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品:《清穿之齐妃

    苏凉可不会被乌喇那拉氏随随便便就能诈出底儿来,况且此事真的跟她半点关系没有。“自宋妹妹有孕以来,奴婢从未往梅院去过,平常除了往福晋这里来定省请安,只在鲤院里做些针线。奴婢冤枉啊!”苏凉很着急的样子倒不是装的,她还真是为乌喇那拉氏的智商着急。若说宋氏出事,胤禛第一个怀疑的肯定是乌喇那拉氏啊,把宋氏的孩子搞掉了,最受益的当然是四福晋。这时候她就应该留在梅院,好好审问那些奴才,查找蛛丝马迹,预防旁人泼脏水。可惜她倒是心大得很,自己关起门恶审自己收下的新同盟,真是白瞎了一肚子心眼。

    乌喇那拉氏见她说得斩钉截铁,只得拉她起来。

    苏凉忍不住点醒她:“奴婢绝不干这断子绝孙的缺德事,也不能给烂污了心肠的贱人背黑锅……但奴婢也说句不怕死的话,自奴婢进府以来都是福晋照拂有加,若宋氏此事是福晋所为,奴婢愿意为福晋去死!”

    乌喇那拉氏登时怒道:“混账!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虽瞧宋氏不顺眼,可她肚子里怀的是爷的孩子,即便生出来也得喊我一声嫡额娘!”

    苏凉见她动了真怒,索性再添一把火:“福晋这话奴婢自然没有半分怀疑,爷那里呢?福晋有没有想过,万一宋氏这一胎是自己搞丢的,她害怕爷怪罪,硬是要找一个替罪羊……”

    乌喇那拉氏冰雪聪明,脸色顿时变了,几乎瘫坐在椅子上。大家的正室因为妾侍暗害被休出门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她自嫁入皇室以来,勤谨小心,加上身份高贵,胤禛尊重,从未有防人之心,否则宋氏也不能轻而易举有孕。今日若不是被李氏一语惊醒,她险些落入他人圈套。

    苏凉在一旁暗自叹气,越来越明白这位四爷嫡妻为何死得早了,实在太单纯了些。也难怪,一等内大臣费扬古家嫡出的小姐,自小养尊处优,长大后又嫁到皇家做正室,一路上顺风顺水,怎能跟胤禛后院里的摸爬滚打的人精儿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理,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李娇蕊也是嫡女出身,亦是脑子不够用的货。

    “跟我去梅院。”乌喇那拉氏好容易清醒过来,带着苏凉急匆匆往竹院去。“把张太医喊来。”乌喇那拉氏到底是聪明人,知道打蛇打七寸的道理。这老头子不是说宋氏的胎像一向稳固么?到底怎么个稳固法?宋氏究竟又是吃了什么才滑胎的?到底有几个人沾了这样东西?

    苏凉站在乌喇那拉氏身旁陪她审奴才,强忍着困意打哈欠。四周都是耳目,她必须也要装做很关心宋氏的样子,至少不能让胤禛觉得自己薄情冷血。

    在四福晋的雷厉风行下,事情很快弄清楚了。宋氏在傍晚吃了一碗桂花汤圆然后觉得肚子不舒服,未等张太医赶到便出了事。原来那碗汤圆里头含了酒酿,跟早起吃的一味安胎药相冲,于是宋氏小产了。

    乌喇那拉氏和颜悦色问叶儿:“格格怎么想起吃汤圆了?”叶儿战战兢兢答道:“格格这几日嫌嘴里淡,想吃点甜的,于是让小厨房做了一碗。”乌喇那拉氏道:“你可知你家主子吃了药不能吃酒酿?”叶儿听了只管磕头:“奴婢不知道……奴婢真的不知道……”乌喇那拉氏又问张太医:“你可嘱咐过禁忌?”张太医额头上渗出汗珠:“老臣已经交代过了,吃了那药不能进酒。”叶儿泣道:“奴婢已经跟小厨房嘱咐过了,这几日饮食里头不能用酒……”乌喇那拉氏冷笑道:“去把做酒酿的奴才即刻带来!”苏凉在一旁瞥着叶儿闪烁的眼神,插了一句:“张太医您不是讲宋格格胎像一向平稳么?怎么吃了一碗酒酿圆子便能如此?”张太医额上的汗珠更层出不穷了,他回道:“是……老臣也不知为何……”

