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本命元蛊

作品:《明武道

    “左、右、上前、后退……停!你这是怎么搞的,身体的左右平衡,竟然这么差劲!”

    院子里,陆海望着陆胜,怒斥道。前日,他听到儿子领悟到浑元真意后,心中极为高兴,不等陆胜的伤完全好,便开始教他浑元掌的招式,以便伤好之下进行转修。

    孰料这一教之下,陆海当即又喜又怒。喜的是儿子对浑元掌的悟性如此之高,刚刚转修,便已隐隐领悟到意境。怒的自然是儿子歇了一个多月后,无论是对力量的掌控,还是招式的稳定、身体的平衡……这些习武的基础要点竟似全都忘了,实在是让他大为恼怒。

    当下,陆海就继续挂上闭关的牌子,在家中亲自训练陆胜,让他早日恢复以往的基础。

    只是,让陆海没想到的是,陆胜虽然对这些要点虽然一一记得,做起来却好似初学一般,看着生疏不说,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僵硬之感,全无以往的流畅之意。这种情景,自然令陆海颇为苦恼。

    “胜儿,虽然你因为参悟到了真意,领悟意境极快。但若武学基础缺失,别说以后能有什么进步了,就是修出玄气成为武师,到了江湖上也是给人送命。武者要求的各项基础和稳、准、狠的要诀,我在你身上可是没有看到半点!”

    叹了口气,陆海道。对于这个儿子,他心中寄望甚高,但如今儿子的表现,却让他又喜又忧。喜得自然是儿子的浑元掌进境极快,只是两三日功夫便已掌握了其中要领,忧的自然是儿子的武学基础倒退到这个地步。

    武学的各项基础看似极为简单,却是数千年来人们总结出的经验。基础不牢的话,即使修为再高,到了江湖上也会被他人针对。

    当年陆海和石岩武初到中原之时,因为打下的基础有所缺失,有些疏忽了对身体平衡的锻炼,便没少因为这点吃亏。所幸那时的他们并不起眼,遭遇的也大多不是什么高手,这才没有危及生命。

    不过这是对他们来说,对于陆胜来说,随着他的进境越来越快,以后遭遇的对手也会越来越强,很少存在基础缺失的情况。一旦陆胜的某一项基础缺失,被敌人发现之后,必然会遭遇他们的针对,那时再想要从容调整弥补缺失,可就不见得会有机会了!

    “力量掌握不好,无法收发自如,不但收放劲力时可能伤到自己,就是切磋的时候,也可能不小心伤害到对方,甚至因此和朋友反目成仇。”

    “招式不稳定,不能确定打出去后能不能击中目标,就是力道再强也是白搭。甚至在和敌人搏命时,一旦敌人确认你的招数不一定能够准确击中他的要害,而他的招数却能确定击中你的要害,就可能对你施展以伤换命的招数。生死之分,就在毫厘之间!”

    “身体不平衡,容易侧重修炼某一边。但无论偏左还是偏右,江湖上都有特意针对的招数。而且对于仍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一旦偏向了某一边,平时练习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大那一边的锻炼程度,两边的筋骨发育也会产生不同,造成胳膊不一样粗、两腿不一样长等问题。”

    “这样的人长成之后,维持身体平衡都会显得勉强,眼力高明的人只需轻轻用力,就能把他推倒在地。到了江湖上,也是纯粹给人送命的!”

    “还有呼吸节奏、关节发力、手脚发力等方面,你的身上都有着各种问题。若是这些问题不能一一解决,即使以后你成了武师,我也不敢把你放入江湖。陆家这一代只有你一根独苗,可不能因此绝后!”

    指着陆胜的缺点,陆海一一训斥道。这些东西其实他这几年都和陆胜说过,如今不过是见儿子基础仍是不牢,再次警告而已。

    ------------------

    陆胜自然知道自己的缺陷,他虽然因为可以随时参悟浑元真意的原因,对于浑元掌的意境领悟极快,短短几天就进展神速。但在对各种武学基础的掌握上,却到底不能短短几日就把原身数年所学融会贯通,只能一点一点来了。

    好在,他也早就想好了理由:“这些基础知识,我心中都还记得。只是这些日子练习时,感觉很是别扭,总是想要调整,重新学习一遍。”

    “很别扭?重新学习?”皱了皱眉,陆海道:“到底是什么感觉?”

