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回 他终于登基

作品:《椒房宠妃

    君鸿骞有些失神,他怔问:“你是说,一切不过是我母亲自愿为之?呵呵,于家的大小姐于清歌,居然也有自愿的时候?”

    “这是真的!你每次来朕书房,是否可曾见到过那红色檀木的书架之上,一排排都有书,不比其它的书架书籍分散?那上面,尽数是于清歌的自传与画集。古今通史的书籍上面,都有那娟秀的红色字的批注。那日醉酒之日,那白中有红的褥子至今就在金銮殿的偏殿库存!

    老六,就算你不相信朕,朕至今也说了出来!你的母亲则是因为你而迁入冷宫!她虽然表面上不言不语。我却听宫人说她夜里常常按着小腹默默落泪。朕,为了不让于家东山再起,日后成为筹码,这才不会将皇位传给你。朕答应退位,你也要答应朕,不得滥用皇帝的任何贬义行使权,克己爱民。最重要的是……放过老三他们。”

    君鸿骞却眼睛里第一次闪有泪花,他笑道:“好呐,这便是你本意!君黎熙他们是你儿子,我就是孽障了不成?为何你只顾念你其他的儿子,有没有忽视我的存在?!想当日,我在上书房与他们一起学与习,无时不刻不在背诵诗书,通读古文。我不明白,为何我不比他们之间任何一人差,我的待遇,却又证明了——我才是寇!”最后几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朕求你了!”

    “扑通”一生,君鸿骞缓缓转头,却看见那青砖之上,跪的是君子楚!

    他本想去扶,却又被心而制止了。

    在皇宫与京城最危急之际,却只有那两个儿子留下来了、千钧一发,却是那感动。

    “朕这个两个儿子,不是最出挑的。却是在生死攸关之际出头之人。老六,放过他们,朕会一死了之,诏书一封,遗诏,宣告顺亲王登基为帝。”君子楚眼里有一抹坚定。

    男儿膝下有黄金,而此时,一国之君竟跪在儿子脚下,传出去,不知情的人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可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平稳与先朝的教训,还有自己亲生儿子的安危,家族的命运,君子楚亦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那玉玺的红色印章,盖在那明黄色的纸张之上。

    君子楚虽然身强力壮,却因岁月不饶人而霎时间变得苍老无比。那白丝犹如是一时而生。

    却在这段时候,昭告天下:

    “奉天承运,先帝诏曰:

    孤死后,本该太子继位迎大权。却因太子鲁莽行事,故废其太子之位,另立顺亲王君鸿骞登大宝,主理政事。钦哉。”

    一霎时的天翻地覆,日月更替,使所有人始料不及——他们都会以为,纵使百年后,君楚帝君子楚入黄土,纵使百年后君子楚如黄土之后君西延还为太子,这皇位,总该会是君黎熙或是君穆炙的。要说,君子楚表面上再怎么欣赏君西延,却也因他母妃而到底在心里有个影儿,。

    君子楚,却在君楚十一年,五月三十,驾崩于紫禁城,金銮殿内。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做了个障眼法,没人敢提起。

    徐梵墨她现在所处,是一处民居,京城,先帝驾崩,却是惊天动地的消息,人人沉丧,默哀。王府自是不可回的,就算回了也是沉廖。

    可是,徐芯柔还未有任何消息。

    这是一处村子,四周木秀,鸟语花香,颇有温馨之感,宾至如归之意。

    此时,倾玖回来,凝眉道:“我去打听过,京城刚刚举行祭祀。骤不久即登基之典。”

    徐梵墨正在倒着茶水的手微微颤抖,茶水洒出来一点儿。

    很快恢复如常,她端着一杯茶,坐在床边,递向君黎熙,微笑道:“黎熙,喝一点儿吧,不至于口渴。”

    君黎熙淡淡笑了笑,接过茶水饮了一口,道:“墨儿,最近,你受苦了。”

    徐梵墨释然一笑,仿佛与世无争,道:“有你在,我不受苦,亦不劳累半分。那么,京城的变数……”

    “既来之,则安之。现在未到君骞的元年,应该他不会借此下手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彼此先安下心。”君黎熙宽慰道——

    Ps:本来说是3000+,因为网站抽风,所以亲们抱歉了,小晓欠着亲们一千五百字,明天补上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