售机器、军火,指示他尽快为与俄方代表的谈判做好准备。精通汉语的伟烈雅力看懂了这封密信,立时面色苍白,手脚有点发冷:俄国佬想插手中国?

    眼下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正同俄国人打得如火如荼,俄国人会用这种转弯抹角的法子来拉拢中国人,一点也不叫人意外。据他对这头西伯利亚熊的了解,他们一旦盯上了哪个目标,最后就必定吞吃净这被害者的最后一滴血肉为止,否则是绝不会罢手的。要真那样的话,中国固然死不足惜,可是英国在华的利益岂不大大受损?说不定整个东亚的局势,都会因此发生变化呢。他临来北京之前,沪领阿礼国就再三嘱咐过他,一定要利用这个频繁接触中国政要的机会,尽可能多地探听一些信息,现在的这个难道不是最重要的消息么?

    于是伟烈雅力立刻写了一封信,命令他的一个仆人兼程送到上海去给阿礼国。这个仆人是当年他在广州的时候买下来的,早已经信仰了主,伟烈雅力绝对信得过他。

    阿礼国听到了中美撕毁合约的消息,正在犹豫是否要劝说驻华公使包令抓住这个机会赚取一笔利润,伟烈雅力的信便恰逢其时地到了。是时包令正在上海,听说俄国人即将伸手争夺中国,当即把犹豫不决全抛到了脑袋后面去,立刻拍板决定按照英国的市场价格加上运费再加上百分之十五的利润,把美国租赁机器清单上全部的东西都卖给中国。至于军火,包令应允如果机器贸易成交的话,就以总价一百万元出卖五千条“褐贝丝”前装式滑膛枪、二十门各种型号的榴弹炮、一艘明轮汽船、一艘小炮艇,还附送一批弹药。这个价钱正好与麦莲索要的月租金相同,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包令故意在向美国示威呢。

    虽说胡林翼等人都主张不妨当真去与俄国人磋商一下,借俄人之力挟制英美,奕訢还是决定近期暂且不考虑这个计划。一方面是现在俄国即将战败,中国若是与他来往过密,必然要与英国和美国交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俄国对领土和主权的想法要大大高于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的英美两国,从清朝一直到现代,历史上俄国对中国一直没有安过什么好心眼,想与这头俄国熊合作,不做好牺牲一点疆土的准备是不成的。

    所以奕訢干脆就不去求他,反正现在问题已经从包令那里找到了答案,一百万这个价钱在包令看来固然是小赚一笔,而中国方面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至少比麦莲给出的合同要划算太多了。有了这一批启动用的机器和军火,若干年后中俄真正开战的时候,奕訢有信心不会败在俄国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