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技工学校(改)

作品:《回到清末

    既然说到了教育上来,姚兴华在送走严复后,便打算把两江学政阎琮(杜撰)找来,好好聊聊,交交心。毕竟,姚兴华要想在今后几年,在两江这块地皮上,大力推广西学,扩展西学的影响力,没有阎琮的鼎力支持,这个工作还真不是那么好开展的。

    可还没等去找阎琮的人走出大门,姚兴华就听门外有人禀报说金陵机器制造局督办徐建寅有事求见。

    徐建寅是姚兴华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进行重组之后,任命的第一任督办,现在正肩负着研制国产120毫米舰载速射炮的艰巨工作,这也是姚兴华重组金陵机器制造局后,交办给该局的第一项重要研发任务。

    “徐督办,舰载速射炮地研制有进展了?”接到禀报,姚兴华便亲自走出屋来迎接徐建寅,因为他清楚,在如今的大清国,像徐建寅这样像样的、有能力的科学家,那可都是稀世珍宝,是要好生珍稀保护的。

    “总督大人,您的性子还真是急啊,虽说现在咱们手里有全套的图纸,可还是有很多结构没有弄明白,我想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做进一步的研究,不过我已经安排机器厂根据图纸,开始生产全套零件,只要我们弄明白了全部结构的用途,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仿造了。”

    “大概还需要多长的时间会有结果?”

    “不好说,真的不好说,也许只需要几天时间,也许需要几个月,一切都要等全套零件生产出来,进行试组装以后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

    “这样啊,那就慢慢来吧,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如果不是这件事的话,你今天来我有什么事情?”

    “噢,我一进来大人您就跟我打岔,弄我差点把正是都给忘了,咱们金陵机器制造局重组以后,地方变大了,机器也多了,可是这熟练工人却还是当初那点人,人员已经有些安排不过来了,所以我就想来找大人您商量商量,看看大人您能不能在我们制造局每年额定经费之外,再额外增拨一笔银款,开设一家技工学校,用于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器得工人,我们制造局可以派出一些优秀的技师来做讲师。”

    “技工学校?”姚兴华一脸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生在旧中国,长在儒学下的徐建寅,心中很是为徐建寅的超前思维而震撼。毕竟在这样一个盛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维模式的年代,能够想到要去开设一家,以培养无产阶级工人群体为主旨的大型院校,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嗯,你的这个想法很新意,也很有创造性,我看咱们也别在外面站着了,咱们进屋仔细研究研究。”

    本来姚兴华刚才要见两江学政阎琮,就为了仔细商讨在今后几年时间里,两江地区在姚兴华的治下,民众教育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既然徐建寅此番来找自己,也是为了学校一事,姚兴华就索性就把这两件事并作一件事来处理。

    把徐建寅让到屋内,两人还没说上两句话,两江学政阎琮就急冲冲的走了进来。阎琮是同治朝中的榜眼,在如今的大清朝,其学问也称的上是上上之选。可在姚兴华刚到两江,初见阎琮时,所留下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标准的腐儒形象。

    不过随着时间的缓慢推移,姚兴华渐渐的发现,虽然孔孟之道已经深深地烙印在阎琮骨子里,可是他这个人相较于整个大清朝众多的酸儒来说,还算得上是思想比较开通的。对于西学,虽还做不到大力支持,全力发展的程度,可至少还没有达到谈虎色变。

    对于由这样一个人来做自己的学政,姚兴华虽然不甚满意,可也能够勉强接受。至少要比那些与西学不共戴天,终身致力于与西学作对的人要强上不少。

    所以,当阎琮以进来,姚兴华就直接把徐建寅想筹资兴建技工学校的事情,告诉了他,并征求他这个两江学政对待此事的态度。姚兴华是想让阎琮的学政衙门,来出这笔办学经费,毕竟现在的两江,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钱。他这个总督现在已经成了杨白劳了,随时随地都会冒出人来找他要钱。

    仔细听完徐建寅的办学计划和宗旨后,阎琮自打进到这个屋子里后,第一次开口说道:“总督大人,徐督办的这个想法我听明白了,同时我也相信随着这技工学校的成立,在不久的将来,可不单单可有利于我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发展,就是对我两江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也是有大大的益处的。可是。。。”

    本来当姚兴华听了阎琮的这前半句话,还很是喜出望外了一把,可是紧随其后的一句可是,一下子就把姚兴华的兴奋劲给浇灭了,不觉地就问出了一句“可是什么?”

    “回总督大人,自您督署我两江以来,先后兴办、改、扩建了南洋海军大学、南京陆军学院和南京国防大学三所军校,近日我还听闻大人您有意兴建一所以传授西学为主旨的综合性大学,再加上今日徐督办提出的这技工学校,请恕总督大人谅卑职直言,这些都实非我两江学政衙门的管辖范围,朝廷拨付给我两江学政衙门的经费,是要用于传播孔孟之言,圣人之道的,所以恕卑职无法给予财力上的支持。”

    阎琮的这番话,可谓是清晰的表明了他对姚兴华在两江地区,大力发展西学传播所持的态度。那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阎琮的这个态度,虽然有些让姚兴华失望,可总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至少阎琮不会因为姚兴华大力发展西学,而在背后给姚兴华搞一些小动作。

    徐建寅一听阎琮不同意拿钱出来支持自己办技工学校,为了避免姚兴华把钱的主意打到制造局每年的定额经费中,连忙站起身来,向姚兴华哭诉起制造局的经费窘迫境地来:“大人,我们制造局现在肩负着研发新式火炮的重任,那一点点的经费都是勉强维持,实在是无力再支撑一个学校了。”

    眼瞅着面前这两位已经在自己跟前摆明车马,死活也不肯往外掏一分钱的下属。姚兴华也能是一脸的无奈,说到:“什么叫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的道理,如今我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了,自打我当上这两江总督,倒我这串门的人,几乎都是张口要钱的,我就弄不明白了,别个地方的总督都是开衙收礼,怎么就我是开衙散钱的呢?”

    发过了一通牢骚,姚兴华心理多少也好受了一点。同时他也十分清楚,在这两江的地面上,他姚兴华就是最大的官了。如果有什么事情连他都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就这件事就不用再干了。

    所以,姚兴华的牢骚发过也就算了,事情具体该如何解决,经费到底该从哪里出,这一切都还需要姚兴华来费脑筋解决。

    在屋内来回走了几圈后,冥思苦想了半天后,姚兴华终于想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说道:“这十几年来,咱们在兴办洋务的时候,一直在说什么官督商办、官商协办的口号,这么多年走过来,虽然成功的案例不多,可这终究算得上是一条好路子,所以我想,咱们这家技工学校,是不是也可以参照那些成功的案例,找一些开有厂矿实业的业主一起,共同出资办学,甚至事由他们全额出资,竟他们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我向不会比咱们的制造局少,而咱们官府方面,仅仅发挥一个只能做用,在办学的方向上进行一些必要的管控,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呢?。”

    徐建寅在听了姚兴华的这个意见后,仔细一琢磨,发现这可能是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唯一的解决方案。而阎琮,因为刚才已经明确表态不会支持足西学,所以对于姚兴华的这个解决方案,也是无不可。

    如此一来,这个技工学校的筹资方案,也就算正式确定下来了。至于今后该具体如何操作,那是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需要慢慢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