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百七十九章 一九八八

作品:《让煤炭飞

    正月里不开工,但修路的事情已经在进行,而他是作为总设计师,当然勘察地形这些请的是专业人员,无论是乡里还是镇上,都有关系,县里曾正林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

    修路可以先行,乡升级为镇的事情随后再谈,区公所依旧存在,方大军猜测,仁义的区公所应该会随着计划经济,一起退出历史舞台,还有四年多的时间,不急。

    现在修的这段路,是从角山公社,恩,目前公社改建成了乡政府,从这里,一直通到北斗,原本的长度为五公里左右,现在可以缩短到三点五公里,但并不意味着工程量小了。

    因为这条公路几乎是直线,需要改道,也会侵占农田土地,原本方大军是打算赔偿,但等大家知道是他个人出资免费修公路时,近乎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不要他的赔偿款。

    方大军也不缺这点钱,坚持要给,村民坚持不要,争执不下,最后还是乡政府出来当和事佬,由政府补给所占地三年的粮食,而后土地重新分配,把占的那点土地,从村里其余地方挪出来,这就皆大欢喜了。

    其实政府也有目的,路修好了之后,除了方大军的车队外,其余机动车过路,每年都会收取养路费。

    而方大军也只管修路,养护的事情由政府负担,这一段公路,没有用到政府的钱,由他全部出资,所以整个工程都是他的人在安排。

    这也不是面子工程,所以不能出质量问题。他特意从省城请了监工下来,按照现在的农民也是幸福的,只要肯努力,多种多养,凭借劳动,就能创造出养活全家的经济来源。

    角山的情况,自然与外乡不一样,因为这里很多家庭至少有一人拿着工资,这有是方大军的功劳,他如今在角山,可以说一呼百应,至于揭杆而起,那就拉倒了。

    跟他干活的传统,至少会包吃饭,而且伙食标准一直都很高,这不,到中午饭点了,又是正月里,修路工人的伙食更是让人羡慕。

    “方书记来了。”

    “快看,是方书记。”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诨号变成了“方书记”,外人一听,还真搞不清楚他的职位,因为书记小到有村里的支部书记,大到就没边了。

    一九八八年,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转眼就要奔进新时代,翻过篇,出生的孩子,就被称为九零后。

    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年龄,就追上了穿越时,二十七八岁的黄金年龄,当然,这是户籍上的,真实年龄要小五岁。

    ps:下一年的情节跳过,不能写,防和谐,大家懂的。后面直接写九十年代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