    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人来。乌喇那拉氏不耐烦道:“怎么还不带来?”只听外头有人惊慌来报:“小厨房里头的夏婆子畏罪自尽了!”叶儿不由大哭起来。

    整个梅院鸡飞狗跳,乌喇那拉氏揉着额头静默不语。宋太太从内室里跌跌撞撞跑出来哭着跪倒在乌喇那拉氏脚下,求福晋做主,一口咬定夏婆子一定是被他人指使,要求查出幕后主使还女儿一个公道。

    乌喇那拉氏到底年纪小脸皮薄,对于撒泼耍赖的亲家太太没有招架之力。幸好墨兰机灵,跟青莲两个连拉带扯将宋太太揪回内室。

    苏凉默默盯着张太医,觉得他紧张得有点不自然。乌喇那拉氏正坐着后悔当初不该赌气不管梅院,现如今理不出头绪来。

    众人正沉闷中,高福儿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绷着脸道:“爷来了。”胤禛虽洞房花烛了一回,但终究心不在焉,听到高福儿在外头轻声报梅院里头审出来了,就躺不住了。

    乌喇那拉氏立即起身,胤禛带着玲珑走进来。

    “怎么回事?”胤禛坐下来问道。乌喇那拉氏见玲珑满脸春意,娇娇怯怯,心里不由一酸。苏凉轻轻拽了拽乌喇那拉氏的衣角。宋氏苍白着脸硬撑着出了内室,未等开口便眼泪成行。

    各色人等到齐,前因后果交待清楚,苏凉倒要看胤禛如何处置。

    胤禛问宋氏:“你说,夏婆子是受了谁的指使?”

    宋氏只哭不说话。

    胤禛又问乌喇那拉氏:“福晋怎么看?”

    乌喇那拉氏心中一慌,低声道:“妾身不知。”

    胤禛的目光在整个屋子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苏凉身上:“李氏,你说。”

    苏凉此时此刻深深记得胤禛在后院是个糊涂人的结论。虽然她一向是把韬光养晦奉为宗旨,虽然她一直战战兢兢活在穿越时代,但人生的际遇便是如此,一旦错失机会,便永不得翻身。

    宋氏一事扑朔迷离,若不是夏婆子的死,她们还露不出马脚。如今再明显不过,宋氏此胎大概从一开始就内存险象,避子汤不可能吐尽,所以此胎先天便有缺陷。而宋氏母女在保胎失败之后,只好让它落胎,同时选择乌雅氏进府的日子一石二鸟。夏婆子的死是最关键的一步棋,要的就是死无对证,顺便栽赃。应该说宋氏此计相当老练恶毒,即便不能嫁祸旁人,她作为受害者也不会引人怀疑,甚至会因此得到胤禛更多怜惜。而乌喇那拉氏身为主母,治家不严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如若不慎,更要被扣上妨害子嗣的帽子。至于李氏,同为妾侍,因嫉生恨也逃不脱干系。乌喇那拉氏向来心慈手软,苏凉此次再装聋作哑,乌喇那拉氏未来在府中的地位将会岌岌可危,而狗腿子苏凉当然也要吃瓜落儿。

    于是,满庭之中,苏凉沉稳回道:“爷,奴婢认为事情已经查清楚了,底下人照顾宋格格不经心,张太医已经叮嘱不得用酒,下头人监管不力,致使宋格格小产。夏婆子虽赎罪自尽,奴婢看这满院子的奴才皆有疏忽之责,当重罚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宋氏哭泣的声音变得断断续续起来。

    胤禛听了她的话,紧盯着她的双眼:“那依你看来,究竟有没有人背后指使?”

    苏凉扬起脸来,迎视他的目光,朗声答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