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清分家(六)

作品:《重生洪荒之我是通天教主

    第三十九章 三清分家(六)

    话说元始的弟子对通天的弟子这样,而通天的亲传弟子对他们怎样呢?原来当初出金鳌岛时通天便严令弟子在鸿钧讲道前不得露出自己赐给他们的灵宝,故在与元始的弟子冲突时只得徒手相斗,虽然到最后往往是胜利,但其过程中所吃的亏却宁可自己失败。不过他们在冲突时也充分理解了通天当初讲的兵法谋略,并悄悄地将其用在冲突中,于是到通天离开昆仑山前的几百年里,冲突中,元始的弟子常常闹得是里外不是人,其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两人弟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到最后已然不可弥补。

    接着便是元始了。三清在为弟子讲道时,通天那是声音洪亮,整个昆仑山上所有的生灵全能听见。待老子讲道时,声音不高但三清所有的弟子全能听的清楚。而轮到元始讲道呢,想是在嫉妒通天亲传弟子资质之好吧,开始还能像老子一样,但越到后来声音所覆盖的范围越小,除了他和老子的弟子能够听清楚外,通天的弟子一场下来却要忘半场。当通天向其表示不满时,元始却说道:“不是师兄我不想让他们听道,而是你的弟子的资质差无法理解罢了。”这令通天差点呛倒在地,不过事后通天又往往将元始所讲的道法复述一遍,防止自己弟子因为听不全而误了修为的增长。

    冲突的愈演愈烈和讲道的不公平倒也罢了,没有想到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元始的弟子在遇见通天的弟子时,手中在攻击的同时,口中还常常骂道:“什么披毛戴角,卵生湿化的东西,也配来这昆仑山听道,没得赶紧自裁,洪荒之上也能朗朗乾坤一会。”其语言之刻薄,让通天的弟子又羞又恼,这也渐渐消磨着通天的耐心。

    且说这一日三清讲完道后,又一同聚在老子的竹屋内讨论这些日子的所悟所得。三人正讨论的激烈之时,从竹屋外突然传进广成子的声音,却是骂通天亲传弟子的:“披毛戴角、卵生湿化之辈,勉强化形便是上天给予的最大恩德了,还想聆听大道,真是不知足,若我是你们,早就跑到蛮荒地区躲起来了,那还用得着今天在这里丢人现眼。”原来广成子等人辩论道法不过通天的弟子,便口上无德起来。

    通天听见,便停下讨论,转头看着元始不说话。

    “师弟,为兄也说过你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纵然今天广成子有所不对,但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你也不能全怪他……”

    “呵呵呵,广成子说的披毛戴角、卵生湿化之辈,敢问二师兄,你的弟子是什么所化,我们三清又是什么所化?你今天倒给三师弟我说个清楚。”

    元始憋得一脸通红,眼睛里冒着火花,好半天才吼道:“广成子给我进来!”说罢也不等广成子进来,便拿起三宝玉如意冲出竹屋,拿下广成子边打,边说道:“我让你口上无德,纵然你三师叔的弟子确实是这样你也不该如此说,纵然把我的昆仑山再闹得不成样子也轮不着你说……”

    “哈哈哈,二师兄,这是你的昆仑山,这是你的昆仑山!既然是你的昆仑山,那么通天我便离开,自此再没有三清之说!”说罢通天一拂袖便向自己的竹屋走去。

    元始看着通天的远去的身影,傻眼了。半天才转头对跟出来的老子心虚地说道:“大师兄,我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气糊涂了,一时口误……”

    “罢了,眼看老师第三次讲道将要开始,我们三清聚在昆仑山的缘分却是也该结束了。先前我在当初躲避大劫时所暂居的首阳山上设置了阵法,想来这几万年中,那山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后我便在那里开辟道场吧。”说着老子也回了自己的竹屋,看来是要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