    “就是感觉以前学习的都不到位,想要先完全理解其中用意,再根据自己的身体进行调整!”陆胜道。

    “这样啊!”点了点头,陆胜若有所思,心中想道:

    “难道是因为见神之后对身体的了解增加,开始思索各种武学和自身的结合了?这是只有武师才能做到的啊!”

    “不过胜儿天生就开了口窍和后阴窍,虽然因为没有玄气蕴养在精神力量上不如武师,但在见神之后,或许就有可能赶上武师了。这个时候开始思索武学和自身的结合,似乎也有可能。”

    “可惜,他的武学知识还很浅薄,无法像武师一样针对自己身体调整所学,怪不得这几日看着一直有些僵硬了!”

    想着,陆海自觉得到了答案,不再要求陆胜继续训练,而是带他走进闭关的密室

    。一边解开了另外一块传承石,一边向陆胜讲了一下何为见神、何为修炼精神,然后解释道:

    “你现在的问题,就是精神力量增强后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却没有足够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好在,你如今已经见神,可以主动修炼精神。”

    “当你将自身精神凝聚、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后,不但学习什么东西都快,甚至能过目不忘,迅速记忆各种知识,加快学习的过程!”

    “我本来还想磨一下你的基础,同时以药物蕴养一下精神,等到有些基础后再正式炼神。如今看来,还是尽快开始炼神更好一些。”

    “等你的武学知识足够,再根据这些知识调整调整所要修习的基础时,就不会显得现在这么僵硬了!”

    “修炼精神!”

    听到这里,陆胜心中欢喜,他本来只是找个理由,没想到还有这收获。三宝如意术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掌控自身精气神。若是能够主动修炼精神,他对精神的掌控定然会大大增强。精神强大,掌控精、气自然也更容易了!

    ------------------

    “我陆家的功法,最主要的当然是景帝留下的浑元功。但除了景帝留下的《浑元经》外,后来的大宗师又从中衍生出《浑元剑经》、《浑元丹经》等经典。”

    “也因为此,浑元功的炼神法门也有着不止一种,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三种法门。”

    这时,陆胜又听到陆海讲解起浑元功的各种炼神法门:

    “第一种炼神法门,自然是景帝留下的浑元烘炉炼神法。这种法门修炼出的精神不但圆融自然,而且极为凝聚,可谓天下最顶尖的炼神法门。”

    “不过浑元烘炉炼神法也颇为复杂,不亲自参悟中州白玉塔下的浑元炉,基本是难以修成的。即使拥有传承石,我们这里也没有这种炼神法门。”

    “第二种炼神法门,是景帝第六子、卫王陆孝宗在《浑元剑经》中留下的浑元神剑炼神法。这种法门虽然炼出的精神极为凝聚,却不够圆融,和浑元功并不是特别契合。除了修炼《浑元剑经》之人,少有人修炼这种炼神法。”

    “至于第三种,则是景帝第十二代孙、人称丹王的陆宁华大宗师留下的浑元宝球炼神法。这种法门虽然修炼的精神没有前两种凝聚,却极为圆融自然,与浑元功的契合程度,不亚于浑元烘炉炼神法。”

    “而且更难得的是,浑元宝球炼神法入门极为容易,修炼起来也几乎毫无危险。如今的陆家,即使不是修炼《浑元丹经》的人,大多也在修炼这种炼神法门。”

    听到这里,陆胜若有所悟,指着传承石,道:“那这块传承石中的炼神法,就是浑元宝球炼神法了?”

    “当然!”陆海道。说着,他又有些感慨地道:

    “说来也是幸事,当年宁华先祖创出这门炼神法时,因为大景朝廷发生了内乱,自此开始中衰,对各地也无法有力支持。宁华先祖见到这种景象,便特许各地陆氏支脉留下这门炼神法,增强各支实力。”

    “我并州陆氏一系之所以流落草原后还能坚持数百年,便是多亏了这门炼神法。若非修炼这门炼神法后诞生武宗的几率大了许多,我并州陆氏说不定早就在草原上被灭了。”

    “这门炼神法,对我并州陆氏实在有存续之功啊!”

    草原上部族征战本是常态,各种大大小小的部落数千年来不知被灭了多少。并州陆氏一系本就一直不盛,流落草原后实力更是降到谷底。若非仍旧保留浑元功传承,后续诞生了几位武宗,只怕在凶险异常的草原上早就被灭族了。也不可能坚持到一百多年前,才因为金狼王的事情被几大部族联手覆灭。