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百回 海鹰(1)

作品:《鬼子六大传

    二百回 海鹰(1)

    夏日的天亮得早,大沽口水师营房,才五点就吹响了起床号。士兵们从大通铺上跳起身来,抓起制服套在身上,麻利地蹬上钉着铁掌的水手靴,踏着清脆的丁丁声,在校场上集合起来。海风轻轻地吹卷而来,空气中微微有些水雾,拂着人的面庞很是舒服。一万五千名官兵,在校台四面列成方阵,都在眼睁睁地等着他们的提督前来训话。

    一阵号角声响过,只听得马蹄声响,一个四十来岁、容貌方正清秀的中年人率着数名将官亲校策马而出,前排官兵瞧得清楚,不由得全都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几乎跌将出来,若不是碍着军纪严格,说不定就会有人惊呼出声。

    这中年人正是大清水师提督彭玉麟。之所以提督出场会引来如此之大的关注,那是因为彭玉麟此人平时颇有怪癖,从来不肯穿着制服,在水师官兵的记忆之中,除了皇帝亲自为他授衔那天之外,不分冬天夏天,彭军门都是一身白衣短扎,远看上去几与水手无异,混在水师士官石青色和宝蓝色的制服当中十分扎眼。可是今天彭玉麟却端端正正地着了军法规定的提督服色,一身剪熨合身的石青制服,胸前挂了金线刺绣的提督标记,足蹬薄底快靴,头戴一顶船帽,拖了单眼花翎,腰间皮带上挎着一柄皇帝钦赐的指挥刀,瞧上去于平日的温文儒雅之外,又再平添了几分豪侠气概。

    “诸军听了!”彭玉麟登上校台,朗声远远喝道。海风把他的声音传了开去:“昨日夜间,十二艘英法炮舰驶至大沽口外海面停泊,我炮台副将以灯号警诫,彼舰并不退去,反以兜弧之势围我海口,敌意毕现!”

    “朝廷养兵,正图今日之用,水师之存,便为护戍海疆!”彭玉麟拔出腰间指挥刀,冷冽的刀光一闪,刀尖直刺苍天:“彭玉麟在此立誓,誓死护我大清海疆,海存我存,海亡我亡!”

    一名管带首先随着他叫道:“海存我存,海亡我亡!”这喊声很快传了开去,响成一片,惊得数群海鸟自憩息的树头扑拉拉飞起:“海存我存,海亡我亡!”

    各部军官自去对本辖士兵水手训话,彭玉麟跳下校台,对左翼总兵杨岳斌与右翼总兵刘松山道:“厚庵,寿卿,这次的事情,恐怕要难办了!”

    刘松山点头叹道:“雪帅之言诚是,据海面上哨探禀报,十二艘船中有十艘悬挂英吉利米字旗,二艘悬挂法兰西国旗,以水手目测而言,吃水千吨以上的大船就有三艘,而我水师目下能战之舰不过镇字号两艘、定字号五艘,且定字号吃水只四百四十吨,镇字号吃水也仅有七百五十吨,此外全是练习舰与运输舰,倘真海面交战,绝无胜算。”

    “打不过也要打,不然难道眼睁睁看着洋船轰掉大沽炮台吗?”杨岳斌皱着眉头,面孔上像是挂了一层寒霜,靴尖不耐烦地笃笃点着地面。

    “庵兄稍安勿躁。”刘松山摆了摆手:“山东李抚台移文来时,曾说会一并飞马禀告朝廷,想来此时皇上已知,以弟所见,一二日内必有圣旨来到,到时看朝廷战和之意若何,再定策略不迟。眼下且谨守海港,只要不出纰漏便够了。”

    “可是……”杨岳斌急切地想争辩什么,却被彭玉麟摇手止住:“两位,且听玉麟一言。圣旨虽然尚未来到,但是以玉麟揣测,圣意必定是主和。”

    “什么!”杨岳斌瞪大了眼睛。

    “不错。其中缘由,关乎朝廷大政,我等身为一方军酋,不宜妄加揣测。但眼下我们布置海防,不妨处处为和谈留下一条后路,也免得到时皇上多余伤神。”彭玉麟轻捻颔下短须:“传令,定字号五艘炮舰与忠字号运输舰全部出海面,以一字雁行阵拉成一条防线,保护河口,炮台添驻兵士,令副将李成谋亲驻炮台,严加防范。”

    “雪帅,末将倒有个不成办法的办法,不知行得行不得。”刘松山忽然冒出一句。

    “且请道来。”

    “雪帅,现在船坞中与海面上的“勤”字练习舰加起来,共有十三艘之多,虽然全是木壳改制汽船,也无装载火炮,不能用于海战,不过幸在船身规制与定字、镇字号炮舰一般无二,若是善加装扮,一概泊于港内,说不准可以鱼目混珠,令洋人以为我军炮舰甚众,不敢轻易进犯。”

    “唔……此法倒可以尽管一试,就算不成,倒也于大局无损。”彭玉麟凝思片刻,道:“甚好,此事就交由寿卿去安排,如有需索工匠,可以自船厂中调用,也可请天津府帮助自天津募集,但须越快越好。”

    这一天的大沽水师兵营,看起来与平时并没有差别,轮不到登舰训练的官兵仍是一如往常地跑操,就着木板搭起的架子练习跳帮、爬桅和升帆,可是在所有人平静的表面之下,都极力压抑着不安的心情,虽然明知看不见洋人的兵船,可是每逢训练的空隙,士兵们总是忍不住伸着脖子往海面的方向看去,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朝廷的诏书来了,除了对各国的照会之外,还有给彭玉麟本人的密旨,其中要点只有两条:第一绝不许首先开火,第二如果对方起衅,可以还击。彭玉麟捧诏沉思片刻,下令叫两位副将来:他要亲自登上英国指挥舰,一是送交国书照会,二是当面谈判!

    刘松山与杨岳斌听说,都是大吃一惊,杨岳斌更决然道:“雪帅,此事断断不可!”

    “不错,雪帅,庵兄之言很是有理。”一向沉稳的刘松山也帮腔反对:“洋人心思诡谲难测,雪帅身为三军主脑,此去深入虎穴,万一对方暗下杀手,又或扣押雪帅,岂不全军大乱?请雪帅三思。”

    “呵……”彭玉麟微微一笑:“洋人外交专重等级相平,正因我是一方主帅,才须亲自前去,免得往后落人口实,说我等轻慢了使节,被拿来当作起衅的把柄。昔日鲁子敬单刀赴会,何等胆量,彼为文臣,为国家尚能不顾生死如斯,我等武人,原就该马革裹尸,又岂有一味胆怯之理?”

    他不顾劝阻,定要亲去,杨岳斌无法,只得道:“既然如此,请让末将与雪帅同去。”

    “不,你与寿卿,一个要看好海面,一个要统带陆地官兵,哪一面都不可擅离职守。万一玉麟此去有甚不测,勿望二兄同心并力,代我报效圣恩!”

    “雪帅!”杨岳斌心中激动,用力狠狠地跺了一下脚,单膝跪下来道:“雪帅放心,有杨岳斌一日,便有大沽一日!”刘松山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于是彭玉麟便令巡逻小船出海,打了旗语对洋舰声明大清水师提督请求上船,有国书携带送交。不多时英国指挥舰上回话,请彭玉麟明日早八时准时登舰,到时将有专人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