    元始呆了,广成子也呆了。元始的呆却是因为他本以为这次他和通天争吵会和从前争吵一样,过几日便没事了,毕竟兄弟之间没有隔日的仇不是?可没想到今日好像凑巧似的,元始恼怒了,通天比他更恼怒,再不以他是通天的兄长而给他面子,三言两语不合,直接带着弟子走人。走就走吧,相信过几天通天还会回来的,可没想到老子这次却也一反常态,不但不帮衬他,反而也要离开,而且这次离开那可是意味着从此三清分家,这是元始万万没想到的,同时也知道这次吵架却是吵大发了。

    而广成子的呆却是害怕,你说自己的嘴今天怎么就这么烂,暗地里说说也就罢了,三师叔权当没听见。可今日呢,没眼色地偏在三师叔的耳边说,还不是小声说,全昆仑上下谁不知道通天及其弟子最忌讳的就是这个,而自己却偏偏往枪口上撞,以至于闹得让三清从此分家。这不是从此恶了三师叔了么,而且不单单恶了三师叔,就连大师伯对自己也很是不喜,这样三清分家后,老师缓过气来,还不扒了自己的皮。

    广成子左右看看自己的师弟们,发现他们早躲得远远的了,再看看自己的老师,那是一脸的不可思议,一脸的矛盾,一脸的忧伤。不过元始的弟子和元始在竹屋前自顾自地发呆,浑然不觉昆仑山的后山一阵震动。

    一会后,老子从竹屋内走出,回头再看看元始,一脸的不舍,但最终还是驾起祥云带着玄都离开了。之后老子在首阳山开辟道场,又起了一座宫殿名为“八景宫”,从此很少出山,或炼丹,或与玄都讲讲道法。

    又是好半天,通天从后山回来,愤怒地看看元始和广成子,很利索地祭起一段枯木枝来。这枯木枝祭起后,飞到空中迅速变大,接着蜗居在昆仑山各个角落的弟子们便如蝗虫一般纷纷飞到枯木枝上站好,而通天则坐在枯木枝的首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昆仑山,好似对这里根本就没有一点留恋。

    通天离开时所用的枯木枝,只有元始的弟子云中子注意到,只见他眼中精光乱闪,心里这样想着:“常听老师说通天师叔既不擅长炼丹,也不擅长炼器,先前送给他们的灵宝却是师叔耗费极大心力才炼制成的。之后师叔还向老师请教炼器的方法,说是为了不想在弟子面前丢人。今日看那段枯木枝宝光流转,一看便是品质很不错的宝贝,从这点看来以前老师所说的关于通天师叔的事有很多是不确实的。”想到这里,云中子暗暗下决心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向通天师叔请教炼器的手法。

    通天走后好一会,元始才醒转过来,回头看看那已然人去楼空的两座竹屋,鼻子一酸,眼睛也红了。但元始也不是那种喜欢沉迷于美好的过往的人,事过不多久他便振作起来,在昆仑山上选了一座很是大气的山峰做为主峰,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座不知什么时候炼制的宫殿抛到那主峰上,起名为“玉虚宫”。之后元始又将整座昆仑山细细勘察了一遍,挑选了数块还算平整的土地种上药草以及各种灵根,又将昆仑山的其他山峰披上原始森林,放养各种生灵,最后又使整座山置于无数大阵之下,使其不多久便可成就全洪荒上数一数二的洞天福地。

    在勘察昆仑山期间,元始也发现了通天那日去往后山却是搬了数座灵气很不错的山峰,直把昆仑山后山搞得一片狼藉。当时的元始对通天的愧疚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还气得破口大骂:“好你个通天,端的不为人子!便是雁过拔毛也没有像你这样的吧,这昆仑山说到底也是你的出生之地,怎得如此不顾往日情分而肆意破坏?!”

    骂完了,元始还得收拾这一堆烂摊子,看着这后山凭空出现这么一个巨大的坑洞,很是气闷。最后没有办法,元始只好设置上威力十分强大的聚灵阵,又从自己的芥子空间拿出曾经在洪荒上收集的一点癸水之精倒入那坑洞中,让其自行吸收灵气好慢慢地形成一湖灵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鸿钧第三次讲道前形成了一方灵气逼人的湖泊,成为昆仑山的一大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