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比文招亲(1)

作品:《替身公主

    第七节 比文招亲(1)(本章免费)

    一声轻轻的咳嗽声让蝶舞意识到有人来到,回眸一望,却是宇文辉。

    “蝶嫔姑娘好雅兴,不陪着父皇却在此欣赏月色。”刚才的一幕虽然让宇文辉惊艳,却依旧未改变他内心对蝶舞潜藏的厌恶与不屑。本来他们到绍州是为了巡查军务,却不想出了蝶舞这档子事。吕广维虽然嘴上不说,但他的行为却表露出他的不忿。宇文辉原本劝宇文桀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而伤了君臣之间的情谊,可宇文桀却置若罔闻,他也无可奈何。在他的心中认为蝶舞不过是贪图富贵的女子,故意诱惑宇文桀才会有了这些麻烦,便对蝶舞十分冷淡。

    “倚楼望月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蝶舞并不理会宇文辉语中的暗讽,口中轻轻吟道。今夜的月色让她有些陶醉,不知不觉将心中的苦闷借诗句隐隐带出。

    短短的四句诗让人觉得情味隽永,回味无穷,看似咏物却似思人,难道她的心中也有不为人知的酸楚?这不禁让他想起了他的母后,韶华早逝的上官皇后。她乃是京城第一才女,被宇文桀仰慕聘为皇后,两年后生下他——当今的太子,可谓是顺风顺水,气势如虹。可是幼年的他却很少从她的脸上看到笑容。起初他不明白那是为什么,不过成年之后他已然明了那是因为她不快乐,在有着三千粉黛的后宫之中,她如何能快乐得起来。虽然她贵为皇后,但宇文桀的宠爱并不集聚在她的身上。看惯了宇文桀的左拥右抱,尝尽了宫闱的凄冷清凉,上官皇后在郁郁寡欢中赫然长逝。这让他明白这富丽堂皇的皇宫之内并非一切都能尽遂心意,难道蝶舞也有同样的感伤?

    突然想起前朝诗人的一首《把酒问月》,不禁缓缓吟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见宇文辉也借景吟诗,蝶舞不由得细细品味起来。此诗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抑扬顿挫,有一气呵成,浑成自然之妙。

    “好诗,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是前朝李太白的诗作吧。”蝶舞淡淡道。在云州之时,受他 的渲染与影响,她对诗文也颇有研究。

    “姑娘好眼力,如此美景,我不过是借用一下,让你见笑了。”宇文辉没有想到蝶舞腹中并非是空空无物。

    “李太白的诗文自成一派,潇洒写意,我记得还有这么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色醉人,蝶舞不由得吟道。

    “这首是李太白的《月下独酌》,我也很喜欢。”宇文辉很自然地接了下去。

    “诗耶兴耶,想那太白诗仙也是被这迷月色所醉,才写下这千古绝唱。”蝶舞有感而发道。

    “姑娘所言极是,但凡诗词歌赋都是有感而发,或是咏景抒情,或是借物咏叹,就如刚才的《月下独酌》》。”宇文辉虽对蝶舞抱有成见,但谈及诗词,他也很自然与蝶舞攀谈起来。

    “的确如此,心中的所思所想借着如美如幻的诗词倾泻而出,这是何等畅快淋漓,只可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作出那潇洒磅礴的好诗来。”蝶舞心中抑郁时也才舞墨排遣,可是所作之诗无不是凄凄惨惨之句。心境如此自然是作不出什么好诗来。

    “正所谓诗乃心之窗,此言不假。不过我想如姑娘这般作出的诗词必然是春风得意吧。”想起刚才蝶舞低吟的诗句,宇文辉不由得有些诧异。

    “春风得意?”或许在众人的眼中这才是她此时的心态,可是又有谁知她心中的苦。

    “太子,时候不早,请恕蝶舞先行告退。”蝶舞突然觉得言谈之中泄露了自己的心事,便不愿与宇文辉继续攀谈下去。

    宇文辉谈兴正浓,不想蝶舞突然要告退,也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只好道:“姑娘请自便。”

    目送蝶舞远去的身影,宇文辉突然生出几分好奇。平日看多了她在宇文桀面前的娇媚浅笑,而今夜的她却如蒙上淡淡薄雾的玫瑰让人如坠雾中,真是一个奇怪的女子,或许这正是吸引宇文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